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50例流行乙型脑炎的流行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乙型脑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横断面调查,对15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籍贯、发病月份、预防接种史进行描述分析,应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病例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6%;病例集中分布在7~8月份,占发病总数的72.67%,6岁以上病例较多,占发病人数的69.33%;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家庭周围环境较差,绝大多数(98%)无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史。结论流行乙型脑炎常见于7、8月份,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大多数无疫苗接种史。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流行腮腺炎流行学特征及预防。方法针对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对全国1000例流行腮腺炎病例情况,以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分析调查流行腮腺炎流行学特征,并提出对流行腮腺炎有针对的预防措施。结果在全国1000例流行腮腺炎累计报告中,分析得出其流行学特征为男性发病率为56.0%,女性发病率为44.0%,春秋季节为流行腮腺炎疾病的高发季节,流行腮腺炎疾病多发于小学中,多发年龄为3~14岁儿童,占总病例的81.8%;应该对儿童采取保护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流行腮腺炎发生。结论为有效预防流行腮腺炎,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联合疫苗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对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并加强对学校的流行腮腺炎监测工作,有效降低流行腮腺炎发生率。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调查分析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丘北县1996~2005年乙脑发病情况,以便指导今后的乙脑防制工作。方法对丘北县近10年报告的乙脑病例进行流行学分析。结果10年来共报告乙脑病例126例,病例散发并呈明显的夏秋季流行高峰,93.65%病例为<15岁儿童,男多于女,以散居儿童、学生和农民为主。结论丘北县近10年乙脑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低有关。控制乙脑应采取以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

  • 标签: 脑炎 虫媒病毒 流行病学 数据收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容县2000~2009年流行腮腺炎流行学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流行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9年共报告流行腮腺炎13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10/10万;呈现春夏季高发的特点;2-15岁组为主要发病年龄对象。结论容县应全面加强流行腮腺炎预防和控制,提高腮腺炎疫苗接种覆盖率,提高易感人群免疫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乙型脑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流行乙型脑炎患者进行及时降温,正确的使用脱水剂,保持患者呼吸通道顺畅,避免呼吸衰竭,并且在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治疗、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经过正确的护理方法,流行乙型脑炎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流行乙型脑炎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少病残率和死亡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5年3月18日晚至3月19日上午止马山县人民医院收诊了12例流行肢痛症患者,并由马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往马山县中学进行流行学调查,发现截止至3月23日晚止,共有83例学生出现了流行肢痛症的症状。文章主要对这起流行肢痛症的局部暴发进行流行学调查,为今后学校在预防流行肢痛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流行性肢痛症 局部暴发 研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四川省绵阳江油疾控中心发现某小学南校区一起18例流行腮腺炎暴发疫情展开流行学分析,探究疫情发生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疫情控制。方法对流行腮腺炎病例进行定义,查看2017年4月17日—5月17日期间学校的缺课记录,进行流行腮腺炎病例搜索,针对本校区出现病例展开个案调查,针对疫情展开流行学的分析。结果该校南校区有学生1500名,2017年4月17日—5月16日发生流行腮腺炎18例,患病率1.20%,本次患病男生11例,女生7例;病例集中在三(1)班、三(5)班、六(4)班,疫情持续30d。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同班、同餐。结论对于学校应严格落实好晨检制度,对于早期发现流行腮腺炎病例,应及早进行上报并做好消毒隔离干预,防止疫情的传播;加大腮腺炎类疫苗的接种率,建立流行腮腺炎免疫屏障,在疫情暴发期做好疫苗应急接种工作等。

  • 标签: 小学生 流行性腮腺炎 疫情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海原县流行腮腺炎流行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学分析方法,对海原县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冬春季为流腮发病高峰季节;发病集中在2-15岁人群,占93.49%。结论流腮居有明显的季节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2-15岁为主,幼儿园、中、小学校是流腮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接种流腮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腮最有效的措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分析 免疫规划
  • 简介:摘要流行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脑膜炎。探讨该病的传染源、治疗和预防方法。

