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4月于我院NICU就诊的1360例高危新生儿(出生48~72h),均接受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听力筛查,并对其筛查结果与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60例高危新生儿听力联合筛查初筛未通过率为7.5%(102/1360)、复筛未通过率为2.96%(34/1149),其中TEOAE筛查初筛未通过率为20.44%(278/1360)、复筛未通过率为6.53%(75/1149),AABR筛查初筛未通过率为18.75%(255/1360)、复筛未通过率为5.57%(64/1149)。新生儿听力损伤高危因素依次是听力障碍家族史、母孕期用耳毒性药物、2种以上高危因素、NICU住院≥5d、重度窒息、宫内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出生体重1500g以下。结论TEOAE与AABR联合筛查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可有效减少漏诊与误诊,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危孕妇的筛查管理及探讨,提高孕妇管理质量,只供参考所用,方法:对我在社区坐妇产科门诊100例高危孕妇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在社区建孕妇档案,所有孕妇分为绿色(正常),黄色(低风险),橙色(较高风险),红色(高风险),紫色(有传染性疾病)五种,便于妇产科医生及妇幼专干进行管理及随访。结果表明红色高危孕产妇剖宫产率83.33%,黄色、橙色高危孕妇剖宫产率57.8%,高危孕妇因素而导致剖宫产,其中瘢痕子宫,糖尿病所致巨大儿和羊水过少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所占比例偏高。结论:在产科门诊孕妇及时防治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得到转归的重要性,在产科门诊做到高危妊娠检出率、随访率、住院分娩率、降低病残儿出生率、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使高危孕妇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的必要性。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新生儿眼底筛查的高危新生儿记录进行分类,分析高危新生儿眼底疾病患病率,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及视网膜出血的临床分级,为新生儿眼底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生儿科病房住院早产儿和足月小于胎龄儿400例,应用直接检眼镜和眼底成像系统RetCam3进行初次筛查,并对初筛结果中有眼底疾病或视网膜未血管化的新生儿进行复筛随访。结果:受检者初筛发现眼底病变104例,其中ROP(视网膜病变)68例、RH(视网膜出血)32例、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4例。ROPⅠ、Ⅱ、Ⅲ区分别有3例、10例、55例,1、2、3期分别有48例、17例、3例,无4、5期病变,2例阈值病变,1例阈值前病变;RH中早产儿 21例,足月小于胎龄的1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胎龄、出生体重、超过5d吸氧史、新生儿输血和新生儿窒息”与视网膜病变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胎龄和新生儿窒息”是导致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102例完成随访者中,3例初筛为阈值或阈值前病变术后预后良好;1例复筛进展为ROPⅡ区3期plus需手术治疗;3例早产儿RH复筛为ROP 1期后病变自行退化;3例初筛为视网膜未血管化发展为ROP Ⅲ区1期后自然退行。结论:高危新生儿进行眼底疾病筛查和后续跟踪随访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高危新生儿的眼部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瘫高危儿行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对早期诊断和干预的作用。方法: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5月,选取脑瘫高危儿 80例,根据诊断方式分为 2组,经门诊发现的 40例为控制组,经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筛查的 40例为试验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相关资料,比较两个组别治疗有效疗程、年龄及家属满意率。结果:两个组别治疗有效疗程、治疗年龄及家属满意率对比发现试验组均明显优于控制组( P<0.05),有统计学价值。结论:脑瘫高危儿行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可及时发现和确诊,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开展脑康复治疗,且可缩短疗程,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颅脑超声联合眼底筛查对高危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取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高危儿14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颅脑超声联合眼底筛查,将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脑超声阳性均为室管膜下出血(囊肿);眼底筛查阳性均为视网膜出血。其中室管膜下出血(囊肿)28例(占20.00%),视网膜出血26例(占18.57%),颅内出血合并眼底出血15例(占10.71%),单纯颅内出血13例(占9.29%),单纯眼底出血11例(占7.86%)。结论:颅内出血与眼底出血间存在一定关联,颅脑超声联合眼底筛查对高危儿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提高检出率,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危产妇产时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选取的 80例高危产妇,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预见性护理)。通过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用时、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产科护理满意度比较,判断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结果:除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外( P> 0.05),其他观察指标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高危产妇产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产后出血预防,产程时间缩短,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结局,降低高危产妇分娩风险,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护理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近几年,宫颈癌的发展趋势逐渐偏向年轻化而且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宫颈癌虽然是恶性肿瘤,但是其前期历程漫长。从病变发展到恶性,至少有5-10年的潜伏时间。所以,只要定时体检,是可以预防癌变的。那么如何进行宫颈癌筛查呢?临床上以HPV和TCT检查较为常见。本篇文章的目的是探究高危型HPV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进行这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为选取184名患宫颈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组,分别进行高危型HPV检查、TCT检查、以及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查。分别将检查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的结果是相比较于单独的高危型HPV和TCT检查,二者联合筛查更加准确,因二者进行联合,使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提高,检查数据结果更加准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在宫颈癌进行筛查中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筛查,降低漏诊率,预防病发和病亡的可能,这种联合方法适用于临床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社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时,探讨LDCT检测、TCT检测及LDCT联合TCT检测的价值。方法:针对2020年9月18日-2021年3月18日招募的2162例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共筛查出患者50例,筛查方式均选择LDCT检测和TCT检测,并以后续病理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针对LDCT检测结果、TCT检测结果及LDCT联合TCT检测结果三组数据的准确度进行评价。结果:2162例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中,经最终病理确诊患者有50例,经LDCT检测检出患者45例,经TCT检测检出患者39例,经联合检测检出患者48例,LDCT联合TCT检测的检出率、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性指标更高。结论:LDCT联合TCT检测能有效检出肺癌患者,且其敏感度、特异性和检出率均与最终确诊结果保持高度一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脑卒中筛查高危患者干预的价值体会。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社区中72例脑卒中筛查高危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观察组,一组为实施常规社区服务的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6例,对比两组脑卒中发病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服务模式下的发病率,观察组为16.66%,对照组为36.11%,观察组明显更佳,(P<0.05)。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服务满意度,观察组为97.22%,对照组为80.5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筛查高危患者来说,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干预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病率,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