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比较苏州市社区老人与敬老院老人认知功能。方法以随机抽取的苏州市52名社区老人和45名敬老院老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运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描述与推断。结果在总体认知能力水平上,敬老院老人比社区老人明显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社区老人组中共有7人(13.46%)认知功能下降,敬老院老人组中共有22人(48.89%)认知功能下降。在各项独立认知水平上,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敬老院老人和社区老人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语言能力中,命名能力、复述能力、三步命令、书写能力、复写能力,敬老院老人和社区老人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敬老院老人与社区老人相比,认知功能较差,社区和敬老院不同的赡养方式和环境因素可能是老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调查问卷对社区老人进行调查,探究对社区老人长期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将2014.4-2014.9在XX地区随机抽取的2各小区中的1000名老人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社区老人长期护理需要调查,共回收完整可供参考的问卷921份(占92.10%),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A组ADL评分>60分,B组ADL评分≤60分,对比A、B两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造成社区老人长期护理需要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老人471例,占比51.14%,B老人450例,占比48.86%。A、B两组老人在性别、丧偶情况、家庭居住类型、老年人情感状态抑郁评分(GDS中具有显著差异(P>0.05)。将上述有差异的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中计算,结果发现性别、丧偶情况、家庭居住类型、GDS评分是造成社区老人长期护理需求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为满足社区老人长期护理需要,应多关注女性、丧偶、独居、日常生活依靠政府补贴、GDS评分较高的老人。
简介:摘要计划免疫工作是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经过各级政府及计划免疫工作者20余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同时,国务院2005年6月1日实施的疫苗流通等严格的管理,给计划免疫工作带来了一次全新的革命。怎样开展计划免疫工作,特别是在社区内的开展,给计划免疫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对社区计划免疫工作进行探讨。
简介:摘要流动儿童管理一直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这能够在计划免疫管理实践中充分体会到,为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服务质量,消除免疫空白,减少易感人群,降低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保护儿童健康,我们只有多部门协作、大力宣传、进社区入户排查、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进行流动儿童的管理,才是促进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分析了现阶段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提供些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对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社区2011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8例婴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抽签法将婴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分别49例,给予对照组婴儿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婴儿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对比两组婴儿的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率。结果对照组婴儿的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率与干预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社区护理模式能够使婴儿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率都有所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