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难治性角膜溃疡应用囊多层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住各种病因引起的角膜溃疡30例,均为单眼,共30眼,平均年龄(59±3.22)岁,其中真菌性角膜溃疡18例,病毒性角膜溃疡6例,病原体不明性角膜溃疡6例,早期患者发病1天~3天开始接受局部点眼治疗,分别经相应抗感染治疗1个月~3个月,平均(45.2±21.6)天后溃疡无明显愈合,眼表自觉刺激症状存在。术中,在手术显微镜下适当清创角膜病灶,采用我们改良的囊多层新鲜羊膜移植术,将羊膜覆盖于角膜病灶表面。结果分别随访1周、2周、1月。术后1周,角膜感染基本控制,患者眼部疼痛症状缓解,术后2周,内层羊膜与角膜病灶生长紧密,患者眼表刺激症状减轻。术后1月,角膜溃疡愈合,经荧光染色角膜上皮生长完整。结论囊多层新鲜羊膜移植术是目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效果良好、方便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囊袋式 多层新鲜羊膜 移植 角膜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45例烧伤清创后创面,培养创面肉芽组织,后期自体皮移植封闭创面。结果45例患者全部创面愈合出院,创面愈合时间最短17天,最长50天,平均29天,截肢5例。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清除坏死组织,减轻创面感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烧伤后组织渐进性坏死,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提高植皮成活率,对部分深度烧伤可替代传统皮瓣移植,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电烧伤 VSD 自体皮移植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我院中心药房口服摆药由传统的药杯摆药转变为使用打印的口服药摆药进行探讨。并与传统的药杯摆药作了对比分析,为准备使用药摆药的医院做参考。与传统的口服药杯摆药相比,口服药摆药有利于医院药房、护士和患者对口服药品管理,是更优,更先进的方法。

  • 标签: 口服药袋 摆药 中心药房
  • 简介:摘要静脉输血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但在寒冷季节输液,由于液体温度较低,常致使病人的肢体发凉,发麻、涨痛、甚至全身发冷而打寒颤,常给病人带来不良反应,造成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影响治疗效果2。尤其是术后病人、婴儿、老年病人、发烧病人,低温大容量输液常造成体温下降;而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能障碍、伤口愈合缓慢、住院时间延长、药物代谢速度降低等。寒冷气候,术中术后体腔冲洗液则应加温至37℃左右,以防冷水刺激,引起膀胱,胃肠道痉挛。在输注前对血液、静脉输液及冲洗液进行加热,可以有效的防止病人体温的下降,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消除多种并发症,可显著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体现人性关怀3。而以往血液、静脉输液等的加温多采用输液加温器或电子加温器进行,但输液加温器体积较大,不利于搬动,不适合广泛推广应用;电子加温器只是对输液管进行加热,加热面积较小,温度不恒定,容易产生气泡,发生气体栓塞4。市场也出现了一次性液体加热,但该类产品加热效率低,不能长期使用,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在抢救病人和快速冲洗体腔时常采用气体加压的方法,对急需输入药液、血液和冲洗液的病人起到加快输注的作用。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输液的加压装置,这无形中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研制了一种可实现输液加热加压装置,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液袋 加热 加压
  • 简介:摘要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有些药品在静脉滴注时需要避光,以保持药品的效力,以往在需要静脉滴注避光药液专用避光不够时则临时用黑色棉布包裹在配置好的输液外,既费时费事而且避光效果不理想。为此,向大家介绍一种我科自制的输液避光,并简述其制作方法和实际应用。

  • 标签: 避光 静脉输液 输液袋 设计与应用
  • 简介:摘要输血是当前常用的治疗方式,输血时刺破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状况,当前临床对于输血时不慎刺破血应急处理方式较多,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为进一步改善血刺破的处理效果,本院通过大量研究,总结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新型处理方式,以下对具体处理方法进行总结。

