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接受治疗性血细胞分离采集患者给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术期的护理指导和干预,观察并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例(95.00%)明显高于护理前64例(80.00%),护理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3例(3.75%)明显低于护理前10例(12.5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治疗性血细胞分离患者,采取围术期的护理指导和干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治疗性 血细胞分离采集技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采集方式开展细菌检验的质量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的1567例接受细菌检验的病例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试验组804例和对照组763例,实验组使用规范的采集、运送和检验反馈,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检验护理方式,对两组检验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共有优良结果610例,占75.9%,合格182例,占22.6%,不合格12例,占1.5%,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8.51%。对照组有优良结果286例,占37.5%,合格413例,占54.1%,不合格64例,占8.4%,临床检验合格率是91.6%。两组合格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为细菌检验患者提供规范的标准的采集、运送和处理方式,能够提升细菌检验质量,临床准确率有所提升,因此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菌检验质量 不同标本采集方法 医院检验
  • 简介:摘要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与人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随着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饮水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那么作为检测机构如何保证监测水样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除了对试验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更应该关注水样采集及运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确保为社会和委托单位提供真实严谨的检测结果,保证全民饮水安全。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样品采集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出体检采血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以便有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外出体检的人次当中所有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于相关表现和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计调查外出体检的人次为10256次,存在有血液标本不合格87份,其具体表现为血量不足,存在有凝血、溶血和标识不清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采集和运送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结论在外出体检采血的时候,需要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体检知识培训工作,对于采集和运送环节不断地加以规范,以便于提高血液标本运送和采集的质量,提供无偿献血血液的指标。

  • 标签: 外出体检 采集不合格 血液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共计120名,将该120名体检人员的血液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采血部位采取的血液以及不同时间送检的血液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不同采集部位检验结果的差异,正常送检时间和一小时后送检所得检验结果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采集的部位、送检的时间等都有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的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保证从采血到送检整个流程的规范化和系统化,降低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

