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体征正常的新生儿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中和实验组,每组有新生儿60例。对于常规中的新生儿采用常规的筛查护理,而实验组新生儿则在常规的筛查方式上进行耳道护理,对两组新生儿进行初次筛查和二次筛查,对比两组新生儿在两次筛查中的通过率。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新生儿初次筛查的通过率为92.4%,常规组新生儿初次筛查的通过率为80.1%;在初次筛查中实验组新生儿的通过率要高于常规组新生儿的通过率(P<0.05);实验组新生儿在二次筛查中的通过率为100%,常规组新生儿在二次筛查中的通过率为76.5%,实验组新生儿二次筛查的通过率要明显高于常规组新生儿二次筛查的通过率(P<0.05)。结论新生儿耳道护理能够显著的提高新生儿在听力筛查中的通过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对新生儿感染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88例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感染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为44例,应用常规护理手段,综合组为44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分析,综合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新生儿感染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患儿的护理效果,避免患儿出现死亡情况,有助于患儿家属充分认可医护工作,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产科收治的80例监护病房新生儿,以护理方法的异同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听力筛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状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初筛通过率为82.5%,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新生儿的初筛通过率为65%,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77.5%,观察组的两项数值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的数值结果,两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决新生儿静脉采血方法存在的技术要求高、并发症多、易致患儿死亡等一系列技术问题,我院采用了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技术。方法于2012年选取出生年龄30分钟~28天、胎龄33~42周、平均体重2900克的100例新生儿进行手背静脉穿刺采血,采血量为2~5毫升,采用常规采血容器,选择患儿充盈的手背静脉进行消毒、采血。结果发现一次采血成功98例,一次成功率为98%,其中两例因血管太细针头滑脱和针头刺穿导致失败。结论经研究发现该法具有诸多优点,如穿刺难度小,易掌握,采血成本低,易操作,能有效降低对新生儿的负面影响。该技术实用性强。具有普遍性和推广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重症监护病极低体重新生儿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时间在2015年12月—2017年03月的重症监护极低体重16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给予其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新生儿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影响。结果新生儿经过护理之后,在重症监护室中极低体重新生儿恢复到出生体重的时间、体重增长以及平均住院天数都比对照组少,而其睡眠时间以及留置针的平均留置时间都比对照组多,组间存在差异性,即P<0.05,具有临床不均衡性。结论对于在重症监护室的极低体重新生儿而言,应用发展性照顾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升其生命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帮助新生儿更早的恢复正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对治疗新生儿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出现脑损伤的新生儿病人11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选择一组患儿进行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帮助治疗定义为探究组,选择另外一组存在脑损伤的新生儿但未进行神经学评分与治疗结合的患儿定义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治疗的成效。结果探究组患儿的脑组织恢复评分、恢复速度及机体反射的恢复用时都优于参照组,同时探究组患儿的治疗后残留问题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选择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辅助治疗出现脑损伤的新生儿,能够提高患儿脑功能恢复能力,缩短恢复用时,改善治疗后患儿生活质量,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新生儿的临床特点。方法本次研究中主要采取资料回顾方式对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共60例非糖尿病产妇生产的巨大儿作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为研究组。并同期选择60例正常体重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临床特征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娩前,研究组产妇的腰围要比对照组产妇的腰围大(P<0.05)。分娩以后,研究组的新生儿双顶径、腹围和股骨颈等指标的发生率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巨大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日常的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和相关检查等。因此,作为孕妇为了保障生产的顺利和新生儿的健康应当在怀孕期间做好相应的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