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入科医师的入科培训,使新入科医师能很快适应科室的工作环境。提高医护配合水平。方法应用单纯实验后对照设计,将112名新入科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名新入科医师进行常规的入科,未进行入科培训;实验组57名新入科医师在新入科第一天进行以科室物品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材料记账方法、电脑开医嘱规范、院感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入科培训,三周后对两组新入科医师在这五个方面的执行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新入科医师能很好地掌握了五个方面知识,其中四个方面的考核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入科医师中开展入科培训,能使新入科医师更好地了解物品放置位置,减少材料漏账,提高院感观念、提高医、护满意度,从而提高医护配合水平。
简介:摘要高迁移率蛋白A家族由4中蛋白组成,通常作为转录因子与染色质结合的辅助因子在转录调控中发挥作用。HMGA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多种人类癌症有关。本文介绍了HMGA的基因结构和功能以及在肺癌中的主要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PD基因XPD751Lys/Gln基因型多态性及外暴露因素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区选取12个肝癌高发家族成员(124例)及与之相对应的12个非肿瘤对照家族成员(129例)为研究对象,用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其肝癌相关外暴露因素,检测HBsAg及XPD751基因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广西肝癌高发家族组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高发家族组HBsAg阳性率为37.1%,对照家族组为11.6%,两组HBsAg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414,P<0.001),OR(95%CL)为4.482(2.340~8.586)。XPD751Lys/Gln基因型频率在高发家族组及对照组中分别为21%及7.8%,两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8,P=0.003),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发家族组HBsAg阳性率为37.1%,对照家族组为11.6%,两组HBsAg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414,P<0.001),OR(95%CI)为4.482(2.340~8.586)。XPD751Lys/Gln基因型频率在高发家族组及对照组中分别为21%及7.8%,两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8,P=0.003),两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8,P=0.002)。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XPD751基因型、HBV感染、主食玉米量(易霉变食物)、饮水类型、吸烟史及饮酒史等分析发现以玉米为主食、HBV感染及携带XPD751Lys/Gln基因型是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XPD751基因多态性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可能相关。HBV感染及主食玉米是广西肝癌高发家族的主要外暴露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住院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颞叶皮质入路。对比两组不同手术方法所耗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手术后血肿清除率。结果研究组所耗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颞叶皮质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血肿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入路进行分析,从而为腹股沟疝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条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所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名。利用随机原则把80名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名。为了保证本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把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前入路组的组别命名为1组,把在治疗过程中运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后入组的组别命名为2组,在治疗完成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对别。结果后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前入路组,住院费用少于前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低于1组,在对2组患者的术后随访过程中,2组的复发率为1.67%,1组患者的复发率为3.3%。结论在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无张力修补手术后入式有着一定的优越性,相关的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应用,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肩峰下前外侧入路和传统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成治疗组和传统组。治疗组患者采用肩峰下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入路(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患者(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患者(P<0.05),术后随访10个月治疗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Neer)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P<0.05)。结论肩峰下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首选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9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病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手术治疗分别经由椎旁肌间隙入路、传统后正中入路进行,对比两组椎体高度矫正情况和手术耗时、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矫正(83.5±9.4)%,对照组矫正(85.1±8.2)%,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耗时(96.8±11.3)min、出血量(133.4±27.5)mL均低于对照(120.8±25.9)min、(247.8±31.9)mL,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对比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椎体高度矫正作用相趋近,但手术耗时量与出血量更低,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TS-TI入路及TC-TT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诊疗的40例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病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S-TI(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C-TT(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TI入路手术治疗相比TC-TT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疗效更加显著,血肿清除有效率提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族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不同种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收治的79个家族129例家族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根据其所选抗病毒药物进行分组,分为干扰素a-2b组26人;阿德福韦酯组65人;恩替卡韦组38人;拉米夫定组10人,疗程均为6个月,对其抗病毒疗效进行分析。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抗病毒药物以阿德福韦酯所占比例最高为50.39%,恩替卡韦29.46%,干扰素(IFNa-2b)20.16%、拉米夫定7.75%;服用ADV、ETV及IFNa-2b抗病毒治疗,疗程结束后普通人群组与家族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其疗效有效率分别为69.0%和83.3%3,88.9%和91.0%5,26.9%和35.0%6,两组人群比较ADVx2=6.67,P<0.05,ETVx2=0.038,P>0.05,IFNa-2bx2=0.591,P<0.05。三种抗病毒药物在家族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抗病毒疗效为ADV组与IFNa-2b组(x2=13.28,P<0.05),ADV组与ETV组(x2=4.05,P<0.05),ETV与IFNa-2b组(x2=16.37,P<0.05);结论抗病毒药物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干扰素及拉米夫定;家族性乙肝人群抗病毒效果差;ETV抗病毒疗效在家族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最好,ADV抗病毒疗效较差,IFNa-2b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