  • 标签: 血液 生化检验 采血部位 送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本采集处理质量控制在临床生化检验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检验科接受临床生化检验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标本采集处理和质量控制和常规标本管理,比较两组标本的时效性评分、重现性评分、误差值以及显著异常的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检验样本时效性评分90.4±1.2分,重现性评分90.6±1.7分,误差值评分91.3±1.8分,显著异常2例;对照组检验样本时效性评分81.7±1.3分,重现性评分80.9±1.4分,误差值评分82.6±1.5分,显著异常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采集处理和质量控制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标本采集处理 质量控制 临床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RI同时多层采集技术(SMS)在膝关节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本院实施膝关节检查的受检者45作为研究对象,所有采检者均进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及S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对比分析两种序列图像信噪比评分、图像质量定性评分。结果在矢状位T1WI、冠状位PDWI-FS、失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像脂肪抑制评分中,S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图像信噪比明显低于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P<0.05);两种序列扫描均可清晰的显示膝关节软骨、韧带、骨纹理、半月板、伪影等解剖图像,在失状位质子密度加权像脂肪抑制序列软骨评分中,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SMS快速自旋回波序列扫描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膝关节扫描中应用MRI同时多层采集技术,具有高清成象、快速扫描的优势,且不会影响到图像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MRI 多层采集技术 膝关节扫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在住院患者感染监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80例研究对象选自我院接收的住院患者,将其依据检测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后者则以前者为基础采用微生物检验方式监控感染状况,观察两组患者感染状况。结果在感染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是10%,同对照组的47.5%相比低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微生物检测方法应用于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监控中,可有效避免感染现象的发生,控制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领域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 标签: 感染监控 住院患者 微生物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娩出的足月新生儿40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试验组200例。对照组在进行血片采集时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观察两组血片采集情况。结果实施后,试验组采血1次成功率及血片采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足跟红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质量,减少患儿痛苦。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 PDCA循环管理模式 血片采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中实施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对骨科外来器械植入物的监控效果。方法采用随访统计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室在2015年01月~2015年12月未实施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前(对照组)以及2016年01月~2016年12月实施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后(观察组)两个阶段的骨科外来器械植入物器械清洗情况以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的器械清洗达标率(9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清洗达标率(95.83%),且观察组在器械供给及时度、回收及时度、包装质量、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对比的结果差异显著(P<0.01),均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骨科外来器械植入物管理工作中应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路径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器械清洗的达标率,优化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医院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因此,应该给予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岗位管理 绩效考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生物检验用于住院患者感染监控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根据单双数球抽签的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微生物检验对院内感染监控)各35例住院患者,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感染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37.1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住院患者而言,在对其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后对感染情况进行微生物检验监控,能有效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住院患者 感染监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对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前后预防DVT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前后护士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认知情况比较,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后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前后护士预防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措施实施情况比较住院患者DVT预防措施总落实率由45.6%升至93.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可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基础,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预防DVT护理措施落实率和护士认知水平,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 深静脉血栓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对微生物检验准确性的干预作用。方法根据我院的2415例标本来进行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应用我院规范化标本采集流程,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使用标准化检验技术,规范流程操作,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2544份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30.2%,对照组是33.8%,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标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大便标本和肺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13.8%、11.1%、25.1%,对照组是7.6%、7.0%、9.1%,观察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阳性率是19.7%,对照组是16.6%(P<0.05)。结论规范标本采集方案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标本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监控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240件物品和工作人员12名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措施,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240件物品和工作人员12名为观察组,实施质量监控措施,对比两组监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物品使用安全性、消毒质量、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质量监控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了不合格率,提高了物品使用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工作 质量监控措施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pulmonaryneoplasms)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四维显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肺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50例。A组应用6时相检测方法(A组患者中«50岁以及大于50岁的患者各为25例),B组应用10时相检测方法(B组患者中«50岁以及大于50岁的患者各为2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应的心理疗养措施,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A、B两组患者的PET/CT四维显像的临床效果和疗养效果。结果年龄小于50岁患者的A组显像成功率年龄小于50岁患者的B组显像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50岁的A组患者显像成功率大于50岁的B组患者显像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采集时相多要比采集时相少的成功率高,A组采集方法适合不同的年龄段,B组采集方法适合小于50岁年龄段的人群;两组患者的疗养效果均较为显著。结论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PET/CT有不同的研究价值。

  • 标签: 不同年龄 不同采集时相 肺部肿瘤 PET/CT四维显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采取按摩联合贴敷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方法进行系统探析。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儿科诊治的104例腹泻患儿纳入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每组52例。对比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及护理,探究组则采取中医按摩和中药贴敷治疗,配合相应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通过治疗及护理后,探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比组的80.8%,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治疗中采取按摩和中药敷贴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按摩 贴敷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MRI诊断和鉴别颅内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颅内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以CT和MRI进行检查,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表现,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MRI诊断鉴别颅内肿瘤的检出率、准确率及诊断效能。结果58例患者中,幕上肿瘤37例,占63.79%,幕下肿瘤21例,占36.21%。CT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2.28%(57/58),MRI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58/5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7.59%(45/58),MRI定性诊断准确率为100%(58/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均能较好地定位颅内肿瘤病灶,但MRI定性准确率更高,对肿瘤性质的鉴别优于CT,更具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颅内肿瘤 CT MRI 诊断 鉴别
  • 简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提高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科技人才,是当前高校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 标签: 大学生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频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在诊断定位癫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9月本院接诊的癫痫病患90例,对所有入选者都施以视频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检查。综合分析90例病患两种方法检查的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本组90例病患的视频脑电图检测痫性放电检出率为86.67%,比常规脑电图检测的55.56%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通过视频脑电图检测发现的痫样放电同步监测到有临床发作情况的病患有39例,明显比常规脑电图检查的10例多,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和常规脑电图相比,视频脑电图在诊断和定位癫痫中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诊断 视频脑电图 定位 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