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法与清热燥湿法比较对高脂喂养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导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予以补肾健脾法及清热燥湿法干预。测定各组小鼠血糖,IL-1β、TNF-αmRNA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结构变化。结果:(1)与普食组小鼠对比高脂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清热燥湿组、早期补肾健脾组(早脾肾组)小鼠血糖较高脂组小鼠有明显的降低(P〈0.05),晚期补肾健脾组(晚脾肾组)血糖值较高脂组无显著差异;(2)高脂组小鼠与普食组比较,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mRNA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清热燥湿组、早脾肾组、晚脾肾组炎症因子IL-1β、TNF-αmRNA水平较高脂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3)组织切片HE染色可以看出高脂组小鼠肝脏细胞出现十分明显的脂滴增多,早脾肾组、清热燥湿组小鼠HE染色可以看到肝脏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晚脾肾组较高脂组肝内脂质沉积也有一定缓解。结论:早期补肾健脾法干预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并降低小鼠肝脏炎症因子mRNA水平,保护肝脏。
简介:目的:观察通脉降浊汤加减治疗痰浊血瘀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降浊方加减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降浊汤治疗痰浊血瘀型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降低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养阴通络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益气健脾养阴通络法加减)及艾灸(轮流选取中脘、足三里、中脘、内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胃复春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像、病理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胃镜像、病理组织检查、中医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63.3%、56.7%、90%;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6.7%、40%、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与对照组比较益气健脾养阴通络法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简介:目的:建立健脾灵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方中黄芪、麦冬、木香及党参分别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采用加热样品除去其中的挥发油及乙醇,有效地解决了其乳化现象;采用水溶醇沉法,解决了其供试液粘稠难于点样的问题。结论:此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健脾灵糖浆的质量控制。
简介:目的观察泻肺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心衰合剂治疗,于入院及治疗2周后分别检测NT-proBNP及GDF-15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心力衰竭患者血NTproBNP及GDF-15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肺利水法可有效降低患者NT-proBNP、GDF-15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为观察化湿利水泄浊法(DTM)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血管结构的影响.27只12周龄SHR,随机分为模型组(B)、化湿利水泄浊组(C)、依那普利组(D),另选同周龄大鼠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灌胃给药8周.测量清醒状态下尾动脉收缩压,及血浆内皮素(ET)、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壁厚度/管外径(WT/LD)、管壁面积/管面积(MA/WA)、管腔面积/管面积(LA/WA),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收缩压B组明显升高,C组明显下降;B组ET浓度升高,C组下降;B组主动脉超微结构见中膜纤维化改变,细胞间隙增宽,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等改变;C、D组动脉超微结构改变较轻;B组平滑肌细胞PCNA表达明显增强,C、D组降低.提示化湿利水泄浊法能部分逆转SHR主动脉的超微结构改变,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