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肿瘤中TP表达的临床病理关系,为疾病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胃肠肿瘤患者184例,按照肿瘤类型分为胃癌组(n=71),结肠癌组(n=58)、直肠癌组(n=55),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调取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各组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不同分期患者患者TP阳性率。结果直肠癌T1+T2+T3浸润阳性率高于T4患者,直肠癌Ⅰ+Ⅱ分期TP阳性率低于Ⅲ+Ⅳ分期,胃癌组、结肠癌组患者TP阳性率高于直肠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胃肠肿瘤、不同病理表现患者TP表达呈现一定差异,胃癌、结肠癌表达水平相对较高,直肠癌T1+T2+T3浸润、Ⅲ+Ⅳ分期患者T片表达率相对较高,适用于TP相关药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SPF级wister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参照PetersenLC的方法制备哮喘模型。结果正常对照组肺组织病理学检测未见明显气道炎症改变。哮喘组支气管周围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包括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EOS等;地塞米松组的小气道管壁增厚,分泌物增加、肺泡壁增厚和炎症细胞浸润现象较哮喘组大鼠明显减轻。哮喘模型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白细胞总数与地塞米松组比较P<0.05,嗜酸粒细胞比例与地塞米松组比较P<0.01,二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P<0.01)。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与地塞米松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嗜酸粒细胞比例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组大鼠淋巴细胞AiolosmRNA均有表达。C组大鼠淋巴细胞AiolosmRNA表达量较多。X组大鼠淋巴细胞Aiolos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大鼠淋巴细胞AiolosmRNA表达量与X组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而比C组略低(P<0.05)。结论哮喘大鼠的Aiolos基因的表达减弱;地塞米松可增加哮喘大鼠Aiolos基因的表达;地塞米松可改善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i-67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26例胃腺癌组织及相应326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ting实验检测随机选取10例胃腺癌组织和相对应的正常胃粘膜组织中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分析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Ki-67蛋白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Ki-67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χ2=8.086,P=0.005),COX回归分析显示Ki-67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2)。结论Ki-67的表达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胃癌、癌旁组织、慢性胃炎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理诊断明确的60例胃癌标本及距胃癌边缘1.5cM处的癌旁组织、距胃癌边缘5cM以上的正常组织及胃炎组织中HSP90的表达差异,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SP90的表达在60例胃癌中的阳性率为71.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胃炎组织(p<0.01)和正常组织(p<0.01);HSP90的表达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和浸润胃壁深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中HSP90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胃炎组织和正常组织,提示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和浸润胃壁深度无明显相关性;与肿瘤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GF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为以EGFR为靶点的胃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1年3月-2009年12月胃癌手术石蜡标本78例,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胃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78例胃癌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7%,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GFR表达率为0%,且EGFR蛋白的高表达与胃癌的部位、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结论在胃癌组织中,EGFR表达增高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EGFR为靶点的胃癌靶向治疗理论意义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癜风白斑处黑素细胞分布的情况。方法以免疫组化染色识别HMB-45,以Mias99彩色图像分析软件定量图像分析阳性表达的强弱。结果白斑处黑素细胞数目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非皮损处与正常人皮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皮损处黑素细胞树突减少,平均为3.3个,低于对照组(P<0.05)。白斑处阳性细胞HMB-45图像灰度值低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白斑处仍然有黑素细胞。残存黑素细胞树突回缩、变少。且黑素细胞中黑素细胞标记分子表达异常。
简介:目的对直肠癌miRNA表达谱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发现在直肠癌发生过程中与直肠腺瘤miRNA的差异表达谱,并预测可能受其调控的靶基因。方法选择2011年1~3月于解放军第306医院肠镜检查的直肠癌及直肠腺瘤进行检测,筛选直肠癌、直肠腺瘤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并运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其靶基因。结果通过miRNAs芯片检测,发现直肠腺癌与直肠腺瘤相比,上调的miRNA34种,下调8种。预测ZFHX4可能为miR-375的靶基因,预测SMAD2等可能为miR-18a的靶基因。结论与直肠腺瘤相比,直肠腺癌有其特异的miRNA表达谱,miRNA在直肠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