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大黄系一味传统的中草药,目前经现代方法提取有效成分的单味大黄内服制剂,仅有大黄流浸膏,味苦而涩,又含有40%~50%的乙醇,病人携带及服用都极为不便。新近发现,中药大黄能够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进展,虽然大黄灌肠剂也同样具有改善氮质血症水钠潴留、高血脂症的临床症状,降低BUN,但灌肠给药,病人耐受差,泻下作用也会逐渐减弱,易导致氮平衡失调和营养不良。为此,我们设计研制了大黄胶囊剂,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其临床应用 大黄胶囊 慢性肾功能衰竭 制备 临床应用效果 大黄流浸膏
  • 简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从对双胞胎研究和分离分析(segregationanalysis)结果发现,HBV感染的后果至少部分是由宿主遗传背景决定的,目前已有许多的研究正在试图探讨影响HBV感染后果的人类疾病易感基因。从遗传学观点看,HBV感染的后果是由许多遗传学和环境学因子综合决定的,一些人类基因可能增加或降低HBV感染的易感性,但是这些易感基因单独一个却不足以起到效果,这就降低了连锁分析(limkageanalysis)的能力,并可能解释为什么疾病关联(diseaseassociation)研究

  • 标签: 慢性HBV感染 宿主遗传 等位基因频率 MHCI类分子 易感基因 HBEAG
  • 简介:我院儿科每年秋冬季收治的患儿多为腹泻病,且患儿年龄偏小,大便性状多为急性黄色水样.且常见肠外合并症。今于近年病例中随机抽取80例,分别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儿病 临床分析 病毒性肠炎 患儿 常见 大便
  • 简介:本文统计分析我院传染科1992年至1997年10月间死亡8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资料,以了解该类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可能的防治方法。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院传染科从1992年至1997年10月间共收治各类病毒性肝炎患者1450例,诊断标准以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死亡原因分析 慢性重型肝炎 脑水肿 肝性脑病 传染科
  • 简介:目的了解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例胆汁淤积性戊型病毒性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汁淤积性戊型肝炎占同期收治戊型病毒性肝炎的15.4%(35/228).男22例,女13例,年龄55.1±13.8岁,其中≥60岁者为42.9%(15/35);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为25.7%(9/35).黄疸消退时间为71.6.±21.82(41~126)天.血清总胆红素为255.55±118.42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957.8±582.3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612.4±460.9u/L,碱性磷酸酶(AKP)为316.86±237.62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为257.74±199.66u/L,痊愈22例,好转13例.结论由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炎符合淤胆型肝炎的一般临床特点,但肝脏损害较重,黄疸程度高,持续时间长;老年戊型肝炎患者更易发生胆汁淤积.

  • 标签: 戊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大黄芒硝及硫酸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0)和对照组(16),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16例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恢复排便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禁食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治疗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转手术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结论大黄芒硝及硫酸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大黄 芒硝 硫酸镁 急性重症胰腺炎 麻痹性肠梗阻
  • 简介:本文将我院1995年1月~12月收治的女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发病年龄、病原学分型、临床诊断、住院天数及转归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文病例全部为住院患者,并以同期住院的男性病例作为对照组,其诊断分型标准均按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女性302例,男性947例。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临床特征分析 女性 病原学 诊断分型 重型肝炎
  • 简介:为探讨老年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现将我院1990年~2001年住院的168例老年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标签: 临床特点 特点分析 病毒性肝炎
  • 简介: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TP53突变在其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大陆地区,约有50%HCC患者携带TP53突变,最常见的是黄曲霉毒素导致的R249S突变。MDM2和p14ARF是TP53通路的两个重要调节因子,近来研究显示MDM2扩增和p14ARF纯合性缺失/启动子甲基化也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过程。目前,有越来越多关于TP53通路改变在HCC早期诊断、预后和治疗中应用的研究,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本文重点介绍了TP53通路分子遗传学改变(包括TP53突变、MDM2扩增和p14ARF纯合性缺失/启动子甲基化)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

