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探讨了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糜活性与羟脯氨酸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慢性肝炎患者,行肝组织活检,按肝纤维化分期分组,肝组织中糜活性检测采用ELISA法,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采用胃酸解法。结果①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糜浓度升高,且纤维化分期高的(S3,S4)患者,其肝组织中糜浓度分别明显高于纤维化分期低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纤维化分期高的(S3+S4)患者,其肝组织中糜浓度明显高于纤维化分期低的(S1+S2)患者,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糜活性与肝组织HYP含量呈正相关性,r=0.672,P<0.01。结论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糜活性与肝纤维化关系密切。

  • 标签: 慢性肝炎 糜酶 羟脯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磷酸(ALP)、α-L-岩藻苷(AFU)和γ—谷氨转移(GGT)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方法联合检测83例原发性肝癌和50例健康人血清AFP、AFU、ALP和GGT,并分析水平差异。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LP、AFU和GGT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均比单项检测高。结论联合检测AFP、ALP、AFU和GG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碱性磷酸酶 &alpha -L-岩藻苷酶 &gamma -谷氨酰转移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治疗对HCCA患者碱性磷酸 和γ-谷氨转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100例HCCA患者,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碱性磷酸 和γ-谷氨转肽酶水平。结果:碱性磷酸 和γ-谷氨转肽酶水平结果显示,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介入治疗 HCCA 碱性磷酸酶 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对人血浆阿司匹林酯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酯体外培养体系中水杨酸(SA)和阿司匹林(ASA)浓度。通过对照组和添加单体成分的观察组间阿司匹林酯活性的改变分析各成分对阿司匹林酯活性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浓度下,绿原酸及其同分异构体对酯影响不显著,为临床使用阿司匹林与含有该类化合物的药物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绿原酸 新绿原酸 隐绿原酸 阿司匹林 同分异构体 阿司匹林酯酶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单纯性胆碱酯降低比较少见,目前诊断为此项疾病主要依靠予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排除因药物、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胆碱酯降低。目前临床未发现此项疾病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

  • 标签: 胆碱酯酶 疾病 乙肝病毒
  • 简介: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CK—MB)持续升高,且后者高于前者而无心肌梗死证据,可能给临床诊断造成困惑,甚至导致误诊。现将我们存临床工作中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肺结核临床诊断的临床检验指标,血清脯氨酸肽酶(prolidase,PLD)。方法测定66例肺结核患者、86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和48例健康体验合格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rolidase,PLD)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肺结核患者组血清PLD活性水平高于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LD活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5,血清PLD活性的最优截断点约为999U/L,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6.4%和85.1%。结论通过ROC曲线评价,本研究认为PLD活性检测可作为结核鉴别诊断的有益补充,对鉴别肺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 标签: 脯氨酸肽酶 结核 ROC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几丁质合成1与蚊抗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验证实验室和现场不同抗性品系几丁质合成1的表达差异。另外,溴氰菊酯短期诱导前后几丁质合成1的表达水平也得到验证。结果几丁质合成1在不同抗性水平蚊之间存在差异表达。接触杀虫剂前后,几丁质合成1的表达水平也存在差异。结论几丁质合成l与蚊抗药性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

  • 标签: 淡色库蚊 抗药性 几丁质合成酶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对氧磷1(PON1)与有机磷中毒(OP)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月就诊的62例OP患者(中毒组)并分级。同期健康体检40例为对照组,检测PON1活性。结果中毒组PON1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组随着病情加重,PON1活性继续降低,不同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hE和PON1呈正相关(r=0.3762)。结论PON1可以用来判断OP病情程度。

  • 标签: 对氧磷酶1 胆碱酯酶 有机磷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葡糖糖-6-磷酸异构抗原检测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4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4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45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的葡萄糖-6-磷酸异构(GPI)、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等进行检测,分析RF、抗CCP抗体和GPI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GPI、抗CCP抗体和RF,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可以通过类风湿因子(RF)、抗CCP抗体结合葡糖糖-6-磷酸异构(GPI)对早期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更早的发生患者的病变,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可以推广。

  • 标签: 类风湿因子 抗CCP抗体 葡糖糖-6-磷酸异构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体外对细胞色素P450亚型CYP1A2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咖啡因为探针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探针药与相应代谢产物的浓度,研究甘草甜素在人肝微粒体孵化体系和重组体系中对CYP1A2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人肝微粒体反应体系中,0.1,0.2,0.4,0.8mmol?L-1甘草甜素使咖啡因的代谢产物的生成分别降低了31±15%(p=0.007)、43±8%(p=0.012)、48±6%(p=0.037)、49±4%(p=0.029);在体外重组反应体系中,0.1,0.4mmol?L-1甘草甜素使咖啡因的代谢产物的生成分别降低了48±9%(p=0.012)、82±8%(p=0.004)。结论甘草甜素对CYP1A2体外活性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甘草甜素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也相应增强。

  • 标签: 甘草甜素 肝微粒体 重组酶 CYP1A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丁苯类麻醉药物临床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丁苯类有很强的安定作用和镇吐作用,也可产生锥体外系反应。

  • 标签: 丁酰苯类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