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心脏电复是心血管领域中较常见的一种急救措施,其迅速、安全终止各种快速心律失常的特性是药物治疗所难以替代的。它可以给患者带来第2次生命,但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一定的损伤。本文46例患者选自1997年1月~2000年1月成功除颤患者,根据心电图ST段变化进行观察,探讨电复与心肌损伤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46例电复成功者中,男24例,女

  • 标签: 心脏电复律 心肌损伤 心电图
  • 简介:本文总结1992年4月~1996年6月应用紧急心电抢救严重快速异位心律失常27例。体会:心搏骤停中室颤/室扑是紧急电复的绝对适应症,且是最有效的紧急治疗措施。应用越早,成功越大。电功率选择与电极板放置恰当、与心肺复苏并用、合理应用有关药物等均可提高电复成功率。如药物和其他疗法无效而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室上速也应行紧急电复。笔者还谈及电复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 标签: 电复律 快速异位心律失常
  • 简介:中医认为,生藕性寒,有通气利水,养胃生津,疏导关窍之功效,对于防治高血压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张嘴叩齿、摇头晃脑等小动作对降低血压预防中风也有很好的效果。

  • 标签: 中风 防治 低血压预防 养胃生津 摇头晃脑 高血压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既往有甲亢病史5年,阵发性房颤间歇服用胺碘酮一年.于2002年8月19日因精神悲伤,突然意识丧失,晕倒在地,口唇发绀小便失禁,5min后送入我院急救中心,心电图示: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前、后反复电除颤10次,恢复窦性心律,频发房早,间歇短阵房颤,T波倒置,Q-T间期440~480ms,为防止再次室颤,于2002年9月7日安置单腔起博复除颤器(ICD),测R波幅度5.7mV,感知灵敏度0.5mV,电极阻抗420Ω,程控诱发室速室颤感知11秒,20J放电一次转复成功,术后半年平稳.于2003年4月~8月间,自感间断4次电击感,ICD程控资料显示:快速房扑,超过设定心率上限频率,误放电(5~10J)4次,均终止.后程控打开,增加QRS宽度识别,减少抗心动过速起博次数,增加放电能量,调整为8、16、20、30、30J能级,同时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5mg/d)控制心室率,至今未再放电.

  • 标签: 复律除颤器 单腔起搏 反复 2002年 放电 突然意识丧失
  • 简介:编辑部医生:我服用CholestOff来降低胆固醇已经有几年了,我想知道这种保健品对像我这样曾经患过乳腺癌的人有没有长期的副作用?

  • 标签: 低胆固醇 服用 安全 胶囊 编辑部 副作用
  • 简介:患者男性,56岁。因心悸、胸闷半年,加重半月入院。临床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查体:一般情况尚好,血压150/95mmHg,心界向左扩大,呈抬举搏动,心率750:/分,齐。心电图(图略)示:窦性心律,P波顺序出现,P—P间距相等,奇数的R波其P—R间期0.18s,偶数的R波宽大畸形,其前有“8”波,P—R间期0.06s。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间歇生预激综合征呈“二联”。

  • 标签: 间歇性预激综合征 二联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临床诊断
  • 简介:患者男,52岁。劳累后疲乏、无力、心悸、眩晕1年,加重1月。平时有室性早搏(PVS),曾用利多卡因、普罗帕酮、丹参注射液等治疗。图1示:窦性心律,Q-T间期正常(0.30s),频发PVS,联间距270~320ms,先后点滴利多卡因、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补钾及硫酸镁治疗,但未能控制心律失常。期间患者发生短暂黑蒙,心电显示短联间距诱……

  • 标签: 极短联律间距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通过对具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具埋藏式心脏复除颤器(ICD)植入适应症的患者进行ICD植入治疗,从而评价分析ICD对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2005-2009年我科收治的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的18例患者置入ICD,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5.77±15.16)岁,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例。病因诊断包括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或门控心血管CT检查明确缺血性心肌病11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其中3例为心肺复苏后2周安置ICD,其余均为伴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伴或不伴晕厥史患者。置入单腔ICD4例,双腔ICD5例,心脏在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9例。结果18例心脏性猝死及具有ICD植入适应征的患者进行单腔、双腔及CRTD植入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5h,X线曝光时间19~62min。除颤阻抗、起搏阈值、R/A波振幅等参数均达到标准要求,3例患者术中经1次低能T波同步电击(T-shock)诱发心室颤动(VF),均一次复成功,除颤阈值10~20J。并进行2~43个月的随访观察,术后皮囊愈合良好,无电极脱位、囊袋积血、感染、除颤风暴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并无死亡。在同时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5例患者共8次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VF,ICD识别及放电转复成功。2例单腔ICD患者各一次心房纤颤(AF)发作,被误诊为心室颤动,并导致误治,启动稳定性及宽度两个诊断功能后,随访半年未再出现误诊及误治。9例随访期内曾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通过心动过速起搏(ATP)转复。9例CRTD随访心脏彩超EF由30%~35%改善至35%~50%,心衰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所有18例患者,包括3例反复心跳骤停、药物治疗无效、多次心肺复苏成功而植入ICD的患者,随访至今仍然健在。结论ICD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措施,其疗效远超过包括乙胺碘呋酮在内的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随着猝死防

