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比较2种不同卧位预防早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采用Braden评分表对伴有意识或运动功能障碍的卧床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将评分≤12分的2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采用仰卧位身体向左或右倾斜20~30°与仰卧位交替的方法翻身,对照组采用900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的方法翻身,探讨2种卧位预防早期压疮的效果。结果观察组97例预防早期压疮有效,有效率达95.09%。对照组86例有效,有效率为85.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仰卧位身体向左或右倾斜20~30°与仰卧位交替的方法翻身,较90°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翻身预防早期压疮明显有效。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卧位对清洁灌肠次数的影响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7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需要清洁灌肠的病人80例,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卧位,病人取左侧卧位,灌入灌肠液后,以同样的体位保留5min~10min,然后自行排便。实验组采用改良卧位,即病人先取左侧卧位,将臀部抬高10cm,每次灌入灌肠液后,取屈膝抬臀卧位,稍后再取右侧卧位,共保留灌肠液5min~10min,然后自行排便。[结果]改良卧位清洁灌肠达到肠道清洁效果的灌肠次数较传统体位次数少。[结论]清洁灌肠时改良卧位方法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予卧位调节干预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6例单胎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产妇均给予硬膜外分娩镇痛及产科常规处理,其中观察组产妇均给予卧位调节干预,对照组产妇均行个体舒适卧位分娩,不作卧位调节干预。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统计两组产妇胎方位自主纠正情况及胎儿胎方位在不同时期枕横位比例,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 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阴道顺产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胎方位自主纠正率(枕前位、枕横位)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1%,产妇宫开8~10cm、宫口全开时枕横位比例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论舒适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2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6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另60例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有效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术后早期高坡卧位雾化吸入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因颈椎病接受前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50例,即:0°仰卧位组、30°仰卧位组和60°仰卧位组。为所有患者实施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雾化吸入前后末梢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咳痰量。结果:三组术后VAS疼痛评分、雾化吸入后末梢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及雾化吸入后2h咳痰量对比有差异(P<0.05),60°仰卧位组好于其他两组,而30°仰卧位组好于0°仰卧位组。三组雾化吸入前末梢血氧饱和度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高坡卧位雾化吸入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有一定促进意义。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患者进行高血压三项的卧立位采血实验依从性差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方法:(1)调查患者高血压三项的卧立位采血实验依从性差的原因,制定对策整改。(2)对不熟悉抽血流程的护理人员进行培训。(3)护士加强宣教。(4)营造安静的抽血环境,降低环境因素对抽血的影响。⑤实验期间病人集中在一个房间,同房间的患者互相提醒。(5)合理安排抽血时间,家属提醒需要抽血的患者。结果:进行质量改善后,患者依从性显著提高。结论:通过此项质量改善项目活动,采取修订完善操作流程及方法,提高高血压三项卧、立位采血实验的依从性,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准确诊断疾病,医生能够针对性用药,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简介:目的观察逐级半卧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近期临床症状的影响,探讨该干预措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入住某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且发病12~24h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发病12~24h内即给予逐级45°半卧位干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前3d绝对平卧位休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心功能指标以及舒适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早期相关心功能指标及临床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后前3d腰酸背痛、排尿困难、焦虑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级半卧位干预是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在不影响患者心功能的情况下缓解其部分不适症状.
简介:目的改良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的体位安置方法,确保患者的手术体位安全,节省安置体位耗时及总计手术时间,减轻护理工作量。方法选择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某院行交感神经切断手术治疗的42例手汗症患者按手术登记号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传统方法90°侧卧;B组采用改良的30°~45°半卧位,观察两组患者体位安置所需时间、总计手术时间、患者术后舒适度、手术野暴露情况。结果B组患者体位安置时间、总计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医生对两组患者的手术野暴露情况均满意。结论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使用改良半卧位,安置方法省时、省力,总计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野暴露完全,并且半卧位更趋于生理功能位,实施以来取得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