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磁共振诊断,分析研究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得准确率为90.24%。MRI成像特点,边界较为清晰,病灶呈现类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平扫信号以T1WⅠ为主,病灶内坏死处为低信号,出血部位为高信号;T2WⅠ为不均匀高信号,坏死部位显示较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组织得到明显强化,坏死组织无明显强化。结论原发性肝癌的磁共振诊断准确率高,能够充分反映肝癌病灶的相关特征,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应用诊断急性期脑梗死诊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头颅CT、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基础上进行DWI和MRA联合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结果13例超急性期脑梗死和41例急性脑梗死,DWI上均可显示相应部位脑实质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在MRA中,8例正常,46例发现血管异常,表现为动脉闭塞、狭窄和硬化,其中12例表现为主支血管及其分支重度狭窄或闭塞,32例表现为脑血管局限性轻中度狭窄、分支稀疏,呈枯枝状,并伴有主血管粗细不均匀及狭窄。结论联合应用DWI和MRA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出早期脑梗死范围及供血动脉血管情况,为脑梗死的分型、早期溶栓及介入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评价资料。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普通磁共振检查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出本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52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与普通磁共振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出良性病变14例,恶性病变30例,诊断符合率为84.6%;普通磁共振检查检出良性病变9例,恶性病变27例,诊断符合率为69.2%;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普通磁共振检查,对比差异显著(P<0.05)。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普通磁共振检查,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普通磁共振检查相比,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可明显提升诊断符合率,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袖撕裂使用磁共振平扫(MRI)与磁共振关节造影(MRA)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42例肩关节损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进行了核磁共振平扫,对其进行磁共振关节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结果磁共振平扫的诊断的敏感度为73.81%、准确性为64.29%、特异性为100%;磁共振关节造影为95.24%、88.10%、100%,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敏感性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特异性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肩袖撕裂临床中使用磁共振平扫和磁共振关节造影均具有比较高的特异性,但是敏感的和准确性为磁共振关节造影较高,因此临床中可以选择后者作为诊断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应用诊断急性期脑梗死诊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头颅CT、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基础上进行DWI和MRA联合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结果13例超急性期脑梗死和41例急性脑梗死,DWI上均可显示相应部位脑实质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在MRA中,8例正常,46例发现血管异常,表现为动脉闭塞、狭窄和硬化,其中12例表现为主支血管及其分支重度狭窄或闭塞,32例表现为脑血管局限性轻中度狭窄、分支稀疏,呈枯枝状,并伴有主血管粗细不均匀及狭窄。结论联合应用DWI和MRA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出早期脑梗死范围及供血动脉血管情况,为脑梗死的分型、早期溶栓及介入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评价资料。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关节造影(MRA)与常规磁共振平扫(MRI)在肩袖撕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肩袖撕裂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应用常规MRI及MRA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MRA的敏感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5.8%、88.5%,均显著高于MRI检查的70.8%、65.4%(P<0.05),两组特异度均为10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MRI及MRA检查对于肩袖撕裂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MRA检查的敏感性及准确率更高,但属于有创检查,可先实施常规MRI平扫并配合MRA进行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局部复发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间我院收取的48例肺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联合化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CR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年生存率70.83%明显高于对照组54.17%,,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局部复发近期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局部的控制率、耐受良好,对延长生存的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水平的意义尤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对核磁共振诊断颞颌关节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到2018年1月接收的92例184侧颞颌关节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92侧。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的颞颌关节间隙、关节盘和关节腔积液影像学图像的显示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关节间隙总体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关节盘和关节腔积液影像学图像的显示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无法清晰显示,而观察组则可清晰显示,差异显著(P<0.05)。结论核磁共振显像和螺旋CT对于颞颌关节重建的关节间隙影像的情况近似,而在关节盘和关节腔积液方面的显像优势显著,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2日至2017年1月22日我院收治的7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对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其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结果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于>5cm的肿瘤,采用MRI和CT对诊断病灶内的空泡、空洞及细支气管征无差异,对于肺癌周围型特征如棘突征、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的对比也无差异,P>0.05;对于3-5cm和<3cm的肿瘤,采用MRI和CT对诊断病灶内的空泡、空洞及细支气管征差异显著,对于肺癌周围型特征如棘突征、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且CT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MRI。采用MRI诊断胸膜、胸壁、胸椎及纵膈淋巴结浸润者明显要高于CT诊断结果,对比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对周围型肺癌有很好的诊断价值,能够弥补CT检查的不足,对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均能提供重要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50例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所有肝癌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测量患者的病变区域,以及正常的肝组织的扩散敏感系数值。结果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后,所有患者的肝癌病灶都呈现为高信号,测量肝癌病灶的97个区域的扩散敏感系数值,结果显示为(0.10-1.13)×10-3mm2/s,明显低于正常肝脏的扩散敏感系数值。结论利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肝癌患者的肝癌病灶,具有检出率高的特点,在肝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值得各医院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