  • 标签: 肝细胞癌 TP53 MDM2 P14ARF
  • 简介:2001年Unger把过量的游离脂肪酸(FFA)由脂肪组织(AT)异位集聚于非AT(NAT)引起细胞损伤现象称为脂肪毒,胰岛素抵抗(IR)和脂凋亡是其两个特征性表型。近来,研究认为脂毒性是NAFLD的多重打击的主轴,其多臂表型介导了NAFLD进展及代谢综合征(MS)发生[1-5]。此假设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1NAFLD是脂毒性肝病1.1脂滴(LD)是脂肪肝(FL)形成的根[6-8]FL不仅是肝细胞脂质贮聚,且有LD形成。LD为高动力性多功能细胞器。初生LD在内质网(ER)以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酯为核心,环绕磷脂单层形成,随着其成长成熟,LD合成脂质、外被蛋白(PLINS)、跨膜转运蛋白、酶蛋白、转录因子、组蛋白及其他LD蛋白,构成膜脂质双层结构的细胞器。胞质的LD与其他细胞器对话,细胞核LD诱导核受体(NR)及其信号改变。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毒性 发病机制
  • 简介:患者,女,69岁。因乏力、呕吐、腹泻1天,心悸、头昏、出冷汗2小时于1996年10月6日入院。1周前受凉后感咽痛、鼻塞,按上呼吸道感染给予伤风胶囊治疗后好转。10月5日饱食后感上腹部不适,乏力、呕吐2次,排稀便3次。入院前2小时起床时感心悸、头昏、胸闷、恶心、出冷汗,以冠心病收住院。抬上病床时突然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二氏综合征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脑缺血缺氧 风胶囊
  • 简介: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提供依据.方法从指标间的数量关系出发,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在20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10项常用肝功能诊断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A/G)、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谷丙比值(AST/ALT)进行聚类分析和类别回归分析.结果10项指标分为5类:胆红素类(TBIL,DBIL,IBIL)、白、球蛋白类(ALB,GLB,A/G)、转氨酶类(ALT,AST)、转氨酶比值类(AST/ALT)、总蛋白(TP).各类指标预示病情程度的作用大小为:胆红素类>白、球蛋白类>转氨酶类>总蛋白类>转氨酶化值类.在胆红素类中,TBIL的作用最大;在白、球白类中,A/G的作用最大.结论胆红素和白、球蛋白类是判断病情的灵敏指标,其中又以TBIL和A/G比值更为重要.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肝功能指标 聚类 回归分析
  • 简介:我们对近三年来在我院住院的21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血清病原学检测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结果一、一般资料212例均系1994年1月~199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男176例、女36例。年龄7~74岁。其中60岁以上者31例。212例中死亡85例。根据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标准分型,212型中急性重型肝炎7例、亚急性重型肝炎32例、慢性重型肝炎173例。二、检测结果21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有以下十种模式:单纯甲型肝炎病毒

  • 标签: 重型病毒性肝炎 肝炎病毒 血清病原学 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 无锡市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40例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85%病人血清总胆红素(SB)升高,SB平均值为454.9±293.2μmol/L重型肝炎发生率为32.5%;病人肝病病情与甲亢病程长短和病情轻重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病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SB显著高于未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P<0.01);在综合护肝治疗同时加用小至中等剂量抗甲状腺药治疗后,82.5%病例肝功能恢复、甲亢症状控制。结论甲亢合并病毒性肝炎黄疸程度深,重型肝炎发生率高,但肝病病情轻重与甲亢病程和病情无显著差异,在加强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小至中等剂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使大部分病例病情恢复。

  • 标签: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病毒性肝炎 预后
  • 简介:目的探索小剂量苯巴比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苯巴比妥(鲁米耶钠)30mgtid:对照组给予易善复456mgtid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96.7%比39.2%.86.3%比30、2%,P〈0.05。结论小剂量苯巴比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苯巴比妥 总胆红素 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