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凉血散瘀汤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的120例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地塞米松乳膏和甘油止痒洗剂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凉血散瘀汤进行治疗,停止用药后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采用凉血散瘀汤治疗湿疹,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用药后随访1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散瘀汤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比较。方法选择100例住院病人,患者的静脉血和末梢血同时采集,测定血常规的结果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数据,对比分析静脉血和末梢血测得的血常规的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H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等8个参数,结果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不大,但采用静脉血检验有时更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血常规检验中采集末梢血和静脉血检测的效果。方法自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的健康体检者中选取80例充当试验对象,根据规程对其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采集和检验,通过对比两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几项指标验证样本的重复性与不同时点的检测情况。结果①研究显示,静脉血2次检验结果的重复性较接近,而末梢血2次检验差异性较大,重复性较静脉血略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0h比较,末梢血1h时的WBC、RBC等数值明显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血未见显著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采集静脉血行血常规检验,相比末梢血检测更利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常规检验中的末梢血与静脉血检验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2015年4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86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6例患者均实施静脉血、末梢血采集工作,综合对比2项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本研究86例患者的静脉血及末梢血检验结果对比可知,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水平不具明显差异外,末梢血检验组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TC)、血小板(PLC)、平均红细胞体积(HCV)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静脉血检验结果,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静脉血检验结果相对末梢血检验结果较稳定,且检验数值也较精确,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合理参考,值得综合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末梢血与静脉血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7年3月—2017年5月2000例血常规检验者,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n=1000)采用静脉血采血方法,对照组(n=1000)给予末梢血采血方法,对比两组受检者检验情况。结果对照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均低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末梢血和静脉血作为血常规检验血液样本,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相比之下,采用静脉采血方法进行检验,其实测值更为准确,且稳定性较高,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140例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期间需要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末梢血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血进行检验,分析对比两组的检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压积(HCT)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含量(Hb)、血小板(PLT)以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存在这明显的差异,静脉血检查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更具有优势,临床上应该优先选择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和血培养阳性时间(TTP)在区分血培养阳性是感染或污染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血培养阳性,同时又监测PCT的106份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PCT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有显著增高。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值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组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组比较有缩短,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PCT与TTP可作为血培养阳性结果是感染或污染的辅助判别指标,但PCT较TTP更具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疏血通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给药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52/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35/45),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疏血通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其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疏血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