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对血清C肽(C-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为:C-P;标本共93例(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标本的选取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按照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置于-18°C即时或4h或48h检测C-P水平,31例)、B组(置于4°C即时或4h或48h检测C-P水平,31例)和C组(置于18°C即时或4h或48h检测C-P水平,31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不同储存温度和不同时间的血清C-P检测水平。结果:A组置于-18°C即时检测C-P水平、4h检测C-P水平、48h检测C-P水平未有显著差异(P>0.05);B组置于4°C4h检测与即时检测C-P水平未有显著差异(P>0.05),B组置于4°C48h检测与4h检测、即时检测C-P水平差异显著(P<0.05);C组置于18°C即时检测C-P水平与4h、48h检测C-P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C肽标本置于-18°C检测C-P水平更稳定,且受储存时间的影响较小;置于4°C检测C-P水平宜于4h内完成;置于18°C应即时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溶血对于生化检验的干扰与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2月我院接受生化检验的65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受检者均采集5ml血液样本并划分为两份。其中一份进行人工溶血处理,回顾分析血液标本溶血血清和正常血清的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差异。结果:ALT、AST、LDH、K+、CHOL测定结果中两组指标数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生化检验患者的血液标本溶血表现对于生化检验指标存在较大的数据差异,指标检测结果偏差表现相对较为明显,在生化检验期间需要高度重视血液标本溶血现象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和脂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4名受检者,分为对照组(18名)和溶血组(18名)、脂血组(18名)。对照组为正常血清样本,溶血组为溶血血清样本,脂血组为脂血血清样本。三组均接受生化检验,对检验结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溶血组、脂血组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别,其中脂血样本ALT、TBIL、GLU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溶血组,溶血组中BUN、ALB、AST、TP、CKL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脂血组,溶血组中GLU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脂血组。比对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血清标本开展生化检验,可通过溶血、脂血指标情况来判断检验结果。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不同样品放置周期对胃幽门螺旋杆菌分型检测结果的影响状况,从而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适宜的胃幽门螺旋杆菌分型检测检测周期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以门诊确诊感染Hp的158例胃肠疾病患者以及163列排除感染Hp的门诊正常人群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用量子点免疫荧光法分别对新鲜血清标本(4小时内)、4℃放置三天、4℃放置一周的血清标本分别进行胃幽门螺旋杆菌分型检测,分析相应的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抗体(Urease)检测结果的差异。结论:样品放置3天以内对样品检测结果影响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检验中弱反应性标本确认的重要性,并对不同干预模式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增强反应性分析模式进行干预。增强反应性分析模式包括使用高灵敏度的血清学检测试剂和增强反应性的化学标记物,并对弱反应性标本进行二次确认检测。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检验结果准确性、重复检测率和不良反应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对弱反应性标本的确认,对于提高血清学检验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增强反应性分析模式干预能够显著提升弱反应性标本的确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