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干梗死诊断使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30例脑干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为患者提供头颅CT、MRI、BAEP检查,对三种检查方式的阳性率进行分析。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BAEP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此次研究中,BAEP检测的阳性率为83.33%,MRI检测的阳性率为56.67%,CT检测的阳性率为46.67%,BAEP阳性率要比其他两项检测方式高,三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Ⅲ波及Ⅴ波潜伏期(PL),Ⅰ~Ⅲ波及Ⅲ~Ⅴ波峰间潜伏期(IPL)延长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能够应用于脑干梗死患者的检查,其敏感性高,为早期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信息,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应用于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干损伤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取正常普通护理;研究组施行护理及相关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满意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压疮、消化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脑干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与痊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干损伤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脑干损伤患者52例,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对症护理可以有效地解除或缓和疼痛。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经过对脑干损伤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各项身体功能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改善,39例显效,11例有效,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同时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都较短。结论开展有效及时的护理能够很好地促进脑干损伤患者疾病的康复,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肌电图检查应用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80例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来分析研究,有20例疑诊L4,5椎间盘突出,有60例疑诊外周神经病变,为这些患者提供肌电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腰骶神经根性病变疑诊患者有18例符合,符合率是90.0%,2例因周围神经嵌压误诊,漏诊率10.0%。60例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疑诊患者有55例符合,符合率是91.7%,5例神经根病变筛查出,占8.3%。结论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肌电图检查,可为明确疾病类型提供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病变引发急腹症的CT诊断,提高血管病变原发病灶的诊断,增加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从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胆囊炎患者100例,将100例确诊为急腹症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急腹症患者进行CT检查,在检查后观察引起急腹症的原因,总结分析CT检查结果。结果表1结果显示,在经临床初步诊断中,其中40例急性炎症;9例消化道穿孔;肠梗阻12例;肠套叠6例;胆管结石7例;泌尿系结石12例;外伤10例;血管病变4例;随后经多排螺旋CT检查后,40例急性炎症;9例消化道穿孔;肠梗阻10例;肠套叠5例;胆管结石7例;泌尿系结石11例;外伤10例;血管病变8例,尤其是血管病变的患者中,4例(4.00%)增加到8例(8.00%),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各种急腹症CT检查后,清晰显露患者全身情况,对血管病变导致急腹症提供有力证据,并在经CT检查后可给予医生提供正确的诊断进行治疗,增加治疗疗效。
简介:目的:研究肾上腺手术标本的组织学类型和病理诊断的主要问题.方法:收集本科1980~2002年间全部肾上腺手术标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0)内分泌肿瘤组织学分类(1999)标准进行病理分析.结果:肾上腺病变共1166例,其中肿瘤913例(78.3%),非肿瘤性病变253例(21.7%).肿瘤中良性881例(96.5%),恶性32例(3.5%).占良性肿瘤前三位的依次是肾上腺皮质腺瘤634例(72.0%)、嗜铬细胞瘤196例(22.2%)和髓性脂肪瘤30例(3.4%);恶性肿瘤32例中肾上腺皮质癌22例(68.8%),恶性嗜铬细胞瘤5例(15.6%).非肿瘤性病变中肾上腺皮质增生206例(81.4%),皮质萎缩13例(5.1%);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7例(2.8%).肾上腺髓质增生8例(3.2%).结论:①肾上腺病变占送检标本的032%,其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②肾上腺皮质病变的主要组织学类型为皮质腺瘤和皮质增生.③髓质病变中93.8%为嗜铬细胞瘤.④肾上腺间质病变以髓性脂肪瘤最常见.⑤肾上腺恶性肿瘤非常少见,主要为皮质癌.因此,外科病理中的主要问题是皮质腺瘤与皮质结节状增生的鉴别,皮质癌的诊断应参照Weiss组织学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腹外疝术后疼痛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外疝手术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取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后,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比对照组的要高,且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外疝术后疼痛的患者,采取疼痛护理所取得的护理效果较好,不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还使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对纵隔髓外造血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减少临床误诊的发生。方法通过检索国内文献报告的纵隔髓外造血病例,荟萃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文献共筛选出纵隔髓外造血个案报道论文23篇,加上本院治疗1例共计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21~62岁,平均44.3岁;有贫血相关记录者25例,2例无贫血,合并有贫血病史者23例(88.46%);脾脏肿大11例,脾切除4例;有临床症状记录者12例(46%),胸痛6例,乏力4例;病灶为多发者20例(76.9%),多发病灶发生于脊柱两侧者16例(80%);所有病灶均位于后纵隔。手术切除后确诊者17例(65%),穿刺活检确诊者8例,通过贫血病史结合CT表现临床诊断者1例。结论纵隔髓外造血是良性改变。好发于中年贫血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且大部分患者无症状。病灶位于后纵隔,好多发,并常在纵隔两侧同时出现。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诊断与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合并贫血者通过输血治疗纠正贫血可减少复发风险。该病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局部及全身性危险因素、临床症状、眼底表现、视野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治疗前后的视力等。结果40.6%的患眼视力提高,54.9%视力稳定,4.5%视力恶化。视力开始提高的天数平均为13天。结论典型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发病年龄在45岁以上,具有高血压、糖尿病、高粘血症或心、脑血管疾病,出现突然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发现视盘水肿淡白,伴有动脉缩窄,视野呈现连盲点的半侧性缺损,FFA早期视乳头表现为弱荧光,晚期增强。经综合治疗,患者的视力、视野有一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