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如何对症、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乱用、滥用,不产生耐药性、抗药性、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淮阴工学院卫生所全科诊断室(1)笔者本人看病接诊时所开出的处方数。对含有抗生素的处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共开出处方4589张,其中含有抗生素的处方651张,占处方总数的14.19%;点名要抗生素的450张、占处方总数的9.81%,而可用可不用抗生素的有229张、占处方总数的4.99%;根本不需要用抗生素的221张、占处方总数的4.816%;确实需要用抗生素的只有201张占处方总数的4.380%。结论抗生素不是非用不可,多数或大多数是滥用、乱用。只有少数或极少数可用抗生素。或用对了抗生素。抗生素使用要慎之又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郑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为制定布氏菌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评价依据。方法根据《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和《河南省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我市继续对巩义市全国布鲁氏菌病固定监测点以及全市其他11个县(市)、区作为非固定监测区进行监测;对从事家畜养殖、贩卖和屠宰等职业的布鲁氏菌病高危人群,采用试管凝集试验(AST)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2010年监测结果表明固定监测市对重点人群调查1692人,血清学试验(AST)509人,阳性39人,阳性率为7.66%;非固定监测县(市)、区对重点人群血清学试验(AST)1091人,阳性28人,阳性率为2.57%。全市新发急性期现症病人106例,发病率为1.540/10万。新发病人绝对数较去年同期上升55.88%。结论郑州市布鲁氏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且有向城镇蔓延的趋势,根据流行特征,加大布病防治力度,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爆发。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郑州市上街区育龄妇女口服补充叶酸预防出生缺陷的使用现状,分析影响补充叶酸的因素,对增加叶酸的补充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郑州市上街区妇幼保健所就诊的管辖居住的育龄女性调查问卷随机抽样1099例。结果郑州市上街区城区育龄女性增补叶酸率82.62%,学历越高的对补充叶酸的知识越了解,补充叶酸的情况越好。结论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育龄女性对补充叶酸预防出生缺陷孕前健康指导是必要的。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前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比变化,探索疫情应激状态下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以及疫情控制后的缓解因素,为有关部门采取正确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9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疫情期间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28.97%,而疫情基本控制后焦虑情绪的发生率降为11.87%;性别、年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获取疫情信息的方式等是疫情期间影响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有效而有力的社会支持控制疫情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生活压力有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前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比变化,探索疫情应激状态下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以及疫情控制后的缓解因素,为有关部门采取正确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9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疫情期间焦虑情绪的发生率为28.97%,而疫情基本控制后焦虑情绪的发生率降为11.87%;性别、年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获取疫情信息的方式等是疫情期间影响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有效而有力的社会支持控制疫情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生活压力有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在2020年的正常生活节奏和国家安全稳定的形势,为保障各地区安全,政府在春节前后陆续出台了防控文件,要求学校各年级开展网上课程的学习。在长达将近四个月的网课中,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不适应或无法调节的问题存在。本篇就重大疫情下,大学生在面对心理、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作出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简介:目的了解郑州市婴幼儿智能发育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儿-心量表"),对280名0~3岁儿童进行智力测验。结果被调查婴幼儿发育商平均为91.27±12.669,发育商偏低及低下率分别是26.79%和5.36%;各能区发育持平率不高,为29.59%~46.94%;发育落后率较高,为38.16%~62.24%,以精细动作落后率62.24%为最高;性别、高危新生儿、父母文化程度、早期教育是儿童智能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郑州市婴幼儿智力发育整体水平一般,应重点加强6~12个月婴儿精细动作、0~3岁儿童适应能力、2~3岁儿童大运动的指导、训练,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可对婴幼儿智能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