  • 标签: 致死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 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肺复苏 女性患者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 简介:患者男性。68岁。2005年1月12日20:00左右因无明显诱因突然晕倒,邻居给予心肺复苏。求肋“120”于20:20分收入我院急诊科。查体:无呼吸、心跳,双侧瞳孔散固定。血压为0。急诊给予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呼吸机辅助呼吸、补液、升压、电除颤等治疗。于22:05分呼吸心跳恢复。血压70/30mmHg。意识仍未恢复。双侧瞳孔散固定,无尿,给予利尿治疗。急查心电图示:高侧壁、心尖部急性心肌梗死(AMI)。继续给予扩容、脱水、纠正内环境紊乱、保护脑组织等进一步心肺复苏治疗。

  • 标签: 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双侧瞳孔散大固定 呼吸机辅助呼吸 诱发 吸痰 胸外心脏按压
  • 简介:目的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药物复后心房收缩功能的恢复过程.方法5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在药物复后第1、14、28天运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期跨二尖瓣血流.结果复后A峰、A波积分逐步升高(0.35±0.10cm/s至0.62±0.11cm/s、4.43±1.36cm/s2至6.02±1.50cm/s2),A波积分占总积分比例由26±7%上升至34±8%.结论持续性心房颤动经药物复后心房收缩功能逐步缓慢恢复.

  • 标签: 心房颤动 心脏复律
  • 简介:目的对窦性早搏二联、3∶2文氏型窦房阻滞及窦房结功能"纵向"分离导致的长短二联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对在漳州市医院心电图室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26例确诊为窦性心律失常二联的患者,采用Lorenz散点图与时间RR间期(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及计算机作图。结果对窦性早搏二联、3∶2文氏型窦房阻滞及窦房结功能"纵向"分离所致长短二联的鉴别诊断,不能单纯依靠常规心电图,而应结合Lorenz散点图、t-RR散点图及逆向技术,才能对这三者做出较为准确的鉴别诊断。结论利用心电散点图及逆向技术对窦性心律失常二联现象进行鉴别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并降低漏诊率。

  • 标签: 心电图学 心电散点图 窦性早搏 文氏型窦房阻滞 窦性心律失常 二联律
  • 简介:患者男,80岁。阵发性胸痛、胸闷1年余。浮肿、气短半月。于1999年5月10日住院。慢支病史5年。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临床诊断:①慢支、肺气肿;②冠心病、心衰Ⅱ度。经抗炎、扩冠和抗心律失常治疗好转而出院。

  • 标签: 心房扑动 房室交接区双层高度传导阻滞 四联律
  • 简介: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肭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心衰合并房颤患者复及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50例心衰合并房颤患者接受静脉滴注胺碘酮复治疗,根据复结果分为复组(100例)和未复组(50例),观察两组复前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根据是否发生脑梗死,患者被分为脑梗死组(20例)和无脑梗死组(130例),比较两组发病前后的NT-proBNP水平。结果:服药后48h内100例(66.67%)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与复前比较,复组复后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967.04±366.16)pg/ml比(496.21±142.54)pg/m1],且显著低于未复组(996.76±351.28)pg/ml,P均〈0.01]。脑梗死组中,与小面积脑梗死组比较,中,大面积梗死组NT—proBNP水平[(784.21±231.26)pg/ml比(1983.24±32.96)pg/ml,(3562.19±1468.32)pg/m1]显著升高,P均〈0.05或〈0.01。结论:入院时NT—proBNP水平对心衰合并房颤患者药物复效果具有预测价值。NT-proBNP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急性脑梗死后NT-proBNP水平越高,梗死面积越大,预后越差。

  • 标签: 房颤 利钠肽 脑梗死 胺碘酮
  • 简介:尽管,每一个人都不能逃避死亡,但我们如果能减少影响生存的危险因素,那么我们便可使生命变的尽可能的长。

  • 标签: 保健法 死亡原因 医学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痰热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诊治的11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祛痰、镇咳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痰热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患儿临床症状(咳嗽、发热、痰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临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急性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疏解平潜、健脾养()心法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中药疏解平潜、健脾养()心法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只给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4w,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w、4w末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w末,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程度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解平潜、健脾养()心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安全性、依从性均较好,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疏解平潜 健脾养(清)心法 氟西汀 卒中后抑郁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奥美沙坦酯联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伴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成功电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4)。对照组常规基础降压、抗凝、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奥美沙坦酯和瑞舒伐他汀口服,随访18个月,观察心房颤动复发次数、血压、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左心房内径和左室质量指数。结果随访结束两组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水平降低、左心房内径缩小及左心室重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80%vs41.20%,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RP水平与AF复发存在正相关(r=0.68,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联合瑞舒伐他汀可能具有协同抑制炎症因子CRP、改善心室重构,有效增加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

  • 标签: 奥美沙坦酯 瑞舒伐他汀 高血压 持续性心房颤动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3D-Viewer撑开系统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3D-Viewer撑开系统建立工作通道经多裂肌间隙行腰椎管狭窄扩大减压。结果本组100例,每个椎间隙的手术时间约45~100min,中位数65min,术中出血50~200ml,中位数100ml,无一例患者出现死亡或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3D-Viewer撑开系统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在直视下操作,手术视野清楚的优势,是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一种新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 标签: 3D-Viewer撑开系统 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