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特点,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巍山地区某所小学19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况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8%。结果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8%,其中男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6%,女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5.6%。在各个行为因子分的性别差异比较中交往不良,强迫性和多动呈显著差异(P<0.05)。在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相同因子差异比较中攻击性和违纪呈显著差异(P<0.05)。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儿童行为问题因子差异检验中,少数民族男童与非少数民族男童在体诉和攻击性上有显著差异,少数民族女童与非少数民族女童在社交退缩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男女儿童在年龄差异比较上无显著性(P>0.05)。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提示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群健康需求和公共卫生服务利用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527名60岁以上武陵山片区的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3.5%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占65.9%;23.0%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不好;两周就诊率44.%;93.5%的老年人能够遵从医嘱,但家属督促不可缺少。未利用卫生服务的原因主要是经济条件限制,62.2%的老年人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慢性病的防治是最需要的服务项目,其次是定期查体、上门服务、康复性服务、健康咨询等。不愿意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因除了经济原因外主要是认为没有必要和对社区卫生服务不了解。结论民族地区老年人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大、内容多,应针对老年人的不同特点,开展老年人需要且能够接受的公共卫生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民族地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健康宣教以及呼吸道护理等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1周后,两组患儿的FEV1%、PEF均有所提高,但研究组的提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老年肺炎在民族地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5月于我院收治100例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西医治疗,观察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上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后随访病人,了解两组复发或复感情况,观察组复发或复感7例,占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复发或复感的17例占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老年肺炎相比,中西医结合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老年肺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疾病转归速度,缩短治疗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减少了复发率或复感率,节约了医疗费用,且治疗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缺医少药的民族地区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免刷手消毒方法在新疆多民族地区手术室的适用性。方法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抽取参加手术的各民族医护人员100例,将其分为免刷手组50例和刷手组50例。手术人员在外科洗手后,均采用3M手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免刷手组采用规范的“六部洗手法”进行外科手消毒;刷手组采用无菌手刷蘸取消毒液刷手后在进行外科手消毒。两组人员手消毒后均用生物检测法进行手部采样送微生物室培养检测,并进行问卷调查,对外科手消毒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多民族地区免刷手消毒方法与刷手消毒方法手部细菌培养均获得同样的消毒效果,两组对照检查结果显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民族地区免刷手外科手消毒法的消毒效果可达到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规范》标准,且具有操作简便,节约成本,医护人员感受舒适等特点,在新疆多民族地区手术室推行免刷手消毒方法,经济适用,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川省遂宁地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发生现况及相关社会因素,为PSD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在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状况,采用社会心理因素、社会支持量表调查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结果363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其中检出PSD130例,PSD患病率为35.81%;其中,轻度抑郁78例,检出率为21.49%,中度抑郁40例,检出率为11.02%,重度抑郁12例,检出率为3.31%。老年PSD患者和脑卒中非抑郁患者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发现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家庭关系、健康状况、睡眠质量、脑卒中后社会支持得分在PSD患者与脑卒中非抑郁患者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老年脑卒中患者学历越高、个人平均月收入越高、家庭关系越差、健康状况越差、睡眠质量越低、社会支持程度越低,发生PSD的风险越高。结论四川省遂宁地区老年PSD患病率较高,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程度等社会因素对老年PSD的发生存在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抢救脑卒中的过程中应用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的临床效果,为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提供相关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82例脑卒中的患者作为此次探究性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人。对照组常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由三级护士构成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抢救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完成时间、接诊所用时间、专科治疗所用时间,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并统计两组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完成时间、接诊所用时间、专科治疗所用时间较短,致残率、死亡率较对照组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抢救脑卒中的过程中应用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能够明显缩短抢救时间,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更高,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应用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对其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进行医治的脑卒中患者126个,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63个。A组的患者采取传统的急救护理,B组的患者则成立急救护理小组对其进行护理,调查并统计两组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和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分别为3例和7例,B组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分别为1例和4例;经过对两组患者的调查发现,A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为81.67%;B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为为95.93%,大大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病人抢救中成立急救护理小组对其进行救治比起传统的急救护理更加有效,能够促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显著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如果能够大大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