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高子曰: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经日: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故人之所生。神依于形。形依于气。气存则荣。气败则灭。形气相须。全在摄养。设使神无所依。神无所主。致殂谢为命尽。岂知命者哉!夫胎息为大道根源。导引乃宣畅要术。人能养气以保神。气清则神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替比夫定和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58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同时使用替比夫定及胸腺肽12~15个月;对照组30例,单用替比夫定12~15个月。结果全部患者完成1年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HBeAg转换率分别为393%(11/28)和233%(7/3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HBVDNA转换率分别为929%(26/28)和700%(21/3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拉米夫定与胸肽联合治疗对于ALT中度以上升高、HBVDNA高水平复制及肝组织HBVDNA高水平表达者短期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并对于延迟及减少YMDD变异相关性耐药有一定的作用。
简介:目的:探析2007-2016年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07-2016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CQVIP)、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针灸治疗PMS的临床文献,建立PMS的现代针灸临床处方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明确针灸治疗PMS的选穴规律。结果:针灸治疗PMS所选穴位频次位居前五位的是三阴交、肾俞、关元、百会和神门。所选经脉频次前四位的是膀胱经、任脉、脾经和督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治疗PMS的5个核心用穴群为(1)三阴交;(2)肾俞和关元;(3)百会、神门、足三里、肝俞和太冲;(4)太溪、脾俞、心俞、气海和内关;(5)四神聪、中脘、合谷、印堂、风池、中极和肺俞。重点用穴为三阴交、肾俞和关元。辨证用穴群为(1)合谷、中脘和四神聪;(2)肺俞、中极、风池和印堂;(3)心俞、脾俞、气海、内关和太溪;(4)肝俞、足三里、神门、太冲和百会。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穴对配伍支持度最高的为肾俞和三阴交;穴组支持度最高的为肝俞和肾俞配三阴交。结论:针灸治疗PMS文献的数据挖掘结果与传统医学中针灸治疗理论的一般规律基本相符,能够反映出PMS的临床选穴常用组合规律,可为临床针灸治疗PMS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了解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概况及选穴规律。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OvidGateway中检索1999.2014年间所有与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把纳入文献的数据。如患者平均年龄、选穴、疗程、疗效及随访等情况录入MicrosoftExcel2010数据表。结果:共纳入51篇文献,涉及4606位患者。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平均疗程24.8d,平均留针时间26.2min,平均总有效率91.2%。廉泉、风池、风府和翳风为最常用的经穴,占经穴总数的63.4%。金津、玉液为最常用的经外穴,占经外穴总数的45.9%。使用步页次较高的经脉依次是任脉、足少阳胆经及足阳明胃经,占涉及经脉的63.3%。结论:针剃对神经性吞咽困难的疗效良好,选穴以康泉、风池、风府为主,多位于任脉、胆经及胃经这些与咽喉项部紧密联系的经脉上。
简介:[目的]评价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Meta分析,统计分析从2006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文献。[结果]纳入9篇文献研究,共667例。替比夫定组婴儿出生时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5,95%CI:0.23-0.55,P〈0.05),HBV-D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0,95%CI:0.09-0.45,P〈0.05)。6月龄婴儿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23,95%CI:0.13-0.43,P〈0.05),HBV-D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6,95%CI:0.05-0.48,P〈0.05);替比夫定组治疗后孕妇HBV-DNA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95,95%CI:3.61-+4.28,P〈0.05)。[结论]Meta分析显示替比夫定可以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