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脑血管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脑血管功能活动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脑血管功能活动可为预防和治疗脑血管性疾病奠定基础.迄今为此,关于脑血管功能活动的确切调节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对其调节机制主要有四种学说:肌源学说、代谢学说、神经源学说、内皮细胞学说[1].本文就从神经源学说的角度,对脑血管的神经支配的形态学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脑血管性疾病 血管神经支配 神经源学说 功能活动 形态学研究 主要疾病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内从丘脑到延髓的整个脑干区域分布着许多氧化学感受器,并组成了一个复杂的感受氧气的网络,它们在氧浓度变化的过程中对心血管与呼吸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关于中枢氧感受器化学传递过程的细胞机制中,仅有颈动脉体血管球细胞和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保护机制,而中枢性氧感受神经元需要何种的离子通道和氧感受器传导缺氧的机制目前还不很清楚,本文主要对此方面目前的相关研究作简要综述。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氧化学感受器 神经元
  • 简介:经典神经理论认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内的神经元是高度分化的终极细胞,其已丧失增殖能力,若失去神经元细胞只有通过胶质细胞来填充.因而,CNS损伤后CNS神经元难以再生的客观事实长久以来一直是令神经科学工作者困惑的问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高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为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其发病存在上升趋势.中枢神经损伤后神经元难以再生,神经元丢失所遗留的神经网络环路缺失是神经功能损伤和脑中风后遗症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减少脑中风后遗症和脑脊髓外伤等所致的残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现神经元再生,修复缺失的神经网络环路.而神经干细胞的发现使人们对脑中风后遗症的彻底治愈燃起了新的希望.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神经干细胞增殖 神经元细胞 MK-801 缺血大鼠 脑中风后遗症
  • 简介:正中神经支配肱肌一例报导凌兴贵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1本例为男性成年,右侧臂丛的根、干、股、束、支均未见异常。正中神经的内、外侧头分别由臂丛的内、外侧束发出,两头在腋动脉第三段的前外侧汇合成正中神经,向下行于腋动脉和肱动脉的外侧,在喙肱肌止点附近...

  • 标签: 正中神经 肱肌 神经支配 病例报告
  • 简介:中枢及周围神经损伤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其损伤后的再生修复问题一直是困扰神经科学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中枢及周围神经损伤后可引起中枢及外周部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的表达变化。而CGRP的表达程度与神经损伤及修复再生的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周围神经损伤 损伤修复 PEPTIDE 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科学
  • 简介: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其对缺氧非常敏感。缺氧本身可造成神经元的损伤,但缺氧时神经元内诸多离子以及核酸、蛋白等的变化对缺氧损伤神经元也具有调节保护作用。因此了解缺氧时神经元内的诸多变化对研究缺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神经元 缺氧 损伤 保护
  • 简介:神经生长因子的多功能性王廷华,吴良芳,廖德阳华西医科大学组织学研究室成都610041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作为一种靶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维持着特定类型神经元的存活和发育,这一点已有诸多的实验证实[1,2]。然而现今将N...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多功能性 神经系统 炎症 免疫系统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成体哺乳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损伤后不能再生,但从1992年Reynolds[1]和Richards[2]从成鼠纹状体和海马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NSC)之后,人们又从其他成体哺乳动物神经系统中又发现了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热点之一.神经干细胞的分离、体外培养,到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要应用于临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神经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基因分化 定向诱导 基因调控 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为使在甲状腺手术中避免误伤喉返神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5具(男30具,女15具)成人尸体喉返神经和甲状腺下动脉之间的关系进行解剖、观测.结果喉返神经平均横径为1.93±0.35mm.喉返神经入喉支以2-5干型的为多见,占68.9%.甲状腺下动脉的直径为2.61±0.23mm.喉返神经和甲状腺下动脉之间的关系,左右侧有明显差异.结论喉返神经横径平均在1.93±0.35mm之间: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峡平面分支的最为普遍;神经行于动脉主干之后的有48.9%,为多见;神经行于动脉前及动脉分支间的例数差不多,左侧神经行于动脉之后的多见,而右侧神经行于动脉之前的多见,左右有明显差异,在颈部手术时参考.

  • 标签: 喉返神经 颈部 局部解剖 临床应用 甲状腺下动脉
  • 简介:臂丛神经是人体周围神经最复杂的结构,在创伤中较为常见,而且致残率较高,大多需采用手术治疗。如何早期确诊臂丛神经病变是影像学研究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臂丛神经基础解剖结构及多种影像学的适用范围、特征进行综述,有助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术前准确的定位、定性,能更好地为临床术前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价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臂丛神经 解剖 影像学检查
  • 简介:对于溃变神经纤维的镀染,Nute法是较可靠的形态学方法之一,但存在着程度较为复杂、烦锁等问题.为此我神经切片研究室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一些实验步骤,大胆地进行了改良和简化,结果与改良前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操作过程却比原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使实验者的工作量明显下降.现将改良的关键处介绍如下:一、固定:原方法:灌注固定先灌0.9%生理盐水冲出血液,再以5%重铬酸钾和2.5%铬酸钾的水溶液500ml灌注固定.取出组织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1w或更长至3m.改良后,我们增加了取材后组织再浸泡于灌流液中2~4hr这一步骤,它可防止灌流时灌流液不能完全达到周缘神经组织部位,同时缩短了组织后固定的时间,只将组织再浸入4%多聚甲醛固定1~7d即可.二、包埋和切片:原方法:取5~10mm厚的组织流水冲洗24hr,放入装有25%明胶水溶液的培养皿中(加盖),于37℃温箱浸泡12~18hr进行明胶包埋,置于10%福尔马林中6hr或更长.改良后我们在切片前增加了将组织浸入10%或20%的蔗糖液中过夜这一步骤,次日再将组织骤冷,在恒冷箱中切片,并且将切片置于0.05M磷酸缓冲液,贴至挂过明胶的载玻片上行染色操作.这样我们省略了明胶包埋这一复杂程序,使实验单位易行.三、封固:原法是将切片浸入10%明胶水溶液与等量95%酒精中5min,切片摊于载玻片上,使载片倾倾斜倒出多余水,勿使切片完全干燥,再用95%酒精,浸泡吸水纸压平浸入95%酒精使明胶凝固、脱水、透明封片.改良后我们在染色后将片直接用梯度酒精快速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封固,可省去明胶贴片、压片、凝固等步骤.

