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口腔门诊院内感染与口腔医疗护理质量及广大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口腔门诊的院内感染是一项重大任务。口腔门诊医务人员所面对的是众多的未知的HBV、HCV、HIV感染或病原携带者前来就诊,他们的血液唾液都可能含有致病因子,使病人和医务人员有感染的机会。所以,口腔院内感染重在预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院内感染控制的措施。通过对口腔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进行自我防护,杜绝院内感染和职业感染的发生。方法强化管理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责任心,设置布局合理化。口腔医护人员在回收用过的污染物品器械时必须带防护用具帽子、口罩、面罩、手套、围裙等,避免在消毒清洗过程中的飞溅污染,对用过的锐利器械连同治疗盘一起收回避免走动传递时的相互刺伤,并分别包装,如发生刺伤意外,应立即处理伤口,并及时上报院内感染,采取预防处理,做到人人都熟知应急处理程序,提高对HIV、HBV、HCV的高度重视。结果近五年来,通过医护人员自觉主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认真执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把好消毒灭菌质量关,规范医疗技术操作,所以没有引起医护人员自身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强化管理体系,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责任心,设置布局合理化,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据统计,口腔医务人员因接触HBV患者发生污染机会可增3~6倍。口腔医务人员血清HBsAg阳性率是其他科室人员的4倍1,是感染HIV、HBV、HCV的高危人群。

  • 标签: 口腔科 医护人员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感染护理管理情况。结果通过实施护理管理,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共监测出空气超标2.74%,物体表面超标2.86%,医务人员手超标1.21%,分别较管理前下降1.25%、1.42%、0.63%。两年间我2528名住院病人共发生医院感染8名,医院感染率0.32%,同比下降0.36%。结果感染加强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控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法,达到预防与控制发生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分析检验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关管理措施。结果预防与控制检验医院感染提高思想认识是根本,加强组织管理是保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是关键。结论必须重视做好检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采取规范措施加以管理,才能有效保障医务人员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伤害,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检验科 医院感染 管理控制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对策,以此加强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感染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20名护理人员实施加强护理培训和教育,分析20名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后的效果。结果对护理人员增加护理风险管理和安全教育、专业技术学习等培训,对感染易发生的安全隐患采取有预见性的预防措施,对护理人员护理行为进一步规范,减少了护理风险,感染疾病传播得到有效的控制,保护了护理人员的健康与安全。结论通过分析感染的护理工作可能面临的风险,将加强护理预见性的干预措施应用于感染护理工作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保护了护理人员的健康,避免了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疾病传播与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工作 护理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染常见的医院感染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1年10月传染就诊患者164例,依据对医院感染进行疾病采用针对性管理措施开始,甲组患者84例,2009年9—2010年9月传染就诊患者,采用常规性处理措施进行医院感染的控制;乙组患者80例,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传染就诊患者,采用针对性处理措施进行医院感染的控制,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及感染性疾病的种类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传染常见的医院感染传染病种类为腹腔感染、败血症、胆道感染、肺部感染、肠道感染;甲组患者传染病种类对比乙组患者的传染病种类,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显著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的管理措施,对控制院内感染的种类无显著性效果,能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能较好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传染科 常见医院感染 常规性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 临床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做好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不断加强科室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从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使用中的消毒剂、诊室环境设置、器械清洗消毒流程等方面开展具体工作。结果逐渐提高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质量,规范口腔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减少交叉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结论口腔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的要求。

  • 标签: 门诊 口腔科 医院感染管理 消毒与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医院中肿瘤患者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并发感染的306例肿瘤患者的感染因素进行回顾调查,探讨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影响因素和预防策略。结果在感染者中,高强度化疗、长时间住院、白细胞密度减少以及多种抗生素共同施用发生感染的肿瘤患者所占比率分别为96.1%、85.3%、44.8%和35.9%,其中高强度化疗发生感染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引发感染的患者所占比率(P<0.05)。结论肿瘤患者接受的化疗强度越强、住院时间越长,则发生溃疡、粘膜破损的概率越高,感染的机会也越大,同时白细胞密度的减少和多种抗生素的共同施用也为感染风险性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合理调节化疗剂量和强度,加强基础护理、杜绝抗生素滥用可有效预防肿瘤患者发生感染

