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比较苏州市社区老人与敬老院老人认知功能。方法以随机抽取的苏州市52名社区老人和45名敬老院老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人口学调查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运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描述与推断。结果在总体认知能力水平上,敬老院老人社区老人明显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社区老人组中共有7人(13.46%)认知功能下降,敬老院老人组中共有22人(48.89%)认知功能下降。在各项独立认知水平上,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敬老院老人社区老人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语言能力中,命名能力、复述能力、三步命令、书写能力、复写能力,敬老院老人社区老人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敬老院老人社区老人相比,认知功能较差,社区和敬老院不同的赡养方式和环境因素可能是老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认知功能 社区老人 敬老院老人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独居老人的护理需求及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社区独居老人健康状况的调查掌握,有针对的制定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计划地护理治疗,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所平提高,生活安全有保障。

  • 标签: 独居老人 需求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阐述丧偶老年人群的失落处境及对外界帮助的需求,呼吁社区工作者对这一弱势群体加以关注并付诸行动。方法通过社区服务对少数丧偶老年人存在的身体、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结果丧偶老年人群的基本情况与社区干预后的基本情况相对比,效果较理想。结论在对丧偶老人进行健康指导、心理调适,帮助其走出心理泥沼的过程中,社区服务的干预将会发挥好的作用。

  • 标签: 丧偶老人 健康状况 社区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随迁老人社区融入情况进行分析及文献整理,发现随迁老人融入社区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语言交流、生活适应、价值观念、社区参与等问题,并基于现实的融入状况从随迁老人自身因素、家庭支持、家务劳动以及社区因素方面分析了制约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随迁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完善社区共基础设施、以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等有助于城市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一些建议。

  • 标签: 随迁老人 社区融入 对策与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娱乐康复对社区老人跌倒率的影响。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3月,随机选择本社区的124名老人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分别常规康复干预和娱乐康复。干预结束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的跌倒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2个月,两组老人均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0%。经随访,观察组的跌倒率为8.06%(5/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8%(14/62),P<0.05。结论对社区老人实施娱乐康复可以显著降低跌倒率。

  • 标签: 社区 老人 娱乐康复 跌倒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调查问卷对社区老人进行调查,探究对社区老人长期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将2014.4-2014.9在XX地区随机抽取的2各小区中的1000名老人采用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社区老人长期护理需要调查,共回收完整可供参考的问卷921份(占92.10%),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A组ADL评分>60分,B组ADL评分≤60分,对比A、B两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造成社区老人长期护理需要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老人471例,占比51.14%,B老人450例,占比48.86%。A、B两组老人在性别、丧偶情况、家庭居住类型、老年人情感状态抑郁评分(GDS中具有显著差异(P>0.05)。将上述有差异的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中计算,结果发现性别、丧偶情况、家庭居住类型、GDS评分是造成社区老人长期护理需求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为满足社区老人长期护理需要,应多关注女性、丧偶、独居、日常生活依靠政府补贴、GDS评分较高的老人

  • 标签: 需求 社区护理 需要 老年护理 调查
  • 简介:摘要计划免疫工作是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经过各级政府及计划免疫工作者20余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同时,国务院2005年6月1日实施的疫苗流通等严格的管理,给计划免疫工作带来了一次全新的革命。怎样开展计划免疫工作,特别是在社区内的开展,给计划免疫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对社区计划免疫工作进行探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建设适合本社区的失智老人社会支持体系、针对失智老人照护者的心理健康测评体系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近几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积极心理学对人群影响的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照护者是失智老人的主要社会支持系统,对其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失智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随着失智老人数量增多,在社区对失智老人及其照护者开展照护平台,即家庭外喘息服务1,建立积极团体心理治疗,让照顾者保持着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提高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失智老人 照护者 积极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80岁以上老人的听力、前庭及视动功能变化。方法用纯音测听及听性脑干反应测试听力功能;用眼震电图及姿势图测试半规管、视动及平衡功能。结果(1)语频听力异常者点84.1%;(2)半规管功能和平衡功能异常者分别为38.5%和74.4%,与60岁组比较,重心晃动的轨迹长,速度大;(3)视动功能检查,80岁以上老人扫视潜伏期延长,跟踪失真度加大。结论随着年龄老化,80岁以上老人半规管、视动、平衡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退,可能是老年人易摔倒的重要原因。

  • 标签: 老年人 80岁以上 听力检查 前庭功能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流动儿童管理一直是计划免疫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这能够在计划免疫管理实践中充分体会到,为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服务质量,消除免疫空白,减少易感人群,降低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保护儿童健康,我们只有多部门协作、大力宣传、进社区入户排查、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进行流动儿童的管理,才是促进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分析了现阶段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提供些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配合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对本次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71%)(P<0.05)。结论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实施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优质服务质量,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 标签: 计划生育 优质服务 护理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理对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社区2011年1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8例婴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抽签法将婴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分别49例,给予对照组婴儿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婴儿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对比两组婴儿的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率。结果对照组婴儿的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率与干预组相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社区护理模式能够使婴儿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以及百白破、计划免疫建卡率都有所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 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 影响 研究
  • 简介:摘要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形势下其服务模式逐渐向全科医学服务转变,强调以人为中心,重点在于人的健康管理。本文就此主要分析了全科医学服务理念的内涵以及全面实施全科医学服务理念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学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得到高度的关注,空巢老人由于缺乏子女的陪伴,其身心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对此社区医院必须高度关注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依据空巢老人实际的护理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对我国社区空巢老人护理需求及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阐述,以更好地提高空巢老人社区护理质量,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 空巢老人 护理需求 护理对策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服务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68例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社区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康复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社区慢性病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健康知晓率,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服务 社区慢性病 护理干预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为建立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药学服务模式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对社区精神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工作,以SF-36计分表对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与结论初步建立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药学服务模式,该模式可通过药学宣传、用药咨询、完善患者药历资料、用药过程监测,提高社区精神病患者在精神药品使用依从性和总体健康上情况好转,同时培养了药学服务专业人才队伍;为我院今后长期开展社区药学服务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社区精神卫生 药学服务模式 SF-36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方法分析本市脑卒中社区家庭康复现状,并提出社区康复模式建立的方法成立脑卒中社区康复小组,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管理系统和制订社区脑卒中康复服务内容。结果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使脑卒中患者从入院到回归家庭社区都有康复治疗组成员进行跟踪治疗随访,能得到及时、系统、有效的康复治疗。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保障了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连续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康复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