简介:摘要:在当今世界,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主导和主流,并已深入人心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为保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而违背绿色发展理念的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人民健康以及生态环境,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阻力之一。如何避免环境污染是目前我国需要重视的问题,而针对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做好环境的监测和分析,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能够使人们清楚地知晓我国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类型、发生原因、存在范围等情况。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最基本的途径,能够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更直接、更有效、更准确的数据支持和信息决策。
简介:摘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贯穿整个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环评初期的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手技术资料。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环境监测,是对建设项目环保措施的验证,是对环保设备运行效果检验。项目正常运行后的环境监测、是环保监督管理的有力手段。本文阐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
简介:现如今,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基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作用(MICP)的土体改性技术近年来在岩土工程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技术在改善岩土材料的强度、刚度、抗液化、抗侵蚀及抗渗透性等性能的同时,还能维持土体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由于微生物矿化作用涉及一系列生物化学和离子化学反应,固化过程中的反应步骤较多,因此,MICP固化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基于大量文献资料,系统总结了细菌种类、菌液浓度、温度、pH值、胶结液配比及土的性质等关键因素对微生物改善岩土材料性能的影响,讨论了这些影响因素的优化方式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菌种类型、菌液浓度、温度、pH、胶结液性质会从微观上影响碳酸钙的晶体类型、形貌和尺寸,进而在宏观层面影响岩土体的胶结效果;菌液浓度尽可能高、温度在20~40℃间、pH值在7.0~9.5左右、胶结液浓度在1mol/L以内的因素条件对微生物加固岩土体具有较好的效果。上述范围内的低温、较高的pH值、低浓度胶结液有助于提高土体的抗渗性,而高温、较低的pH值以及中高浓度胶结液有助于提高土体的强度;MICP加固土体的有效粒径范围为10~1000μm,相对密度越大、级配越好则加固效果越好。分步灌浆法、多浓度相灌注法及电渗灌浆法有助于提高土体固化均匀性,0.042(mol/L)/h以下的注浆速度有利于提高胶结液利用率,砂土试样的灌浆压力一般在10~30kPa之间,粉黏土试样的灌浆压力不宜超过110kPa,过高的灌浆压力会破坏土体结构,降低固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