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中医基本理论之一的“药同源”作了诠释,其中包括“药同理”、“药同用”以及“药两用”等观点。“药同源”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正确指导药物和食品的摄入;作为重要的药两用的物品将对调整机体的内稳态、防止退行性的慢性疾患以及抗衰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药物和食品的相互渗透已成为国际上的大趋向,我们需要对此有所认识并作出政策上相应的调整。

  • 标签: 药食同源 药食两用 药食渗透 慢性疾患 大趋向
  • 简介:乳癖多由肝、脾、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异常,进而引起气滞、痰凝、血瘀等病理变化所致。主要可分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冲任失调等证型。临床上各证型多相互转化,病理变化相互掺杂,须分析证型,审慎用药。

  • 标签: 乳癖 辨证论治
  • 简介:过去数十年里,中药药理研究主要循着以下模式发展:提取中药的有效单体.阐明单体的药理作用及其药动学。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提取并证实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单件.但由于其研究方法尚无重要的突破,缺乏中医辨证施及理法方药的特色.使中药药理研究和发展受到了限制。

  • 标签: 药动学 中药药理 证治 中医辨证施治 理法方药 药理作用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对畲药地稔中没子酸、槲皮素含量的影响,确定地稔最佳干燥温度和最佳采收时间.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畲药地稔中没子酸、槲皮素含量随干燥温度降低而显著升高,以室内阴干效果为最好.5月份初采收的地稔两成分总含量最高.结论:干燥温度和采收时间是影响地稔没子酸和槲皮素含量的重要因素.以两成分含量为指标,最佳采收时间在5月初,花未开时.

  • 标签: 地稔 没食子酸 槲皮素 干燥温度 采收时间
  • 简介:目的:观察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大鼠中枢及血浆β-内啡肽(β-endorphine,β-EP)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n,ACTH)含量的变化及调肝法方药的影响.方法:采用限制大鼠活动空间的方法,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反应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β-EP和ACTH.结果: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内β-EP水平明显降低,血浆含量明显升高;下丘脑、血浆ACTH水平均明显升高.调肝方药可以明显升高下丘脑、垂体内β-EP水平,降低血浆β-EP含量以及下丘脑和血浆ACTH水平.结论:调肝法方药对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其机制与其调控中枢阿片促黑皮质激素原(Proopiome-lanocortin,POMC)细胞分泌产物有关.

  • 标签: 慢性心理应激 血浆 Β-EP ACTH 调肝治法方药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简介:目的:观察调肝(调肝方)、健脾(四君子汤)、补肾(肾气丸)法方药及人参总皂甙对反复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及海马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用OP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下丘脑、海马氨基酸含量.结果:人参总皂甙组下丘脑Glu明显下降(P<0.05),健脾组与人参总皂甙组下丘脑Asp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海马Glu明显下降(P<0.05).补肾组、健脾组和人参总皂甙组海马Glu和Asp均明显升高(P<0.01).调肝组、健脾组和人参总皂甙组下丘脑GABA和Tau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补肾组下丘脑GABA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海马Tau明显下降(P<0.05).健脾组、补肾组与人参总皂甙组海马GABA和Tau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P<0.01).结论:调肝法方药的中枢作用部位可能主要在下丘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基酸水平有关;而健脾、补肾法方药及人参总皂甙的中枢作用部位可能与海马和下丘脑都有密切关系,作用机制则与上调氨基酸水平有关.

  • 标签: 调肝 健脾 补肾 人参总皂甙 反复心理应激 下丘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