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多发在40岁~60岁成人,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是由于耳石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在治疗上,BPPV手法复位法和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在治疗BPPV起到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运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止晕、镇静等对症疗法,观察组患者运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8%。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手法复位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不但操作简便,而且安全性高,费用低,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CT等密度小肝癌MR多序列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本院2021.1.1-2022.12.31期间70例CT平扫等密度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MR多序列检查,观察MR图像特征及不同MR序列号对小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等密度小肝癌MR图像基本呈长T1、长T2信号特征,位置表浅,T1WI、T2WI、DWI序列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显示率(高+低信号)分别73.33%、84.00%、100.00%、92.00%、74.67%、84.0%。其中DWI序列显示率最高,较好地对等密度小肝癌进行定性、定位诊断。结论:MR多序列检查在CT等密度小肝癌早期诊断中可发挥良好作用,避免漏误诊发生,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附着位置前置胎盘产妇临床诊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前置胎盘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附着位置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类型、围产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附着于子宫前壁的20例患者中完全性前置胎盘18例,部分性胎盘前置2例。附着于子宫后壁组40例患者中边缘性前置胎盘1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21例,其他3例。前壁组产后出血6例,产褥感染10例,后壁组产后出血2例,产褥感染4例。结论附着于子宫前壁的前置胎盘患者与多次妊娠、瘢痕子宫有关,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多,包括产后出血以及产褥感染等,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也不如后壁组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8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增强护理,包括家庭护理干预、出院随访、头部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DR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HDRS和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護理中,采取系统、持续的护理对策,能够取得更有效的临床护理效果。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肝脏超声造影对早期肝癌患者病灶位置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的100例疑似早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肝脏超声造影与CT检查,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比诊断价值。结果:100例疑似早期肝癌患者经病理学诊断确诊80例,110个病灶,其中肝左叶58个,肝右叶52个,直径1cm以下病灶67个,直径1cm及以上病灶43个。肝脏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性高于CT诊断,且肝脏超声造影对直径<1cm的病灶检出率和病变部位检出率高于CT,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直径≥1cm病灶检出率比较,P>0.05。结论:肝脏超声造影在早期肝癌患者病灶位置的病灶大小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的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00例,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0例对照组和10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以前庭症状指数(VSI)和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改善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VSI和DHI评分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P>0.05),VSI和DHI评分干预后两组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突出作用效果,可改善患者的残余症状与眩晕程度,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在直肠癌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院内病理确诊直肠癌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术前以弥散成像序列(DWI)、磁共振(MRI)增强扫描,观察直肠癌术前检查结果。结果:以病理诊断术前分期为标准,MRI增强扫描联合DWI术前诊断中,T1-T2期符合率92.86%,T3期符合率96.30%,T4期符合率为100.00%,与病理术前分期结果无差异性(P>0.05)。MRI增强扫描联合DWI诊断环周切缘特异度83.33%,灵敏度为90.00%,精准度为86.00%。结论: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经本研究证实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序列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精准度较高,同时也可对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良性位置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8.5-2019.12月收治的 98例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利用掷骰子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 49例,实施中医护理),对照组( 4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利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方式为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大范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