  • 标签: 变神经纤维 改良溃 方法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人腓总神经及其功能束的定位与定量情况。方法取20侧成人尸体腓总神经,采用Kamovsky-Roots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法进行染色,并对其分支走形、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片内可见躯体感觉神经、躯体运动神经、γ-薄髓神经神经、交感节后无髓纤维。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躯体运动束主要位于神经断面的内下象限、外侧和后内侧;躯体感觉束主要位于神经断面的外上象限、后外侧和前内侧。腓浅神经纤维束及其各种神经纤维数量都比腓深神经多(P〈0.05)。结论腓总神经及分支内感觉纤维与运动纤维相互混合,且存在同种纤维分区聚集现象。

  • 标签: 腓总神经 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 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目的为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5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腓总神经的走行及分支位置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腓总神经从坐骨神经分出至小腿之前,走行在致密的胭窝外侧沟和腓管内。胭窝外侧沟的长度为82.5±2.3mm。在腓管内,神经与腓骨颈处的骨膜紧紧相贴,腓管的长度为26.5±1.5mm,腓总神经在腓管内的长度为23.5±1.7mm。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位置,在进入腓管之前者占42%,在腓管内者占58%。结论致密的胭窝外侧沟,以及腓总神经在狭窄的腓管内与腓骨颈处的骨膜紧密相贴,是腓总神经容易受卡压的两处解剖学位置。

  • 标签: 腓总神经 卡压综合征 解剖学
  • 简介:雪旺氏细胞是周围神经系统特有的一种细胞,由Schwann氏(1839)首先发现并命名.多年研究表明,雪旺氏细胞在周围神经修复中起着功能性的角色,是周围神经微环境的重要成分,促进轴突生长的重要因素.Fansa等发现,将体外培养的雪旺氏细胞植入去细胞成分的骨路肌桥接鼠坐骨神经缺损,显著促进了神经再生.wejdner等,实验证明将雪旺氏细胞植入鼠受损的脊髓中,雪旺氏细胞分泌的各种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的神经营养因子显著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轴突的再生.而通常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由于没有雪旺氏细胞,损伤后是不能再生的.Torigoek使用胶片显影直观的显示雪旺氏细胞能使周围神经轴突再生速度加快4倍.这些都反映出雪旺氏细胞在神经再生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说来,组织工程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时植入活的雪旺氏细胞促进神经再生是通过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的.

  • 标签: 雪旺氏细胞 周围神经损伤 修复 吞噬作用 营养作用 周围神经再生
  • 简介:神经因素导致的脱发、斑秃、白发和毛发纤细一直困扰着一部分人群。仅近百年来,关于毛囊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解剖学发现毛囊峡部是毛囊隆突区的所在地,神经网络密集之处,同时也足血管丰富的集结并且受众多因子协同作用,对维持毛囊的发育、生长和周期循环以及毛囊干细胞的分化、迁移和信号转导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对毛囊与神经营养因子相互作用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毛囊干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相互作用 神经因素 部分人群 神经网络
  • 简介:体外组织块培养成年、老年哺乳动物室管膜下区(SVZ)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的实用方法及扩充神经干细胞作为移植或基因转移的供体细胞来源.取8、14及24月龄SD大鼠(雌雄不拘)SVZ组织块作体外培养,在DMEM/F12+B27培养液中加入bFGF(20ng/ml),促进其组织块形成神经小球,刺激神经干细胞增殖,并用Nestin免疫组化鉴定.结果显示,培养7~10d产生的神经小球数量多,细胞生长状态佳,绝大多数细胞为Nestin阳性的神经干细胞,此期的神经干细胞较适宜于作细胞移植或基因转移.此法尚有取材方便、组织细胞损伤小、细胞易存活及经济等优点,不失为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通过体外培养扩增神经干细胞的方法.

  • 标签: 培养成年 成年老年 法培养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结合及氧疗法联合治疗脑外伤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将115例脑外伤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药治疗组、常规西药及川芎嗪联合治疗组、常规西药结合川芎嗪辅助氧疗法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组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常规西药及川芎嗪联合治疗组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的基础上,应用川芎嗪针1静脉滴注,连续应用10d,1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五个疗程后停用;常规西药结合川芎嗪辅助氧疗法治疗组在给予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及川芎嗪的基础上,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每日一次,每次30min,十次为一疗程,间断治疗三个疗程。结果常规西药结合川芎嗪辅助氧疗法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及常规西药及川芎嗪联合治疗对外伤性癫痫有较好的疗效,这与氧疗法及川芎嗪对受损脑组织功能恢复、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及降低氧自由基的堆积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常规西药结合川芎嗪辅助氧疗法治疗对外伤性癫痫疗效明显,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性简便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脑外伤性癫痫 中西医结合治疗 氧疗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