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将围绕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选入样本共计80例,均来自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对比实验原理需求将所有人员均分两组(电脑随机分配),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热敏灸治疗(观察组),整理记录相关指标数据,并应用SSPS系统完成数据分析验捡,观察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P值均显示﹤0.05,有可比性。结论:原发性痛经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敏灸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热敏灸治疗 原发性痛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非热觉热敏穴施灸与透热觉热敏穴施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为热敏灸治疗KOA选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60例KOA患者,在膝关节周围按热敏灸操作步骤探查出热敏穴,分为非热觉热敏穴组(治疗组) 和透热觉热敏穴组(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饱和消敏灸量,连续治疗6 d 为1个疗程,总共4个疗程,治疗前、后应用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总疗程后膝关节疼痛、膝关节肿胀、膝关节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非热觉热敏穴和透热觉热敏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均有效,其中非热觉热敏穴组疗效优于透热觉热敏穴组。

  • 标签: 热敏穴 膝骨性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颈椎病热敏灸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出本科室的120例颈椎病病患,按照不同护理治疗方法把他们分成温针灸组与热敏灸组,两组病患都是60例,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热敏灸组给予热敏灸治疗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温针灸组的总有效率是81.7%,热敏灸组是93.3%,热敏灸组比温针灸组高,对比差异较显著(P<0.05);对比温针灸组与热敏灸组病患治疗后的颈肩部疼痛与症状功能评分,热敏灸组的颈肩部疼痛评分比温针灸组低,症状功能评分比温针灸组高,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颈椎病热敏灸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够明显缓解颈肩部疼痛,且可提升症状功能评分,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行。

  • 标签: 颈椎病 热敏灸 温针灸 护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周围性面瘫过程中使用热敏灸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现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针刺治疗的对照组面瘫患者40例和接受热敏灸治疗的实验组患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采用热敏灸进行治疗的实验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远超过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热敏灸法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热敏灸 周围性面瘫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热敏灸联合基础治疗对面瘫患者面部神经的影响。方法:样本来源:本院,研究对象:面瘫患者(2021年6月~2023年12月),数量:100名,分组法则:数字盲选法。对照组(n=50):基础治疗;观察组(n=50):热敏灸+基础治疗。对比两组面部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面部神经功能在I-Ⅲ级为47例,占比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37例(74.00%)(P<0.05)。结论:面瘫患者应用热敏灸联合基础治疗,可促进其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面瘫 基础治疗 热敏灸 面部神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观察热敏灸治疗 肺胀(肺肾气虚型) 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 n1 ) 、热敏组 ( n2 ) 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热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敏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 、 CRP 、住院时间及肺功能 的变化。 结果 : 对照组及热敏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7 3 . 33 % 、 93. 33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治疗后热敏组 CRP 值由 38.621 ± 44.230 下降至 22.103 ± 11.540 ( P <0.05 ) ;对照组 CRP 值由 37.621 ± 40.562 下降至 26.276 ± 22.921 ( P <0.05 ) ;热敏组平均住院时间为 10.55±2.05 天,对照组 11.93±2.88 天( P <0.05 ) ,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热敏灸治疗能明显 缓解肺胀(肺肾气虚型) 患者的病情, 缩短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 推广 运用。

  • 标签: [ ] 热敏灸 肺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热敏灸联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唐县中医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4例风寒湿痹证CS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颈部关节活动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8.72%。治疗后,两组患者颈部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提高,VAS评分和NDI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及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刺–热敏灸联合疗法治疗风寒湿痹证CSR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疼痛指数,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颈部关节活动度和颈椎功能障碍。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 热敏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采用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盆腔炎症患者。参照组实施中药灌肠药物治疗。治疗组中药灌肠联合热敏灸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7%比参照组的85%要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不存在较大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热敏灸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缓解症状,达到通经活络、祛湿散热的作用,消除盆腔炎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热敏灸 慢性盆腔炎 中药灌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配合穴位热敏灸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髋关节滑膜炎患儿72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在推拿手法治疗同时结合热敏灸疗。结果所有患儿治疗时间最短1天,最长14天,平均6.2天;治愈64例,好转8例,有效率为100%。结论推拿配合穴位热敏灸治疗小儿髋关节滑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髋关节滑膜炎 手法 热敏灸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对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溪、合谷等热敏腧穴进行艾灸治疗,2次/d,疗程为7d;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0~15min滴完,2次/d,疗程为7d,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第2、3、6、7天患者肢体肿胀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d后,两组减轻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相当;治疗4d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7d后,观察组肿胀治疗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肿胀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术后肿胀 腧穴热敏灸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由于塑料桶等软塑料袋输液进人医院应用,因此更多的医生需要采用感温纸印刷输液标签,在给医院的护士进行加药检查时,护士工作者也需要把患者的床号、名称、药名、浓度、用量等记录到输液瓶上,加药结束时签写好加药的日期和加药人姓名,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写错要纠正,可以使用热敏纸涂改液消除笔迹。

  • 标签: 热敏纸涂改液 输液瓶上笔迹 修改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热敏灸联合中药热熨治疗Pilon骨折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36例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8例。对照组予以20%甘露醇静滴,治疗组采用热敏灸联合中药热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在踝关节肿胀周径、疼痛指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的关节肿胀周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消肿时间、总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结论 Pilon骨折患者应用热敏灸联合中药热熨治疗,有效缓解肢体肿胀与疼痛,缩短治疗时间,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热敏灸 中药热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热敏灸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两组均遵循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常规针刺进行治疗,每周五次,三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组热敏灸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每周一次,三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胃部喜暖、喜按、食少纳呆等症状评分、中医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明显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及频率,适应现代人工作及生活节奏,减少患者痛苦,增加患者耐受性。

  • 标签: 热敏灸  穴位埋线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敏灸中医护理技术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收集60例病例,随机分为热敏灸组和温和灸组,每组各30例,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调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热敏灸组总有效率93.5%,温和灸组总有效率72.8%,热敏灸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温和灸组。结论:热敏灸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经济负担小、无创伤、患者依从性高,有望大规模推广应用。

  • 标签: 热敏灸 周围性面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