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口腔溃疡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78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疼痛情况、护理依从性及口腔异味、软垢等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为(1.98±0.21)分,较对照组数据明显更低,P值小于0.05;观察组护理总依从概率为94.87%,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值小于0.05;观察组口腔异味、软垢缓解时间分别为(2.89±1.15)d、(3.21±1.68)d,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口腔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口腔溃疡患者中,效果较佳,可明显改善相关症状,缓解患者痛苦,提高其依从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头先露,且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从产妇临产规律宫缩宫口未开开始。根据产妇胎先露下降的高低和胎背位置,给予用手向上托起腹部行走、上下爬单层楼梯、垂直坐位、侧俯卧位、侧卧位弓箭步、支撑式前倾坐位或前倾式站位、手膝位等早期体位干预,并配合应用分娩辅助设施;对照组产妇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由体位配合常规产程护理。观察两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和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为86.0%(86/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73/100)。两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一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的第一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二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分娩产妇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三个时期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能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双盲随机数字法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地佐辛组(D组)和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组(FD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对应麻醉镇痛药物,观察各组患者全麻苏醒期间躁动、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及缓解情况等。结果3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平均体重以及麻醉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FD组0级躁动比例显著高于F组和D组(P<0.05);对1级以上躁动患者追加相应药物后均未出现过度镇静现象,但F组、D组分别有6例、3例患者镇静不足,均显著高于FD组(P<0.05)。D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F组和FD组。结论全麻苏醒期间使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镇痛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降低呼吸抑制、苏醒延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影响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足月妊娠头先露并无其它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在产妇开始规律宫缩但宫口尚未开口时对观察组进行早期体位干预,并与相关的分娩辅助设施配合使用帮助产妇分娩,而对照组则依据产妇个人的意愿采取自由体位并行常规产程护理,最后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中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调查分析。结果经对比分析后发现对照组产妇的正常顺产率远远低于观察组,而对照组产妇的疼痛率也比观察组产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早期采用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帮助产妇分娩有较大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妇的正常分娩率,并减轻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治疗配合护理对胆道结石患者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接受ERCP治疗的胆道结石患者5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后均接受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治疗有效率为100%;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8%,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达到46例,占92%。结论ERCP治疗配合护理可以提高胆道结石患者配合治疗依从性,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恢复的疗效。方法对36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间隙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训练前后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肛门括约肌收缩情况、尿意,自主排尿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训练后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肛门括约肌收缩情况、尿意和自主排尿明显好于训练前(p值<0.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间隙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可促使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氟比洛芬酯对胃癌手术患者血清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使用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不使用氟比洛芬酯组(B组),每组15例,在麻醉诱导前,拔管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IL-10和TNF-α。结果拔管后B组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可以降低胃癌手术患者的血清IL-10,TNF-α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硬膜外腔注射布比卡因或生理盐水对CSEA腰麻平面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18~6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五组。用腰硬联合阻滞配套针经L2-3间隙穿刺,腰麻药物为0.75%布比卡因。取该药液2ml,以0.05ml/s的速率注入蛛网膜下腔。待腰麻平面固定后,分别往硬膜外腔注入0.25%布比卡因10ml(Ⅰ组)、生理盐水10ml(Ⅱ组)、0.5%布比卡因5ml(Ⅲ组)、生理盐水5ml(Ⅳ组),Ⅴ组不注药。分别再次测定病人的感觉阻滞平面,并观察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Ⅰ~Ⅳ组病人硬膜外腔注液后,腰麻平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展,不同容量的布比卡因及生理盐水组间比较(Ⅰ组和Ⅲ组、Ⅱ组和Ⅳ组)有显著差异(P<0.01,P<0.05);相同容量的布比卡因组与生理盐水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至Ⅳ组阻滞平面均升高,且随时间延长,升高幅度越大,组间差异也越大。结论硬膜外腔注射布比卡因或生理盐水均可使腰麻平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渗漏效应和容量效应的双重影响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护理术中配合模式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膝关节镜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常规护理术中配合模式)和观察组(n=45,改良护理术中配合模式),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不同的护理配合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44%和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中实施改良型护理配合模式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的出血量,且能较为理想的减少该类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拉玛泽呼吸分娩法对初产妇各产程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率等的影响。方法选择阴道试产的初产妇320例,采用自愿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0例)在导乐陪伴分娩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配合拉玛泽呼吸分娩法,对照组(160例)仅按导乐陪伴分娩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各产程的时间、产时疼痛情况、产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产后早吸吮情况。结果观察组产时疼痛程度减轻,产程缩短,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降低,阴道自然分娩率增加,产后新生儿早吸吮成功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在导乐陪伴分娩的过程中实施穴位按摩配合拉玛泽呼吸分娩法能明显减轻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缩短产程的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量,提高新生儿早吸吮成功率,能促进自然分娩,有效地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点布比卡因切口局部浸润对腹腔镜附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附件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40例患者在麻醉后切皮前用3ml0.25%布比卡因进行全层浸润,B组40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患者清醒之前切口全层注射0.25%布比卡因。C组40例患者不用任何局麻药物。术后采用VAS分别记录镇痛效果。结果3组患者术后1小时、4小时及24小时VAS评分比较分别于A、B两组患者术后1小时、4小时及24小时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并进行VAS评分,比较评分结果。A组术后1小时VAS评分为(2.1±1.5)、4小时VAS评分为(1.7±1.3),均显著小于B、C组(P<0.05);术后24小时VAS评分为(0.6±1.1),与B组差异不明显(P>0.05)。A、B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VAS评分与C组差异不明显(P>0.05);A、B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C两组,且差异有统计许意义(P<0.05),A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两组,且差异有统计许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或术后患者清醒前用0.25%布比卡因局部浸润可以显著减轻剑突下切口术后疼痛,而另外三个切口因基本无痛,可以不行局部浸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实施吞咽功能训练配合非营养吮吸的方式及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9月—2018年4月早产儿。按照治疗分组,对照组采取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非营养吮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鼻胃管营养的平均时间、禁食平均时间、完全恢复经口进食的胎龄、住院的平均天数;治疗前后每分钟喂养量、营养指标;喂养不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较高,P<0.05;观察组鼻胃管营养的平均时间、禁食平均时间、完全恢复经口进食的胎龄、住院的平均天数更好,P<0.05;治疗前两组每分钟喂养量、营养指标接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分钟喂养量、营养指标改善的程度更大,P<0.05。观察组喂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非营养吮吸治疗早产儿的疗效好,可更好改善每分钟喂养量、营养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