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讨论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孕产妇 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的影响。 方法: 随机从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孕产妇中随机选择 120 例参与临床研究。根据产科护理的不同方式,将 120 例孕产妇平均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 n=60 例)和研究组( n=60 例)。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孕产妇采用全程接受学校健康教育,分别记录两组孕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比较其 分娩方式及喂养方式。 结果: 研究组围产期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 95.00%,自然分娩率为 91.67%,母乳喂养率为 80.00%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意义鲜明, P < 0.05 。 结论: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使孕产妇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围产期相关健康知识,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母乳喂养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推广或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自媒体开创孕妇学校新模式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改变惠山区人民医院孕妇学校原有的现场授课方式,利用自媒体平台助产士网络义诊公众号和看点直播公众号进行线上线下同时授课,对照组2019年传统孕妇学校授课模式,实验组2020年现场授课并直播抢答互动领礼物、录播、公众号图文视频、公众号线上回答孕产知识的多元化健康教育孕妇学校新模式。比较两组孕妇学校模式受益人群满意度、授课知识知晓率和依从性。结果:2020年受益人次达18392人次,两组参课人数、依从性、满意度、孕产期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自媒体时代孕妇学校新模式具有创新意义,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孕产妇有较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学校-社区-医院紧密联合型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在健康教育学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在2007级护理本科生健康教育学实践教学中,实施校内实训、社区实践、医院见习三阶段教学法,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了解教学效果。结果学生对教学总体安排、课程内容安排、校内实训及社区实践的满意度都达到95%以上。85.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健康教育能力,80.2%认为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81.1%认为提高了分析思考能力,79.3%认为提高了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31.5%认为提高了创新和科研能力。结论学校-社区-医院联合型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完善护理教学方法,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Kano模式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神经科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治疗的颅内动脉瘤者选取100例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Kano模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P<0.05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Kano模式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线上孕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对产妇知识掌握及产后母乳喂养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月~12月间在本院产科产检及分娩的产妇群体为分析对象,在其中各随机抽取未接受门诊线上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干预、接受健康教育干预产妇各10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从两组孕产妇自护能力及关于自然分娩及母乳喂养情况分析线上孕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项目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产后母乳喂养例数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线上孕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对于保障孕产妇分娩质量有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学生口腔卫生清洁情况及患龋病情况。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本校随机选取600名学生,检查其口腔卫生情况并邀请其填写口腔卫生清洁习惯调查报告。根据龋病检查结果将600名学生分组,之后进一步整理并比对每组学生的口腔卫生清洁习惯。结果:600名学生中,患龋病学生270例,未患龋病学生330例,两组年龄,性别无差异(P>0.05)。龋病组学生的口腔问卷清洁调查评分、每日刷牙次数、每日刷牙时间均低于无龋病组学生,P<0.05。龋病组学生日常刷牙时使用含氟牙膏人数低于无龋病组学生,经常吃零食及喝碳酸饮料但不及时刷牙的学生数量高于无龋病组学生,P<0.05。结论:学生患龋病占比较大,且患龋病学生存在诸多不健康的口腔清洁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