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致儿童眩晕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儿童眩晕的临床资料。结果182例患儿中,外周性眩晕126例,占69.23%,中枢性眩晕21例,占16.67%,其他35例,占19.23%。其中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BPV,48例)、前庭神经炎(27例)及突发性耳聋(19例)较多,占外周性眩晕患儿的69.12%。结论儿童眩晕以外周性眩晕为主。

  • 标签: 儿童 眩晕 病因 外周性。
  • 简介:摘要不孕的医学定义为一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有成功妊娠。主要分为原发不孕及继发不孕。原发不孕为从未受孕;继发不孕为曾经怀孕以后又不孕。根据这种严格的定义,不孕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大约影响到至少10%~15%的育龄夫妇。

  • 标签: 不孕症 诊治 病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布和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入院的首发急性青年脑梗死患者243例(年龄≤45岁),经影像学及其他病因学检查确定诊断的临床资料,依据TOAST(TrialofOrg10172inAcuteStrokeTreatment)分型标准,确定患者所属分型,经统计学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本组患者TOAST分型构成情况是,心源性脑栓塞占12.8%(31/243);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22.2%(54/243);小动脉脑梗死占16.0%(39/243);其他原因引发的脑梗死占7.0%(17/243);原因不明的脑梗死占42.0%(102/243)。危险因素的暴露率最高的为高血压,占50.6%(123/243)、饮酒,占46.5%(113/243)、吸烟,占28.4%(69/243)、脑血管病家族史,占25.5%(62/243)。卒中分型的组间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69.2%,Χ^2=17.18,P〈0.01)和血脂异常(48.7%,Χ^2=46.09,P〈0.01)在小动脉脑梗死分型中显著增高。结论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分型以原因不明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所占比例较高。危险因素以高血压、饮酒的暴露率高。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在小动脉脑梗死患者中更加明显。

  • 标签: 脑梗塞 危险因素 青年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电话传输心电监测(TTM)对晕厥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8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进行TTM检查。结果168例中94例(56%)出现心律失常,72例(43%)出现晕厥发作,48例(28.6%)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尤其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晕厥的发生中更常见。晕厥检出率与监测时间有关,延长监测时间大大提高晕厥的检出率。结论电话传输心电监测对晕厥病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晕厥 心律失常 诊断 电话传输心电监测
  • 简介: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病因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方法对138例经临床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诊断性全脑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开颅夹闭动脉瘤组(60例)、血管内治疗组(5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22例).结果138例患者中60例接受手术夹闭治疗,56例血管内介入治疗,22例内科保守治疗;4例死亡,134例痊愈.结论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动脉瘤多位于前、后交通动脉,常为单发的中小动脉瘤.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 病因 诊断 治疗
  • 简介:围产期心肌病是一种特发性心肌病,发病率低,但可以导致患者死亡。目前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近年对围产期心肌病的病因学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心肌疾病 围产期 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病因和诱因,为临床防治AHF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A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老年组(126例)和中青年组(8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因、诱因发生情况。结果: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AHF患者冠心病(17.24%比72.22%)和高血压病(10.34%比34.13%)病因比例显著升高,瓣膜性心脏病(12.70%比4.76%)、心肌病(35.63%比7.14%)、先天性心脏病(26.44%比5.56%)病因比例明显隆低(P均〈0.01)。在病因聚集性方面,老年组多病因较中青年组多见(39.68%比17.24%),中青年组单病因较老年组多见(82.76%比60.32%),P均〈0.01;两组患者诱因均以感染为最多见,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构成不同,老年患者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主,且多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 标签: 心力衰竭 老年人 冠心病
  • 简介: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情况下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引起的脑内出血。每年全球200万~300万人发生脑出血,占所有新发脑卒中的10%~15%,脑出血全球总发病率为24.6/(10万人·年)。在我国,脑出血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年),患病率为112/10万人,该数据远高于西方国家和其他亚洲国家[1]。有报道,脑出血后1个月的死亡率为40%,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脑淀粉样血管病 颅内动静脉畸形 颅内动脉瘤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 简介:我院急诊ICU科自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467例,其中确诊继发性脑梗死者26例,经相应治疗,20例梗死灶消失或面积明显减小,6例死亡,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法及患病因素,为突发性聋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确诊为突发性聋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住院单双号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对疾病特点的个体化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及影响突发性聋患病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个体化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偏大(OR=2.087)、发病时间长(OR=1.879)及有并发症(OR=2.093)是影响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中可能的患病因素精神压力大与过于劳累人数构成比最大。结论突发性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过程中更关注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及并发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适当缓解精神压力、减少劳累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患突发性聋的风险。

