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抑郁症患者首诊模式的选择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精神门诊就诊或精神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20例,对于确诊的每一位抑郁症患者展开深度访谈,同时借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其进行评分。我们根据患者的首次发病时间至首次就诊时间的长短将120例患者分为两个组,发病未超过3个月时间到精神科门诊就诊的46例患者组成了及时就诊组,发病超过3个月到精神科门诊就诊的74例患者组成非及时就诊组。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婚姻状况、就诊意愿、受教育程度、家族史、既往史、首次就诊医院、病耻感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首诊多选择非精神科,对患者就诊模式具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躯体症状、健康知识、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就诊意愿、家族史、既往史、病耻感、居住地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诊于眼科小儿抽动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首诊于眼科小儿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结果全部62例抽动障碍患儿经临床诊断确诊58例,诊断准确率为93.55%;其中皱眉眨眼44例,怂鼻32例,努嘴24例,结膜充血26例,视物模糊12例,学习困难14例,眼部不适23例,眼痒、眼痛12例,屈光不正11例,其他少数症状还包括畏光、眼干涩、异物感、睡眠障碍、翻白眼、斜视、耸肩等。结论异常眨眼是小儿抽动障碍的常见表现之一,容易被误诊为眼部疾病,因此临床检查过程中应进行全面评估,准确诊断小儿抽动障碍,减少出现漏诊、误诊现象。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首诊于眼科的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因眼部症状(复视、畏光、眼干眼涩、眼红、流泪、视力减弱等)行眼科相关检查的患者80例(128眼)为对象,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视神经病变5例(5眼)(6.25%),白内障29例(54眼)(36.25%),葡萄膜炎4例(6眼)(5.00%),视网膜病变23例(33眼)(28.75%),屈光不正7例(8眼)(8.75%),眼外肌麻痹5例(7眼)(6.25%),干眼症7例(15眼)(8.75%)。结论眼科工作者应重视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减少糖尿病漏诊情况,提升治疗的准确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首剂肝素剂量在血液灌流中对血小板的作用。方法以2016年3月19日至2017年5月26日我院66例血液灌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首剂肝素剂量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剂量为0.5~0.7mg/kg,观察组剂量为0.8~1.0mg/kg。观察两组血小板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小板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血小板>100×109/L概率对比性较强,P值小于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3.03%)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血液灌流中,首剂肝素剂量应选择标准剂量(0.8~1.0mg/kg),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血小板下降,降低危险事件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性高血压患者首剂应用降压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接收的8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将80名患者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采取全面综合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中首剂效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中首剂效应发生率为30%,实验组患者首剂效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率为92.5%;对照组中治疗依从率为67.5%,实验组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全面综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首剂效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凉山州彝族分裂症患者在患病之后的首诊方式进行了探究分析,并为相应解决策略的设立来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被本院门诊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350例彝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应用自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首诊方式调查问卷来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彝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诊方式分别为迷信、巫术等非正式机构、非精神科综合医院、精神科医院以及中医中药。结论凉山的彝族居民因为彝族文化以及经济、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首诊求异方式也要明显落后于其它地区,这也就需要加强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力度,并对彝族人的固有观念进行转变,从而为彝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生育二胎对首胎子女的心理影响,为有效纠正和减轻二胎首胎子女的不良的心理及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随机发放的大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200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胎子女愿意父母生育二胎的占57.0%,不愿意的占15.0%,还在考虑的占17.5%,不知道的占10.5%。女孩喜欢父母生育女孩占52.4%,生育男孩占38.1%;男孩喜欢父母生育女孩占52.6%,生育男孩占36.8%。父母生育二胎后首胎子女感觉幸福的占29.0%,感觉生活质量不高的占10.0%,感觉没有不同的占6.5%,不知道的占29.0%,感觉负担更重的占25.5%。结论很多独生子女排斥父母要二胎是不争的事实。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保山第一中学2016年新入学的初一、高一学生患龋病情况,为我校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预防中学生的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对该校初一、高一两个年级的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由保山武警医院有专科资职的牙科医生对每名学生进行牙病的检查评价患龋情况。结果共调查1516名学生,患龋病373名,患病率为24.60%,其中①初一学生体检614名,患龋病175名,患病率为28.50%;②高一学生体检902名,患龋病198名,患病率为21.95%,初一学生高于高一中学生(χ2=8.450,P<0.04);③女性学生体检873名,患龋236名,患病率为27.03%;男性学生体检643名,患龋病137名,患病率为21.31%,女生高于男生(χ2=6.546,P<0.01)。结论保山一中的中学生龋齿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初一学生,与往年相比呈上升趋势,应引起相关部门及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加强学生的龋齿病预防健康知识教育。
简介:求助者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在父母坚持下被迫上了一所三本院校,入学后发现学校各方面条件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差,宿舍同学都是外地的,没有共同语言。军训期间,因为玩手机被教官当众严厉批评,自尊心严重受损,哭着跑回宿舍。之后出现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睡眠不好,胃口不佳,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还萌生了退学的想法。无奈与父母沟通未果,转而求助辅导员劝说其父母同意退学。经过收集资料,排除了求助者患有精神病性或神经症性的可能,鉴定为新生适应不良,属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与求助者商定了阶段性的心理咨询目标,主要用合理情绪疗法予以咨询,经过4次咨询,来访者情绪稳定,同学关系好转,咨询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