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的关系及在PAH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7月至2016年8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PAH患者328例,其中男性93例,女性234例,平均年龄32.4岁。选择同时间段在体检中心体检的17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136例;平均年龄34.3岁。两组均进行血液分析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PAH患者均行右心导管检查。结果PAH组MPV较对照组高[(9.08±1.20)fLvs(8.15±0.74)fL,P〈0.001]。在PAH组中,其中轻中度44例,重度284例。重度PAHMPV较轻中度PHA高[(9.2±1.1)fLvs(8.6±1.3)fL;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PV〉8.75fL作为分界点预测PAH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59%。结论MPV水平与PAH存在明显相关性,MPV能作为诊断PAH的一种炎性标记物。
简介:合成了一种新的原位凝胶化的温度敏感型聚合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丁酯)(聚(NIP-co-BMA)),通过改变两种单体的投料比,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相变温度的可原位凝胶化的聚合物。用FTIR和1H-NMR对单体及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IP的合成及其提纯的影响因素;讨论了聚合条件对聚合物的特性粘数和分子量及相转变温度LCST和相变时间的影响;研究了外加盐浓度对聚合物的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提高,聚合物的相变温度逐渐降低。利用聚合物的温度响应性,应用微导管介入技术,控制聚合物溶液在肿瘤部位沉淀,堵塞血管,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而枯死,达到栓塞治疗动脉瘤的目的。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型磷酸三钙骨填充物促进腱一骨愈合的效应。方法实验采用比格犬48只建立动物模型,在双侧后肢切取趾长屈肌腱进行前十字韧带重建。重建方式模拟临床:肌腱两端采用悬吊式固定,肌腱只充填骨隧道靠近关节腔的一部分。。。侧作为实验侧,在肌腱移植物两端的隧道内注入磷酸三钙骨填充物;另一侧作为对照侧,不作类似处理。术后2、4、6、8、10、12周,各取8只犬,其中3只作组织学检查,了解腱一骨界面的组织学变化;另外5只作生物力学检查,了解腱.骨愈合强度。通过对比,了解注射型磷酸三钙骨填充物促进腱一骨愈合的效应。结果实验侧,术后2周组织学显示腱.骨界面充满磷酸三钙骨填充物,并被少量成骨细胞分割成小岛;4周在磷酸三钙骨填充物内形成许多骨岛,腱.骨界面出现不规排列的Sharpey纤维;6周时腱-骨之间充满新生骨,出现大量排列规则Sharpey纤维;8周时腱-骨间Sharpey纤维集结成束:10周时腱.骨问出现纤维软骨,未见钙化软骨;12周时腱.骨间纤维软骨和钙化软骨问出现潮线,类似正常ACL止点。对照侧,8周时新生骨明显,腱-骨间隙出现稀疏的Sharpey纤维,与实验侧4周时类似;12周时腱-骨界面出现的Sharpey纤维和实验侧6周时相仿。生物力学检测发现,在术后6周内,实验侧腱-骨结合部的抗拉脱强度高于对照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型磷酸三钙骨填充物在肌腱移植物两端骨隧道内的填充可以促进并增强腱-骨的愈合。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分型及压迫厚度对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平均腺体剂量(AGD)的影响,探讨不同乳腺分型和压迫厚度同AG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乳腺X射线摄影检查患者400例,均为女性,年龄21~72岁,中位年龄46岁。采用美国HologicSeleniaDimensions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系统、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下摄影所获得的400例乳腺片,回顾性分析不同的乳腺分型、不同的压迫厚度与AGD的关系。根据美国放射学会(ACR)分型为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致密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不同乳腺分型、不同压迫厚度患者的AGD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乳腺分型、不同压迫厚度及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AGD的关系。结果乳腺X射线摄影AGD随乳腺厚度增高而增高,随着乳腺密度分型由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到致密型逐步升高,AGD也随之升高。结论乳腺AGD与乳腺的压迫厚度和不同乳腺分型有着密切关系,有利于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最优化的曝光参数,以最低的辐射剂量获得最优质图像。
简介:目的探讨OSTEOSET(R)型人工骨植骨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采用OSTEOSET(R)型人工骨植骨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15例,对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观察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4个月,所有病例都取得骨性愈合,无骨不连、感染及内固定松动等情况,OSTEOSET(R)型人工骨材料术后1个月开始吸收,术后3个月基本或完全吸收,术后半年和1年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OSTEOSET(R)型人工骨材料在手术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中具有良好疗效,是目前植骨较佳方法,从而可使患者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简介:李建民,男,1961年1O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主任。曾到英国皇家骨科医院骨肿瘤科及意大利Rizzoli骨科医院脊椎肿瘤科访问学习。多次参加或主持国内及国际骨肿瘤或骨科专业大会,多篇论文在多个国际学术会议上演讲或交流发表。自2000年以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及SCI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作为主编或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和山东省科技出版社)专著六部。主持课题获省科技奖4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4项和山东大学课题1项。
简介: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是骨科的常见病,如诊断不及时,治疗不恰当,可造成肢体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其作为一种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因素除增生的骨刺,突出的椎间盘,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对脊髓的机械性压迫外-即所谓静力性压迫,还有诸如颈椎节段不稳和动态椎管形态及容积改变-即静力性压迫因素.另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作为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前置性因素,亦愈来愈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随着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尤其自MRI问世以后,CSM的发病率和发现率明显增加.目前,尚无能解除脊髓压迫的特效药物.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以解除脊髓压迫,保护和改善脊髓功能.如选择保守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年为限,无效或持续恶化者应及时手术.手术方法以颈前路为主,颈后路手术不能直接去除脊髓前方致压物,只能起到间接减压作用,仅适用于多节段椎间盘受累(大于3个节段)、广泛性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或脊椎黄韧带骨化(OLF)者[1].