  • 标签: 肿瘤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院内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如何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减少患者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方法寻找口腔院内的感染危险因素,并通过规范医疗设备的消毒措施,规范医院内工作人员的管理,规范医院内的护理措施,规范医务人员对于各项设备的操作来控制这些感染危险因素,从而来达到减少患者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大大减少了患者的感染及医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的概率,其中患者的感染率低于9.70%(卫生部标准)。结论医院内部的各项措施只有规范化了,从医人员对于医院感染引起的问题重视了,才能够使患者在口腔院内的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率降下来,才能提升医院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口腔科院 感染危险因素 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感染护士在工作时存在的职业危害,来采取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以提高护士的职业安全性,降低危害性。

  • 标签: 感染科护士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对我2011年1月至12月的2188例出院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致病菌和易感因素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肿瘤医院感染率为6.49%,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多见;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次为真菌;化疗、放疗引起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者感染率明显增高。结论肿瘤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为放疗化疗、长期住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气管切开、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等;开展医院感染监测,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可降低肿瘤的医院感染率。

  • 标签: 肿瘤科 医院感染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感染患者护理职业防护的宣教、培训。增强感染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方法通过对比加强与未加强职业防护的宣教、岗前培训,环境防护、正确戴口罩、正确洗手、预防针刺伤、增强自身抵抗力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各种疫苗等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职业暴露率大大下降的情况。结果可预防和减少感染护士职业危害,避免和降低职业损伤。结论健康的同时也保障感染呼吸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呼吸道传染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院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监测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份两个阶段来调查某院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情况,并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第一阶段,84例透析患者感染26例,感染率30.95%。经针对性防控措施后进行第二阶段监测,59例透析患者感染10例,感染率11.24%。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共发生36例医院感染,其中19例呼吸道感染,占52.78%,9例血管通道感染,占25.00%,5例泌尿道感染,占13.89%,3例其他部位感染,占8.33%。结论该院血液透析的医院感染常见呼吸道感染和血管通道感染感染率较高,经针对性防控后,感染率明显降低。

  • 标签: 血液透析科 医院感染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对策。方法对我市9所医院检验感染管理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加强医院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结果检验预防医院感染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制度缺失、院方缺乏重视、检验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弱、医疗器械与废弃物未规范处理。结论通过优化管理、加强自我防护、规范废弃物处理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检验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效率,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检验科 医院感染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索感染护士心理压力、工作压力源,为加强护士心理素质提出对策,得出结论感染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与感染的工作环境和护士的工作性质有关,建议有针对性的缓解压力源以减少感染护士的压力,提升其心理健康。

  • 标签: 感染科护士 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医院感染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2013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检验实行标准化感染预防管理,并将管理效果与2012年3月-2013年2月期间常规管理模式下的感染控制效果比较,总结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结果实施标准化感染预防管理后,观察阶段检验人员对感染管理的满意度为85.0%,高于对照阶段,且观察阶段发生疾病职业暴露的几率为10.00%,较对照阶段的30.00%有明显下降,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现检验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化,有利于降低传染性疾病发生职业暴露的可能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

  • 标签: 检验科 医院感染 处置 管理
  • 简介:摘要口腔是一个有多种细菌存在的有菌环境,因此口腔诊室的细菌及病毒的污染是医院控制交叉感染的重要内容,也是医护人员自身防护的重要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保证。

  • 标签: 医院感染 环节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针刺伤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我市1000名感染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针刺伤原因、危害及处理方式。结果合计共发生针刺伤1430次,针头处理过程405次(28.32%),抽血、注射套回针帽环节291次(20.34%),医疗废物处理环节305次(21.33%)。针刺伤多发生于针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及抽血、注射套回针帽环节。本组接受调查且发生针刺伤的护士中,感染乙型肝炎(HBV)357次(24.97%)、感染丙型肝炎(HCV)114次(7.97%)、感染艾滋病(HIV)5次(0.35%),发生其他感染11次(0.77%),共因针刺伤发生感染487例,综合感染发生率34.06%。结论感染护士应在积极接受培训、提高针头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及抽血、注射套回针帽等环节感染预防认识的同时,规范日常护理操作,将针刺伤发生率降到最低。

  • 标签: 感染科 针刺伤 危害与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感染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根据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方面出发来分析感染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染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在生物、化学、物理和心理方面,在以上四个方面做出防范对策,加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减轻护士的心理护丹。结论相信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能够减少或消除感染护士职业危害,避免或减少有害因素对护士身心造成的危害,从而提高感染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确保感染护士的职业安全。

  • 标签: 感染科 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对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