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玉竹的主要栽培品种、野生种及易混淆品黄精进行鉴定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优化的ISSR-PCR体系,筛选出能扩增明显多态性条带的引物对样品进行扩增和凝胶电泳分析,并依遗传距离构建分子聚类图。结果:10个引物共扩增出125个DNA片段,其中116个片段呈现多态性,多态带百分率为92.9%。玉竹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栽培品种与野生种及易混淆品黄精易于区分。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ISSR分子标记方法可用于玉竹的品种鉴定和良种选育研究。

  • 标签: 玉竹 ISSR 品种鉴定
  • 简介:目的:为疑似“灵芝”属样品基原探究提供性状和分子鉴定证据。方法:在基于传统形态特征初步鉴定基础上,对疑似灵芝属两样品ZZ和SS的rDNA-ITS区序列进行PCR扩增,经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进行BlastN比对,样品及最相似物种ITS序列对齐后使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测序得到样品ZZ和SS的rDNA-ITS区序列分别为752、753个碱基,与已发表极硬红皮孔菌(Pyrrhodermaadamantinum)rDNA-ITS区序列相似度达99.0%,并在系统发育树中与极硬红皮孔菌聚为一支,而与紫芝、树舌灵芝遗传距离较远。结合样品ZZ和SS的子实体形态和扫描电镜观察鉴定结果判断其为极硬红皮孔菌。结论:基于rDNA-ITS区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药用真菌分子鉴定方法,为疑似样品基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分子鉴定 极硬红皮孔菌 ITS序列
  • 简介:目的:应用ITS2序列对朱砂根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研究,为中药临床准确用药、市场规范化管理等提供依据和保障。方法:对朱砂根及其混伪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ITS2序列、双向测序,对序列进行比对、计算遗传距离。结果:朱砂根ITS2序列长度为217bp,种内有10个变异位点,有9种单倍型,平均G+C含量为59.1%,除变种红凉伞外,朱砂根与其各混伪品的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均大于朱砂根种内最大遗传距离,所以利用ITS2序列可以鉴别朱砂根及其混伪品。结论:实验结果表明ITS2序列可以鉴别朱砂根及其混伪品,但对于其与变种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朱砂根 鉴别 ITS2序列 DNA条形码 混伪品
  • 简介:近日,《糖尿病学》(Diabetologia)发表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战丽彬研究团队关于《中药复方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大鼠海马的影响》的文章。首次报道了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大鼠海马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发现并鉴定了4个可能与发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及滋补脾阴方药的6个作用靶分子。因此成为该期的封面文章。

  • 标签: 糖尿病学 认知下降 靶分子 中国科学家 中药治疗 比较蛋白质组学
  • 简介: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HPAs)与不含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的山紫菀类药材(橐吾属植物)进行鉴别.方法:采用CTAB法提取9种不同基源的山紫菀类药材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对序列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通过提取、扩增和测序,得到了9种橐吾属植物的nrDNAITS区间序列,统计分析结果得到了9种植物的遗传距离和转换、颠换数,分支分类结果得到了系统树.结论:9种橐吾属植物nrDNAITS区间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了两类山紫菀类药材有着明显的区别,是两类药材鉴别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吡咯里西啶 生物碱 山紫菀 中药材 分子鉴别 植物药
  • 简介:目的:建立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的网络,研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为基础查找痛泻要方的化学成分,利用DrugBank数据库检索作用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数据库;在PubMedGene数据库中检索疾病相关基因,通过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数据库对获取的靶点进行相关通路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痛泄要方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图。结果:获得痛泻要方中有效成分42种,相关作用靶点18个,涉及35条信号通路。结论:痛泻要方可能通过作用于免疫、炎症、内分泌系统的相关蛋白靶点及通路,起到治疗IBS的作用。

  • 标签: 痛泻要方 肠易激综合征 系统药理学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