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治疗切换点时间窗。方法将收治的150例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对照组应用肺部感染完全控制作为时间窗。观察组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作为切换的时间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PaCO2,心率以及PH值无明显变化,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主要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但是在重新插管率方面不存在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导致的严重呼吸衰竭可采用拉斯哥昏迷评分作为时间窗,将早期拔管更改为无创通气,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升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持续负压吸引装置+水胶体敷料应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管理,弥补了常规护理方法的不足,减少常规护理方法导致的皮肤刺激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6月CCU收治的每日大便失禁次数3次以上,需要应用造口袋收集粪水的58例失禁患者。采用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造口袋连接中心负压吸引及冲洗装置,及时清理粪便,减少粪便与皮肤的接触。结果通过持续负压抽吸及冲洗,及时清理粪便,减少粪便与皮肤的接触,从而减少粪便中的消化酶、胆盐等对皮肤的刺激,减少了肛周皮肤的损伤。结论持续负压吸引装置+水胶体敷料应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及减轻皮肤刺激,减轻患者痛苦,明显降低护理工作量和护理成本。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 ,共纳入研究对象 250 例,均为 进入 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 250例脑室出血 患者, 根据放置脑室引流管先后排序,采用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25例。 对照组在 手术后将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于病人床栏上, 观察 组将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于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过度率 2.4% 、引流不畅率 1.6% 、非计划拔管率 0.8% 均低于对照组引流过度率 12.0% 、引流不畅率 13.6% 、非计划拔管率 15.2% ,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观察组操作人次 129 次、操作时间( 3.25±0.42 ) min 均低于对照组操作人次 163 次、操作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用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24小时尿液采集中的效果。方法(1)将164例肝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塑料桶留取,观察组采用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留取,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2)将82例采用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留尿患者的尿液取样20ml后,把尿液倒进塑料桶中,静止10分钟后重新摇匀再取20ml尿样,将两管尿液同时送检验科做尿铜检测。观察组为使用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中取的尿样,对照组为普通塑料桶取的尿样,对比两次尿铜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铜的准确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用于肝豆患者留取24小时尿液采集应用方便、检测准确,比普通塑料桶留取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归分析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共1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二尖瓣装置分为保留组(62例)和未保留组(58例)。对比术后3个月2组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功能指标。结果保留组3个月后心功能分级与未保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心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3个月后保留组LVEF高于未保留组(P<0.05),LVEDD和LVESD均低于未保留组(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中保留二尖瓣装置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效果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Ilizarov外固定装置进行关节牵张成形治疗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可行性。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46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Ilizarov外固定装置进行关节牵张成形治疗,最后总结所得结果。结果比对术前术后的AOS评分、关节活动度和踝关节间隙,后者优于前者,数据比对判定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术前、术后的健康评分,后者高于前者,数据比对判定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应用Ilizarov外固定装置进行关节牵张成形治疗,可以使关节融合和关节置换时间缩短,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