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癫痫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是否与人体生物钟节律以及人体激素分泌的规律有关,需进一步探讨。癫痫发作有24小时节律性,主要决定于病灶起源定位。婴儿痉挛症,其痉挛发作多发生在觉醒状态和白天,时间主要集中在600-900,900-1200及1500-1800;局灶性癫痫发作,如颞叶癫痫发作集中于2100-900,额叶癫痫发作集中于2400-600,顶叶癫痫发作于600-900,枕叶癫痫发作于900-1200及1500-1800;痴笑性、失张力、肌阵挛性癫痫发作多发生在觉醒期或白天,而自动症及过度运动癫痫发作多发生在睡眠期或夜间。全面性癫痫发作,如强直发作和强直阵挛性发作多发生在睡眠期,失神癫痫多发作于清醒期,而其它全面性症状性发作类型多发生在觉醒期。机制与体内深部体温、褪黑激素及皮质醇分泌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享手术室的带教体会,以提高手术室的带教水平。让规培护士更快地投入到手术室工作中。方法提高手术室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保证带教的质量,给规培护士提供一个高质量的起步平台。有计划性的带教,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细节。多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双向考评。结果手术室带教水平有所提高。结论合理的带教计划,高素质的带教老师和互动式的带教方式,可以让规培护士减少对手术室的陌生感,提高她们的学习兴趣,更快地融入到手术室这个大家庭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的特点及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41例头晕患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结合Dix-Hallpike诱发试验及仰卧侧头位试验确诊为后半规管BPPV,并行手法复位治疗。结果后半规管BPPV中老年好发,Epley手法复位效果明显。结论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头变位性眼震试验能够确诊后半规管BPPV,Epley复位治疗后半规管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并讨论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的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等。方法采用常规切片HE染色结合免疫组化分析1例阑尾杯状细胞类癌。结果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背景,管壁增厚,增厚处可见形态、大小较一致的杯状细胞三五成群呈小巢状、腺泡或条索状从黏膜下层起向外浸润性生长,达浆膜层,周围脂肪组织可见粘液。可见神经及脉管侵犯。肿瘤侵及阑尾长度大于2cm。免疫组化CD56(散在+),Syn(灶+),CgA(-),CK(+),Ki-67(15%+)。结论阑尾杯状细胞类癌是一种在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上具有类癌和腺癌双向分化的低度恶性肿瘤,较经典类癌更具有侵袭性。Ki67阳性指数对肿瘤分级有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Mini-CEX在血液内科规培医师轮转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进行规培轮转的202名规培医师为研究对象,坚持随机平均分配原则,随机将101名规培医师分配至实验组,101名规培医师分配至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实验组于制定Mini-CEX评估量表后开展培训教学。对比两组带教效果,包括血液内科临床理论知识、骨髓穿刺术和Mini-CEX三个方面。结果实验组规培医师血液内科临床理论知识、骨髓穿刺术和Mini-CEX各指标结果均较理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CEX评估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血液内科轮转规培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176例明确诊断为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管结石症患者采用Epley法复位治疗,嵴帽结石症患者采用Semont法复位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76例患者经1次治疗后痊愈134例,有效26例,无效16例,2次治疗后痊愈149例,有效18例,无效9例,经过3次后痊愈161例,有效11例,无效4例。结论耳石症手法复位治疗,疗效明显,安全简单,是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首选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