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检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CIN)中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RNA(TGF-β1RNA)表达水平,探讨CIN局部微环境变化,为郎格汉斯细胞(LCs)诱导的外周免疫耐受寻求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5例CIN组织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IL-10和TGF-β1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IN组织IL-10和TGF-β1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CINⅡ-Ⅲ级组IL-10和TGF-β1RNA表达水平高于CINI级组,二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N局部微环境中IL-10及TGF-β1高表达可能是外周免疫耐受的重要标志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川西地区妇女HPV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川西地区2000例有性生活史妇女进行宫颈癌HPV筛查,将其中HPV阳性且宫颈外观不光滑或肥大、质硬以及年龄30岁以上宫颈外观光滑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并将HPV亚型类型与其宫颈病理检查结果相结合分析。结果宫颈CINII及以上病变组中,HPV-18型比例最高,占55%,HPV-16型和HPV-非16/18型分别占21.67%和23.33%;在宫颈CINI及炎性病变组中,HPV-非16/18型占83.33%,HPV-18型占16.67%。结论HPV-18型和HPV-16型是宫颈病变的高危因素,且HPV-18是高级别宫颈病变中最常见的HPV亚型,可作为重点监测。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消化道出血(65%)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梭形细胞型35例(67%),上皮样细胞型7例(13%),混合型10例(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94%、CD3479%、SMA48%、desmin44%、S-100蛋白9.6%;良性9例(17%),交界性20例(38%),恶性23例(44%);CD117、CD34在良性、交界性、恶性间质瘤中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高;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有确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诊断明确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外加中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和感觉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及运动纤维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外加中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情。
简介:目的:总结肩关节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的临床特点和磁共振(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具有肩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症状并排除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维持性血透(MHD)患者12例为症状组,无症状MHD患者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年龄、透析时间、β2微球蛋白(β2-M).MRI检查双侧肩关节,测量岗上肌肌腱与肩胛下肌肌腱厚度,观察骨质破坏情况.结果:症状组年龄、透析时间、血清β2-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组岗上肌肌腱和肩胛下肌肌腱增厚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症状组MRI检查阳性100%,对照组25%;症状组7例骨质破坏,对照组发现1例轻微骨质破坏.结论:年龄大、透析时间长的患者更易表现出DRA临床症状,症状轻重与关节受损程度有关.MRI可有效发现DRA的征象,无症状者的肩关节也有MRI阳性发现,提示MRI对DRA的早期诊断有肯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unt-Hess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和治疗时机。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8例高分级颅内动脉瘤患者(Hunt-HessⅣ-Ⅴ级),采用蓝紫双色球法将其分成两组各1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治疗(发病至手术时间<72h),对照组采用延期治疗(发病至手术时间≥72h),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意识状态和治疗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6.25±0.78)分与对照组的(6.17±0.91)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GCS评分(10.08±1.27)分高于对照组的(9.14±1.36)分(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85.71%)高于对照组(57.14%)(P<0.05);观察组脑积水、破裂再出血发生率(21.43%、14.29%)与对照组(28.57%、21.4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7.14%)、脑血管痉挛发生率(21.43%)低于对照组(35.71%)、(50.00%)(P<0.05)。结论:采用早期介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意识复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颈测量联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IGFBP-I)对预测足月妊娠分娩发动的价值。方法:经阴道超声检测150例妊娠37—42周、未临产、胎膜完整的孕妇的宫颈长度,同时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宫颈分泌物IGEBP-I测定。结果:两种方法的预测值无显著差异,联合预测分娩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单独应用超声、IGEBP-I高。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分娩预测的准确率,且不依赖临床,对于指导临床进行必要的产科处理具有实际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舒尼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ISIWedofScience,CNKICochraneLibrary,EMbase,万方数据库,CBMdisc等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所有入选的文献当中,舒尼替尼单用或联合化疗药物/靶向药物治疗晚期NSCLC能提高客观缓解率,且无进展疾病的生存时间及生存时间中位数较未使用舒尼替尼组长。结论舒尼替尼单用或联合其它药物治疗NSCLC的疗效有一定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非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途中供氧设施的合理选择。方法将120例ICU需院内转运的非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转运时采用便携式氧气筒供氧,对照组采用传统氧气袋供氧,观察使用两种供氧设施转运途中氧气的流量变化及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结果便携式氧气筒氧流量较氧气袋释放更加平稳;使用便携式氧气筒的患者血氧饱和度(93.9vs.89.2)、呼吸频率(23vs.24)、心率(90vs.97)均优于使用氧气袋护送患者,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U非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途中使用便携式氧气筒,能保证有效供氧,从而提高ICU非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的院内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胃淋巴瘤(Primarygastrointestinallymphomas,PGL)患者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215例PGL患者病理特征和临床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X2检验、对数线性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及LifeTable生存分析。结果患者1年、3年及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7.8%、57.3%和53.4%。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病理类型、IPI评分、临床分期、LDH水平、肿瘤直径和治疗方式与PGL预后相关。进一步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IPI评分、治疗方式和年龄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各治疗组中,化疗联合放疗组预后最好。结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IPI评分、治疗方式和年龄为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化疗联合放疗应作为PGL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血管瘤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肝血管瘤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聚桂醇注射液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管瘤直径较治疗前显著减小,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1%,对照组83.9%,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为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6%,对照组51.6%,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患儿临床不良反应,预后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2月~2015年8月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实验,实验组患者接受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以及传统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死亡率、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对比实验组总术后自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效率相较于传统栓塞疗法显著升高,且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提升,复发率显著降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