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85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85例中缺铁性贫血23例(27.1%),地中海贫血19例(22.4%),急性失血性贫血18例(21.2%),慢性感染14例(16.5%),巨幼细胞性贫血11例(12.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MCV、MCH及MCHC水平降低幅度十分明显,差异显著性(P<0.05);慢性感染患者的MCV、MCH水平降低幅度十分明显,而MCHC、RDW水平增高幅度十分明显,差异显著性(P<0.05);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MCV、MCH及RDW水平增高幅度十分明显,差异显著性(P<0.05);急性失血性贫血各项指标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中应深入分析各项检测指标变化,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提高最终的诊断正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肝癌中MCT1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2002年-2009年间40例肝癌手术切除标本,对照组30例为正常肝组织。将肝癌标本和对照正常肝组织标本制成石蜡切片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不同病理级别及临床分级肝癌组织标本和对照标本MCT1的表达水平。结果肝癌标本中有MCT1高表达,且临床病理级别高的肝癌组中表达水平低于临床病理级别低的肝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中存在MCT1的高表达,且MCT1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程度密切相关。MCT1与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相关,表达水平高,更易复发,且生存期较短。
简介:摘要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分析仪是一种从凝血、血小板聚集、纤溶等动态监测凝血全过程的监测仪,1948年由Harter[1]发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应用于临床,首先用于肝移植手术,指导术中输血,效果良好。现已成为肝脏移植、心脏搭桥等围手术期监测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良,改良TEG(mTEG)可以排除肝素的影响,并增加了敏感性和重复性,使其应用更加广泛。由于mTEG能动态评估血小板与凝血级联反应相互作用,以及其他细胞成分(WBC、RBC等)对血浆因子活动的影响,从而全面地分析血液凝固及溶解的全过程,目前在冠心病抗栓治疗、评估血小板活性和抗血小板效果、以及筛查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抵抗、甚至分析介入术的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原因等方面有着新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临床用血统计意义,探讨解决临床用血紧缺问题的方法。方法调查本院2013-2015年的输血资料(包括血液成分及各血型用量、临床主要科室用血情况等)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输血总量逐年上升,但人均输血量有所下降;各血型用血量为O>A>B>AB型;血浆>悬浮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洗涤红细胞;自体输血量缓慢增加。结论医院不合理用血情况仍普遍存在;血液使用偏型;自体输血有待加强。输血科定期对医院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将结果反馈给医院和血站,将有利于医院加强临床用血管理、血站完善采供血计划。只有血站、医院、病人家属及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临床用血紧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