  • 标签: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传染病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流行脑脊髓膜炎的临床防治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流行脑脊髓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60例流行脑脊髓膜炎患者早期发现患者,就地呼吸道隔离治疗。密切观察接触者,医学观察时间为7d,治愈率为97%。结论流行期间加强卫生宣教。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或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婴幼儿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应用脑膜炎球菌A群菌苗,保护率达90%以上,从而使我国流脑发病率大大降低。

  • 标签: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一起流行腮腺炎爆发的病因及流行学特征,予以针对防治措施。方法分析描述爆发流行腮腺炎的疫情调查资料。结果本县总人口数292802人,爆发流行腮腺炎441例(0.15%),全部病例未出现病死情况,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积累易感人群及报告疫情延迟是导致本起流行腮腺炎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提升人群的接种率,提高报告疫情管理。

  • 标签: 调查分析 流行病学 流行性腮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顺县流行乙型脑炎流行学特征,为防控流行乙型脑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学方法分析,运用Excel2007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2004-2012年长顺县网络直报乙脑病例共38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为1.70/10万,年均死亡率0.09/10万,年均病死率5.26%,2006年发率高,发病率为8.18/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7-8月,占发病总数的86.84%;2-10岁年组均有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2-3岁2个年龄组,占42.11%;男性发病22例,占57.89%,女性发病16例,占42.11%,男女为1.38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3.16%),其次为学生(31.58%)。结论乙脑预防应采取防蚊、灭蚊及预防接种为的综合措施;重点防控时间放在7-8月,对象为散居儿童和学生。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3年期间收治的流行乙型脑炎患儿28例,将这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分析该2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由于呼吸衰竭导致死亡的患儿有2例,所占比例为7%,其余患儿都痊愈出院,1年后对痊愈的患儿进行随访,有3例患儿出现后遗症。结论流行乙型脑炎属于季节的传染病,因此需要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诊疗手段,对患儿进行实验室和影像学的检测,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控制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以来收治的40例流行乙型脑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经经治疗治愈24例,好转13例,死亡3例。结论病人应住院治疗,病室应有防蚊、降温设备,应密切观察病情,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行腮腺炎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5例流行腮腺炎患者应用高频探头扫查,观察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结果受累腺体肿大,回声减低,腺体内部血流信号丰富。结论流行腮腺炎具有特征声像图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根据。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流行腮腺炎的发病率很高,且多见于青少年,不能及时治疗的话易出现并发症,笔者根据几例患者的诊治资料对本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流行腮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借鉴依据。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流行腮腺炎临床特点。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住院的67例病例进行分析,分析67例流行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流行腮腺炎常伴有其它器官的损害,以脑炎(47/67)最多,依次是睾丸炎(7/67),合并脑炎、睾丸炎及听力下降(1/67)。治疗以抗病毒、对症处理、支持疗法为主。全部患者均好转痊愈出院,无死亡。结论流行腮腺炎应早发现,早诊断,及早合理治疗。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行腮腺炎的流行学特征,总结相关预防控制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05例流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发病时间、职业等内容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控制方法。结果本组105例流腮患者,女性比例(61.0%)高于男性(39.0%),以7~17岁年龄段患者居多,发病率占56.2%,流腮发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以5月为发病最高,10月最低,分别占15.2%、2.9%;流腮患者中学生最多,其次为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分别占59.0%、35.2%,流腮发病在时间和职业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流腮的流行学特征分析,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干预,普及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提高相关疫苗的接种率,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腮的传播和流行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资中县近5年流行腮腺炎(以下简称腮腺炎)的流行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9-2013年的腮腺炎资料进行描述流行学分析。结果2009-2013年资中县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108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6.50/10万,5~7月为发病高峰,占病例总数的49.59%,男女性别比为1.751,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的学生、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3.25%,其中学生占51.16%。结论加强15岁以下儿童腮腺炎疫苗接种,提高履盖率,落实晨检和缺课追踪等综合措施,以有效防控腮腺炎的发生和流行

  • 标签: 流行性 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