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临床血液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对象均为本院接受血液检验患者,总计例数为600例,入组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统计患者血液检验样本不合格情况,并分析引发原因,同时制定预防措施。结果 本次研究中,46例标本判定为不合格,不合格率为7.67%(46/600)。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证实,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因素、采集因素、储存因素和检验因素。结论 临床血液检查中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样本合格性影响最为突出,检验人员未严格按照要求采集样本、样本保存不当、存储方式不当或是检验中存在不当操作,均于影响结果准确性,实际工作中,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预防,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值得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溶血标本发生原因,以及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2月~2024年3月的40例健康人最为观察对象,空腹状态下抽取4ml血液标本,且分为两份,分别置入干燥试管内,其中一管离心处理后取未溶血血清待检,另一管在-40℃冰箱中保存后再进行离心处理,取溶血血清待检,最后检验肝功能指标,并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未溶血血清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水平较溶血血清组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未溶血血清组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较溶血血清组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有着很大影响,为保证检验准确性,应把控检验各环节,避免发生溶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剂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方法:将我院100例肋骨骨折患者予以选取,时段限制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将其随机做规范分组处理(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剂量扫描,观察组实施低剂量CT扫描;将两组图像质量、容积CT剂量指数和诊断准确率加以观察和比较。结果:(1)与对照组图像质量相比,观察组图像质量稍高,但两组数据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2)与对照组容积CT剂量相比,观察组容积CT剂量较低(P<0.05),但两组诊断准确率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与常规剂量扫描方式相比,对肋骨骨折患者实施低剂量CT扫描更具效果及优势,可获得高质量图像并降低辐射剂量。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在 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时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我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血液标本计 1000 例,分析其中不合格样本及造成样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其影响因素制定应对措施。结果:该 1000 例样本中,共计出现不合格样本 84 例,不合格率为 8.4% ,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包括药物原因、患者原因、标本处理不当、血液放置时间过长、抗凝管使用不当、血液量不足、饮食不当、送检时间过长等。结论:影响血液生化检验标本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多,为此必须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以提高血液检验分析的质量,为后期诊疗工作的开展给以可靠的依据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临床血液检验过程中应用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的准确性差异。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82例2020年4月-2021年4月接诊的全身感染症状及发热患者血液样本进行,所选样本均接受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其中,接受直接细菌鉴定的记为参照组,接受药敏试验的记为研究组,将不同方案下的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 两种检验方案准确性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于检验用时的对比上,参照组明显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在临床血液检验过程中,应用直接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均能对样本做出较为准确的检验,因此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直接细菌鉴定的用时更短。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肝胆疾病临床检查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于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并参照病理诊断结果评估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 高频超声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敏感性为91.54%,特异性为82.75%,准确性为89.00%,且诊断结果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高频超声应用到肝胆疾病的检查与诊断中,可进一步提升疾病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助疾病及早发现,并指导临床治疗方向,有效改善疾病预后。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骨盆骨折术中护理配合措施对患者术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骨盆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骨盆复位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骨盆复位优良率为95.6%(43/45),对照组骨盆复位优良率为80.6%(25/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