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40岁及以上高龄患者复苏周期和新鲜周期移植D3卵裂期胚胎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选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移植的患者,女方年龄≥40岁,按照是否新鲜移植分为复苏组(118移植周期)和新鲜组(120移植周期),两组患者均在我院行第一移植周期,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基础资料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间女方平均年龄(42.59±2.30岁& 42.51±2.25岁)、BMI指数(22.87±3.08 & 22.89±4.85)、AMH水平(2.00±1.54 & 2.11±1.56)以及平均不孕年限(4.67±4.09年 & 4.48±3.79年)等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移植胚胎数(1.95±0.22枚 & 1.91±0.32枚),移植日内膜厚度(1.95±0.22 & 1.91±0.32)、临床妊娠率(33.90% & 30.00%)、胚胎种植率(17.39% & 18.34%)、多胎率(22.50% & 16.67%)及早期流产率(30.00% & 33.33%)等临床指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D3卵裂期胚胎移植而言,年龄≥40岁的患者无论是新鲜周期移植还是复苏周期移植具有相近的临床妊娠结局,提示高龄患者移植经过冷冻后卵裂期胚胎并不会影响临床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前放疗短周期、长周期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短周期组与长周期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随访情况、保肛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短周期组保肛率为86.67%,长周期组保肛率为83.33%,两组患者在保肛率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短周期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0.00%、10.00%,长周期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3.33%、16.67%,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在反射性直肠炎、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发生率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短周期与长周期在保肛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基本一致,短周期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手术治疗,不过仍然有部分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临床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关键词直肠癌;短周期;长周期;放疗中图分类号R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78-0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与降调节后人工周期在玻璃化冻融囊胚移植(FET)周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取于本院辅助生殖中心行FET且首次囊胚移植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其内膜准备方案不同,分为NC组(n=37)与G-HRT组(n=37),NC组进行自然周期内膜准备,G-HRT组进行降调节后人工周期内膜准备,两组均为单囊胚移植,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结果:NC组与G-HRT组的内膜转化日的内膜厚度及A型子宫内膜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G-HRT组比NC组的临床妊娠率更高(P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并分析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治疗的133例妇女28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自然周期组94个周期,临床妊娠数12例,临床妊娠率12.77%;促排卵周期组193个周期,临床妊娠数26例,临床妊娠率13.47%。促排卵周期组临床妊娠率虽高于自然周期组,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次宫腔内人工授精累积妊娠率可达28.36%(38/134),但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周期成功率并没有随着次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周期妊娠率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周期并没有改善临床妊娠率,如果3个周期人工授精并没有妊娠,建议尽早转试管婴儿助孕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 2015.01至 2019.10间 22例经我院诊治的甲状腺未分化癌( ATC)的声像图表现,并复习文献,总结 ATC声像图特征。结果: 22例 ATC超声表现:肿块最大径 0.78cm-9.2cm,统计值( 4.88±2.11) cm,实性,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内回声不均匀,形态水平位,边缘不规则,多无晕环、包膜且后方回声无增强,常侵犯或突破甲状腺包膜,多伴粗大、点状钙化及囊变,部分内可见条索样回声,血流较丰富,高阻力指数( RI>0.70), ACR TIRADS分类 TR5,常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少数侵犯周边组织。结论: ATC发病率低,侵袭性强,预后差,超声有一定的特征表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 FNA)可便于早确诊,两者结合可助临床早干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的干细胞特性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胎牛血清及淋巴细胞分离液等,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去分化后的干细胞特性及潜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第5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与去分化1d成肝细胞诱导分化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向骨细胞诱导分化后,转化为了典型的骨细胞形态。经PCR检测发现,两者的表达相似。样本H浓度46.80ng/μL、总量0.81μg、A260/A280为1.75、RIN为8.49%、28S/18S为2.59%。结论去分化后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保留细胞形态,维持干细胞标记物表达水平,与未经处理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其增值能力更强。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周期疗法联合西药人工周期治疗轻、中度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宫腔镜下确诊为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88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2组均行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予补佳乐联合地屈孕酮序贯治疗(人工周期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中药周期疗法.观察2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月经量的恢复情况、中医证候的改善程度、B超监测下子宫内膜形态厚度的变化及宫腔镜下宫腔粘连评分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髙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程度、IUA评分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增厚程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周期疗法联合西药人工周期治疗轻、中度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人工周期疗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简介: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收集拔除的无龋坏、无牙周疾病的健康前磨牙及第三磨牙,获得牙髓,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Humandentalpulpcells,hDPCs),扩增后取第4代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用于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hDPCs在含2%胎牛血清(Fetalbovineserum,FBS)的aMEM培养基中加入10^-8mol/L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培养,对照组单纯使用含2%FBS的aMEM培养基培养。在细胞培养第1、3、5天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培养的第1、5、10天分别进行AIP染色及ALP定量分析检测细胞分化情况:细胞培养第10天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钙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细胞增殖活性检测显示,实验组培养第3天及第5天可见hDPCs增殖活性得到显著抑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AIP染色及定量测定:培养10d后,地塞米松实验组AL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茜素红染色结果:培养10d后两组细胞茜素红染色均为阳性。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钙化结节形成.但是实验组钙化结节形成数量较多。结论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可以成功体外培养hDPCs。10^-8mol/L地塞米松可显著抑制hDPCs的增殖活性,提高hDPCs的ALP活性及矿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