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在麻醉深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7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50例,分别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常规方法进行麻醉深度检测并指导麻醉管理。结果观察组术中MAP变异指数、HR变异指数、丙泊酚用量、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呼吸循环紊乱、苏醒延迟、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检测麻醉深度指导麻醉管理,可提高麻醉管理质量,使患者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TCC模型在眼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ORTCC模型对2015年度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各环节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结果ORTCC模型的精细化管理应用于眼科病房管理中,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均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结论运用精细化管理的ORTCC模型,促进了各环节以严格执行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细节管理,全面提高了眼科病房管理质量水平,充分调动了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不仅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还不断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平与质量,实现了护理科学化、专业化,并为逐步迈向国际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了临床、教学、科研“三驾马车”的稳步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医综合护理对肺功能和生活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中医综合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采取西医综合性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护理,包括中药辨证论治、针灸治疗、饮食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证侯积分,以用力呼气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Barthel生活指数作为评价肺功能、生活指数的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证侯积分,包括咳嗽、气促、发热、咳痰、肺部湿罗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FVC、FEV1、Barthel生活指数提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可缓解老年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改善肺功能和提高生活指数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癌细胞凋亡指数(AI)、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糖蛋白(PgP)几项指标在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作用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05年至2010年我院的80例乳腺癌患者石蜡包埋病理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乳腺癌细胞凋亡指数(AI)及PCNA、PgP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特征为,染色质在细胞核上,颜色棕黄,部分凋亡细胞核会缩小,核膜处于完整状态。此次研究中有7例没有出现凋亡,73例有不同程度凋亡,凋亡率是91.2%。此次研究中共出现了54例凋亡指数介于0到0.21的病例,其中有4例淋巴结转移;还有26例的凋亡指数介于0.25到0.57,其中有三例属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是78.6%。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7%。结论肿瘤发病和细胞凋亡、增殖有直接联系,PCNA蛋白表达和组织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紧密,PgP在乳腺癌组织存在表达,该指标和患者生存期有关系,因此可以将AI、PCNA、PgP作为乳腺癌预后诊断指标。
简介:目的: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152例单胎妊娠孕妇.按孕前BMI分为A组(〈18.5kg/m^2,39例)、B组(18.5-23.9kg/m2,2808例)、C组(24.0-27.9kg/m2,246例)和D组(≥28.0kg/m2,59例1.比较各组GDM发生率,并分析孕24周前及整个孕期孕妇的体重增长对GDM发病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3152例孕妇中发生GDM者共216例,A、B、C、D这4组的GDM发生率分别为5.12%、6.52%、9.34%、13.55%,B组与D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中,孕24周前体重增长≤6kg者与体质量增长〉6kg者的GDM发生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随访到分娩的GDM患者共111例,均为A、B组.A组1例,B组110例。B组按整个孕期体重增加量分为B1组(增加〈12kg)、B2组(增加12~16kg)和B3组(增加〉16kg),发现其子痂前期发生率、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均随体重增长而增加;3个亚组间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结论:孕前肥胖(BMI≥28kg/m2)和孕24周前体重快速增长是GDM发生的重要因素.而控制GDM患者的孕期体重增长在一定范围内.可能会降低母婴并发症。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三组模型的特点,探讨海水及其成份对肺直接损伤机制,为治疗提供研究平台。方法为了排除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等因素对海水直接肺损伤机理研究的影响,随机选择普通级健康杂种犬18只分为三组(n=6),即全肺海水灌注组(A组),右肺海水灌注组(R组),有隔叶海水灌注组即海水直接肺损伤组(D组);对比观察三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酸碱及电解质等指标变化、肺组织细胞学改变。结果A组、R组PaO2、PaCO2、PH、AB、BE、Vt、RR值与D组组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R组各时段PaO2、PaCO2、PH、AB、BE、Vt、RR值与海水灌注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D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酸碱及电解质等指标与海水灌注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模型海水灌注区肺组织损伤均明显。4小时内海水末灌注区肺组织形态学结构无异常发现。结论三组模型海水灌注区肺组织均发生损伤性改变;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的发生及其严重性与海水灌注区范围呈正相关;D组模型在排除了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等因素的作用后肺损伤明显。因此,海水淹溺后海水可导致直接肺损伤,是海水淹溺后急性肺损伤的原发性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乌龙丹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血清IL-1β、IL-6、IL-8、TNF–α的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乌龙丹高、中、低剂量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给药。观察各组关节关节炎指数积分及关节肿胀率情况;并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IL-8、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乌龙丹各剂量组关节炎指数积分及关节肿胀率均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且具有显著性差异;乌龙丹各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较,血清IL-1β、IL-6、IL-8、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乌龙丹中剂量组改善最为显著。结论乌龙丹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缓解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炎指数积分及关节肿胀率;有效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时血清IL-1β、IL-6、IL-8、TNF–α。
简介:目的:建立近似自然感染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体外感染细胞模型.方法:将含10%HCVRNA阳性血清的接种液和HepG2细胞在37℃、5%CO2条件下共同孵育24h,再加含新生牛血清、地塞米松、胰岛素及硫酸亚铁的维持培养液,置32℃、5%CO2条件下培养,以后每3~4d传代一次,定期收集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应用RT-nested-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进行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检测.结果:RT-nested-PCR法检测发现在接种病毒后第4~16天的细胞标本中可检测到HCVRNA正链,接种病毒后第4~24天的细胞标本则可检测到HCVRNA副链.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病毒蛋白(NS3)能在第4天检出.结论:HCV体外感染HepG2细胞模型的建立,可望用于HCV吸附肝细胞机制研究及疫苗中和试验.
简介:目的探讨Bcl-2反义核酸治疗Burkitt's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将不含EB病毒的人类BL的细胞株-CA46移植到BAB/C裸鼠体内,受用体内体外交替传代的方式,建立BL裸鼠模型。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反义治疗(A组),无义对照(B组)和空白对照(C组)三个组,每组5只,A组注射Bcl-2反义核酸,B组注射无义寡核苷酸,C组不注射任何制剂;治疗剂量为5mg/kg/d,给药方式为瘤内局部注射,每天注射一次,连续给药15天。结果A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其中一只裸鼠的肿瘤消失,其余4只的瘤块明显小于B组和C组,A组对C组的肿瘤抑制率为89.5%;A组对B组的肿瘤抑制率为83.3%。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而B组对C组的抑制率为36.9%,与前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Bcl-2反义核酸对具有Bcl-2反义核酸对具有Bcl-2高表达的Burkitt's淋巴瘤具有明显的疗效。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炎性因子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选出40例分为A组,收治的单纯抑郁患者中抽选40例分为B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40例分为C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分为D组,对四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结果C组在FPG、HbA1c、hsC-RP、IL-2、HOMA-IR较其它组明显升高(p<0.05),在ISI、IGF-1上明显降低(p<0.05),通过多元逐步分析显示,hsC-RP、IGF-1是影响HAMD评分的因素,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是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会导致患者炎性反应和IR更为严重,同时hsC-RP使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与PRI指数变化。方法抽选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79人,其中男70人,女9人,单左35踝,单右36踝,8人为双侧踝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软骨损伤按Outerbridge软骨损伤分级标准评定的I级及II级患者,共计87踝,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基于常规保守治疗同时与入院当日即出院当日再予以玻璃酸钠2.0ml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PRI指数(疼痛分级指数,PainRatingIndex)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PRI指数下降较多,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