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住院新生儿1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护理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处理。对比2组新生儿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新生儿均有皮肤感染、脐带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护理不良事件,其中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期间存在一些危险因素,来自于新生儿自身、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等方面,积极分析这些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同时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护理防控工作开展的效果。方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本院作为新冠肺炎疑似 定点收治医院,承担对本市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收治和转诊任务。对比分析新冠肺炎疑似 定点收治医院护理防控工作开展前、后隔离病区护士对防控知识掌握情况,疑似病例收治情况及护理满意评分情况。结果:护理防控工作开展隔离病区护士对防控知识掌握评分与护理防控工作开展后相比明显更低( P<0.05); 在 2020 年 1 月 23 日到 2020 年 4 月 30 日 新冠疫情期间,本院隔离病房收治新冠疑似病例、隔离病例共58例,确诊病例 0例;医院内护理防控工作开展到位,院内未发生 1起及以上医务人员、收治病例感染新冠肺炎事件,实现 “零感染”目标; 58例疑似病例及隔离病例对护理的满意 评分达到(97.3±1.3)分,包括 34例满分评价,收治病例对隔离病房内护理工作的开展整体满意。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护理防控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高隔离病区护士对防控知识掌握情况,保障医护人员与收治相关病例的安全性,该护理防控方法受到患者的认同与肯定,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实施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对策,并分析实施效果。方法 疫情期间门诊输液室通过启动一系列防护措施,包括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小组、制定相关政策、强化护理人员培训、保证环境卫生、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防护知识,并保护患者及家属安全,避免新冠肺炎的发生。结果 防护对策落实后,护理人员各维度负性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本次研究期间,我院门诊注射室共接收患者3127例,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均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通过在门诊输液室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护理人员因疫情而出现的不良情绪,同时能够有效保护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安全,遏制新冠肺炎的发生及发展。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对策,并分析实施效果。方法 疫情期间门诊输液室通过启动一系列防护措施,包括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小组、制定相关政策、强化护理人员培训、保证环境卫生、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防护知识,并保护患者及家属安全,避免新冠肺炎的发生。结果 防护对策落实后,护理人员各维度负性情绪评分均显著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本次研究期间,我院门诊注射室共接收患者3127例,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均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通过在门诊输液室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护理人员因疫情而出现的不良情绪,同时能够有效保护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安全,遏制新冠肺炎的发生及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预防交叉感染护理效果。方法:实验选择22例本院定点收治医院中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验,而时间段为2020年7月至2020年9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本次实验中的22例患者无1例感染,且对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比较熟悉,能够自觉控制交叉感染,而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变化比较显著,护理以后改善明显,数值区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成果能够得知,针对定点收治医院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实施预防交叉感染护理,能够让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加,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让病情得到控制,另外还有助于舒缓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隔离配合度,应在之后的隔离中应用和实践。
简介:摘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网底”[1],是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基层医院普通存在诊断技术水平低、院感防控体系不健全、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分区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伴随疫情防控基于战时状态发展为常态化,夯实基层医院疫情防控能力,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以基层医院为核心,分析基层医院疫情防控存在的困境,提出加强医共体建设,建立院感质控体系,通过专家帮扶、培训指导、督导指导等措施,提升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合理配备和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医疗协作,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高双向转诊效率等应对策略,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联合抗疫、各司其职的疫情防控战略格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