  • 标签: 输血 刺破血袋 应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纸塑包装环节质量持续改进方法与效果。方法改进方法包括规范尖锐器械包前保护措施;制定所有需要纸塑包装器械的裁剪规格;明确器械包装重量要求;设置纸塑包装岗位培训与准入;明确质检班职责,每周总结反馈1次。以2016年7—12月改进前的质量监控指标数据作为本底值,与改进后2017年1—6月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前后,包装袋破损、封口不合格、纸塑裁剪规格不规范等质量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纸塑包装环节采取以上改进方法,可降低包装密闭不合格事件的发生,促进纸塑包装操作规范,提高纸塑包装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纸塑包装袋 包装环节 改进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放疗技术的日益提高,精确放疗已经成为放射治疗发展必然趋势。放射治疗的基本目标是在肿瘤范围内进行合理的精确的治疗,从而让放射线剂量最大限度的集中到病变区,最大可能的杀死肿瘤细胞,让肿瘤区域周边正常的组织和器官尽量减少或者不受到必要的放射线的照射。在胸腹部肿瘤放疗中使用真空固定,可以提高摆位精确度,减少摆位误差,有利于放疗体位固定的重复性,提高肿瘤治疗的增益比,且真空使用方便,固定体位可靠,病人感觉舒适等特点。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 真空袋固定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刺灵药外敷治疗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骨质增生患者采用骨刺灵药外敷于骨质增生或疼痛部位,半月一个疗程,每药敷一个疗程。结果100例患者中,痊愈69例,显效64例,进步30例,无效17例。结论骨刺灵药外敷治疗骨质增生疗效显著。方中诸药合用可加强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 标签: 骨刺灵药袋 外敷 骨质增生
  • 简介:摘要社会发展至今,我们设计了一种便于携带引流的裤子,这种裤子适用于所有因下腹部、盆腔及泌尿系疾病而使用体外导尿管的患者,更适用于因膀胱造瘘需永久性尿流改道者,该裤子也可以避免意外拔管,方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也方便更换引流的操作。

  • 标签: 携带引流袋 裤子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术后囊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到2008年1月305例心脏起搏器患者的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囊感染3例,发生率是0.98%,均为老年女性,2例感染发生在起搏器术后2年。结论老年、女性、起搏器囊过浅、部位不合理、重复囊操作是本组患者囊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囊袋感染 预防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非PVC袋装输液使用前是否需要常规用消毒液消毒的客观依据。方法生物监测①实验组将50份袋装输液瓶口启封后不进行消毒直接抽取瓶内液体进行72小时细菌培养;对照组将50份袋装输液瓶口启封后用碘消毒液进行消毒后抽取瓶内液体进行72小时细菌培养。②实验组将输液口采用消毒与不消毒两种方法各60个,用无菌棉签蘸消毒后的无菌生理盐水涂抹口数次,放入无菌试管中,回实验室接种于平板,将培养皿至37℃恒温培养箱培养72小时,计算菌落数。结果实验①和实验②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细菌生长。结论非PVC袋装输液使用前可以不消毒。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空在宫颈癌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时体位固定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宫颈癌术后患者64例,按12分为A、B两组。A组21例行常规固定技术,B组43例行真空体位固定技术。A、B组均拍摄正侧位验证片,并每周拍摄验证片与初始验证片相比较。结果各组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A组左右方向x-±s=0.27±0.21cm,上下方向x-±s=0.23±0.20cm,前后方向x-±s=0.34±0.30cm。B组左右方向x-±s=0.18±0.16cm,上下方向x-±s=0.16±0.15cm,前后方向x-±s=0.16±0.17cm。统计显示二组在各个方向的误差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真空比常规体位固定发生的位移减少,能为宫颈癌术后精确放射治疗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真空袋 宫颈癌术后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剥脱联合凝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剥凝术;对照组采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节段性剥脱术。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0%,对照组仅仅为68.0%,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剥脱联合凝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效果优于传统术

  • 标签: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 点式剥脱 电凝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现有灵芝生产方法进行改进,发明了“盖面接种-通气诱导”法(CI-AI法),并对该法的实施条件进行优化。生产对比试验表明,和现有方法相比,CI-AI法可缩短菌丝满天数15d以上,缩短出菇期4d以上,提高制成功率25%以上,子实体产量提高39%以上,并且子实体产量的75%以上都集中在第1潮。此外,CI-AI法更加适合灵芝的工厂化生产,在食用菌生产中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灵芝 栽培 食用菌 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