  • 标签: 突发性聋 并发症 患病因素 总有效率 临床研究
  • 简介:眼周及脑侧的疼痛是很常见的头痛症状,导致这些疼痛的原因是什么呢?多年来,人们误认为是鼻窦炎引发的头痛,并为此而忍痛多年。学习了解头痛疾病,能帮助你找到最佳的治疗方法。偏头痛、群发性头痛以及其它类型的头痛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头痛疾病 治疗方法 头痛症状 鼻窦炎 偏头痛 群发性
  • 作者: 慎松
  • 学科: 医药卫生 > 心血管疾病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西城院区),重庆401329
  • 简介: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引发的脑功能障碍。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人类的三大死因。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及再发率均高,在我国,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因顺序中位居第1位。其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心血管病。了解其致病因素,并实施科学的预防,才能尽量有效地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脑血管疾病;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IS)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7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结果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占22.8%,小动脉脑梗死占14.0%,心源性脑栓塞占10.5%,其他原因引发的脑梗死占8.8%,原因不明的脑梗死占43.9%。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依次为高血压(31.6%),饮酒(29.8%),吸烟(26.3%),血脂异常(24.6%),糖尿病(12.3%)。高危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较老年人更加多样化,应重视对其病因的寻找。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青年 病因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对不同病因行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指标的观察与分析。方法根据病因将入选患者分成冠心病组(78例)、退行性变组(62例)和心脏术后组(30例)。观察三组患者右心室电极固定所需X线曝光时间、心室起搏参数和并发症等。结果心脏术后组与冠心病组、退行性变组在X线曝光时间、起搏阈值、感知、阻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但心脏术后组与冠心病组、退行性变组术后一周内囊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因不同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均安全有效,但因心脏手术引起传导功能异常,行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血肿发生率高,其X线曝光时间及起搏的阈值、感知、阻抗值亦有所增加。

  • 标签: 不同病因 永久性起搏器 并发症 起搏器参数
  • 简介:目的分析近十年老年住院患者循环系统疾病谱构成、治疗结果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5~2014年我院以循环系统疾病作为出院第一诊断的老年患者病案资料7193例,将老年患者分为4个年龄段,即60~69岁730例,70~79岁1057例,80~89岁3583例,≥90岁1823例;根据出院时间分为2个时间段,即2005~2009年3199例,2010~2014年3994例。按心血管病常用分类法统计疾病谱构成比和治疗结果,分析年龄及不同时期疾病谱构成、顺位及死亡情况。结果7193例老年患者中,总死亡人数182例(2.5%),以80岁以上患者居多,占死亡人数的95.6%。2010~2014年总住院患者平均年龄较2005~2009年明显升高[(84.46±8.91)岁vs(82.38±8.43)岁,P〈0.01]。冠心病是老年患者各年龄段、不同时期住院和死亡的首位单病种疾病。随着住院患者高龄化趋势的加剧,近5年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住院和死亡构成比呈增长趋势,而因高血压住院和死亡构成顺位下降。结论冠心病是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疾病首位住院和死亡原因。近年来,高龄患者脑血管病的住院和死亡构成比上升应引以重视。

  • 标签: 住院病人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脑血管障碍 死亡率
  • 简介:目的探讨行手术治疗的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病因分布。方法手术治疗的单纯主动脉瓣重度反流患者86例.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主动脉瓣反流、瓣膜形态及异常回声、升主动脉内径,综合超声心动图、手术所见、部分病理结果和临床资料确定最终病因。结果在手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中,瓣膜松弛、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升主动脉夹层分别排行前3位病因。风湿性心脏病、退行性变、白塞病排行并列第4位。其余病因为主动脉瓣二叶瓣和梅毒。结论本组行手术治疗的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病人中,病因以瓣膜病为主.超声心动图在确定病因方面起重要作用。

  • 标签: 主动脉瓣反流 病因 超声心动图 手术
  • 简介:目的: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探讨血浆vW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择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测定其血浆vWF水平,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作相关分析。同时选非冠心病患者2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组血浆vW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血浆vWF水平明显升高,(181.24±26.56)%:(157.11±26.63)%,P〈0.01;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明显升高.(195.52±26.57)%:(165.24±26.90)%、(180.54±18.58)%,P分别〈0.01、〈0.05;双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与单支病变组的血浆vWF水平无差异。血浆vWF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702,P〈0.01)。结论:血浆vWF水平可较好反映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内皮 血管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简介: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血尿酸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联。迄今,至少有约20个大规模试验,分析了尿酸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涉及10万例以上研究对象,其中支持尿酸作为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有10多项。著名的芝加哥心脏研究,入选病人24997例,结果提示,尿酸是女性全病因死亡的独立预报因子,尿酸与男性全病因死亡率相关联,

  • 标签: 独立危险因素 病因 女性 高尿酸 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