简介:目的评估成人肱骨远端粉碎骨折使用新型解剖型接骨板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9月-2010年1月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37例,骨折按AO∕ASIF分型法分型均为C型,其中C1型21例,C2型9例,C3型7例。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或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采用肱骨远端解剖接骨板内固定,术后早期积极功能锻炼。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全部获得愈合。参照MEPS评分系统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定:优23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2%。结论采用双侧解剖型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获得坚强固定,有利于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从而获得优良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治疗杜氏型肌营养不良(DMD)治疗前后血清酶学变化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515例DMD患者,其中男性502例,女性13例;年龄1~20岁,平均年龄13.3岁。阳性家族史121例。经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征求患者本人及家人签字同意后,进行自体BMSC移植治疗,设自身治疗前后血清酶学变化对照方法进行疗效观察,入组患者均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4d后采集骨髓,Percoll梯度离心,提取的单个核细胞总量为2.0×109,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7-10d,最终得到BMSC总数4.0×108-1.5×109/mL。应用四肢肌内注射的方式进行BMSC移植。结果BMSC移植治疗12个月肌力增加者占患者总数的79.2%。临床升级人数占27.5%。血清肌酸激酶(CK)降低率81.0%,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降低率52.8%。结论BMSC移植治疗DMD,对肌肉组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使DMD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肌力有所提高,血清酶学较移植前下降。BMSC移植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是治疗DMD的新手段。
简介:目的构建含小分子肽P1-绿色荧光蛋白(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用携带小分子肽P1-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感染健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构建靶向间充质干细胞。观察体外培养的靶向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型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6~10周龄雌性健康C57BL/6WT小鼠100只。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P1-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并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用视网膜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诱导EAU小鼠模型;实验C57BL/6WT小鼠尾静脉注射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每天用裂隙灯显微镜对小鼠眼前节的炎症情况进行观察;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C57BL/6WT小鼠脾脏淋巴细胞CD11c、CD86表型。结果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达髓系干细胞的表面标记CD105(90.0%)/CD44(98%)、CD73(85.0%)/CD90(98.5%);建模后C57BL/6WT小鼠于注射后7~9d开始发病,12~14d发病达高峰,16~20d眼前节炎症自限性减轻,21d后眼内炎症逐渐消退、自愈;用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建模小鼠EAU发病时间延长,炎症程度减轻;建模后的小鼠脾脏CD11c~+CD86~-细胞数量增加非常明显,经过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治疗后CD11c~+CD86~-细胞数量下降,至治疗后第15天仍未恢复至治疗前水平;EAU建模后小鼠成熟树突状细胞(DC)百分比下降,经过治疗后成熟DC百分比逐渐增加,在第15天时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IRBP诱导的C57BL/6WT小鼠EAU有治疗作用,靶向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用于DC等抗原呈递细胞,调节其成熟,从而抑制了EAU的进展。
简介:目的探讨延期钢板内固定治疗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的可行性。方法1999~2004年我院收治Ruedi-AllgowerⅡ11例、Ⅲ型13例共24例Pilon骨折,跟骨牵引10~18(平均15)天后采用切开复位、植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骨折延期愈合3例,畸形愈合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5例。根据Helfet评分,优8例,良10例,差6例,优良率75%。结论延期钢板内固定既能减轻软组织损伤程度,又能提供坚强内固定以利早期关节活动,在治疗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中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简介:目的探讨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并获得随访52例(63足)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其中SandersⅢ型32例(40足),SandersⅣ型20例(23足)。采用常规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普通钢板或锁定钢板内固定,骨缺损〉2cm3行骨移植治疗。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价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3.5周。根据AOFAS足部评分,优31足,良20足,一般10足,差2足,优良率为80.9%(Ⅲ型骨折为82.5%,Ⅳ型骨折为78.2%)。结论对于SandersⅢ、Ⅳ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可以取得满意疗效。但应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和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精确复位并植骨、坚强固定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开设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大学有: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四川I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燕山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上海大学、江苏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苏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