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肌腱横向断裂缝合术后应力分布的特征,并评估不同缝合技术对术后愈合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肌腱横向断裂患者。这些患者在经过详细评估后均接受了缝合手术。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患者根据所接受的不同缝合技术分为两组:传统缝合组和改良缝合组。通过术后定期随访,应用影像学手段对缝合部位的应力分布进行了量化分析,并结合临床愈合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使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改良缝合组在术后早期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缝合部位应力集中现象显著低于传统缝合组(P < 0.05)。此外,改良缝合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P < 0.05)。结论: 改良缝合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肌腱横向断裂缝合术后的应力分布,促进愈合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临床实践中优先考虑改良缝合技术,以提高手术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肌腱横断裂缝合术后局部炎症反应的特点及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了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期间我院行肌腱横断裂缝合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数据。纳入标准为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并记录详细炎症反应指标的患者。我们对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局部炎症反应进行观察,主要评估指标包括术后肿胀、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60例在术后第7天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和中度疼痛。C反应蛋白水平在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平均值:45.3 mg/L),随后逐渐下降。在术后第14天,绝大多数患者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疼痛评分平均降低至2.3。红细胞沉降率在术后第7天显著升高,随后逐渐恢复正常。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康复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肌腱横断裂缝合术后局部炎症反应在术后一周内最为显著,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轻。早期积极的抗炎治疗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技术室在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消除因病理技术质量控制不力给病理诊断带来的问题。方法从2010年7月开始对本院病理技术室实施严格管理,从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着手,加强对病理技术人员的培训,规范HE切片制作要求,并将所有病理资料记录建档,比较实施严格管理前后病理技术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对病理技术室实施严格管理后,病理技术质量有显著提高,错漏事件发生率及病理制片失败率较实施前均有下降。结论在一系列制度、措施的严格执行之后,病理技术室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使病理切片制作准确、可靠,为医院病理诊断正确率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负责着全医院医疗器械和用品的回收、包装、清洁、贮存、灭菌以及发放等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整体工作中一个重要组的成部分。该文对污物回收、检查包装和器械清洗等三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和实施的几点改进措施。积极主动解决让临床上医务人员感到困扰的难题,降低了医护操作中因为器械被污染而引起的患者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提高医院整体的护理水平,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S技术在疾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12月,我控制中心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月到12月100就诊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疾病控制管理,观察组采用3S技术进行疾病控制管理,对比两组疾病随访率、就诊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疾病随访率为95%,较对照组的83%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满意度为99%,明显高于对照组86%,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3S技术在疾病控制中的应用,能明显提高疾病控制的随访时间,确保患者的预后水平,并且能提高患者对控制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