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对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脂肪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MCD组和茵栀黄灌胃组.给予对照组普通饮食,给予另两组动物MCD饮食,于第4周末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茵栀黄口服液灌胃,第8w末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取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BG).结果对照组和MCD组大鼠体质量分别为(487.2±6.5)g和(155.8±3.1)g,P〈0.05,肝指数分别为(2.92±0.06)%和(5.09±0.19)%,P〈0.05;MCD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肝脏脂肪、小叶炎症和气球样,同时伴有轻度纤维化,茵栀黄处理组大鼠肝指数为(4.47±0.18)%,显著低于MCD组(P〈0.05);茵栀黄组和MCD组大鼠肝组织NAFLD活动度积分(NAS)分别为(5.9±0.2)分和(7.2±0.1)分,P〈0.05,肝纤维化积分为(0.3±0.2)分和(0.8±0.2)分,P〈0.05;茵栀黄组和MCD组大鼠血清ALT水平分别为(68.4±6.4)U/L和(111.9±5.5)U/L,P〈0.05,AST分别为(110.5±7.9)U/L和(170.5±10.8)U/L,P〈0.05,但是茵栀黄口服液灌胃对MCD大鼠血脂和血糖无显著影响.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可以改善MCD诱导的NASH大鼠肝脏脂肪、肝细胞气球样、小叶炎症和纤维化,降低NASH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为应用茵栀黄口服液处理NAFLD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茵栀黄口服液 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 大鼠
  • 简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基本疾病谱有两种: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licfattvliver,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licsteatohepatitism,NASH)。NASH为NAFLD中的一种组织学亚型,除了脂肪浸润外,可见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伤、炎症和纤维化。“二次打击”假说认为,传统上认为如果肝脏能够适应脂肪变性的发生。则仅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如果不能够适应,则发生脂肪性肝炎。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脂肪变性 非酒精性脂肪肝 liver 生机
  • 简介:脂肪性肝病(FL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过多的脂肪堆积,当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称为脂肪肝。FLD是一种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一大慢性肝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临床上FLD根据是否饮酒及饮酒量分为酒精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伴小泡性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初期涌常表现为脂肪肝.讲而可发展成酒精件肝餐、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硬化肝癌 肝细胞脂肪变性 酒精性肝纤维化 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
  • 简介:脂肪肝(fattyliver,FL)系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蓄积过多,超过肝脏湿重的5%,代谢平衡失调的病理状态。临床根据饮酒与否,将其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NAFLD根据其病因分为营养失调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妊娠急性脂肪肝等。导致AFLD的主要原因是乙醇在肝细胞内代谢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及引起的代谢紊乱,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研究 高脂血症性脂肪肝 糖尿病性脂肪肝 妊娠急性脂肪肝 liver
  • 简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胰岛素抵抗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之一,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研究发现影响胆汁酸核受体的措施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抗肝纤维化等作用。脂肪细胞分泌的多种脂肪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研究还发现胆汁酸核受体的变化可影响脂肪因子的分泌。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因子 胆汁酸核受体
  • 简介:目的观察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糖脂代谢、肝脏脂质沉积及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2只大鼠分成3组,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NASH模型。治疗组在喂养8周后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比较各组大鼠体重、肝重,空腹血糖、转氨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脂肪细胞因子,以及肝组织学改变。结果12周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明显脂肪,动物体重、肝重和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比,治疗组动物体重和生化指标均有改善,其中AST和TC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动物血清瘦素、抵抗素呈下降趋势,而脂联素呈升高倾向。结论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改善NASH大鼠糖脂代谢及脂肪细胞因子表达的能力。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细胞因子
  • 简介: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肝细胞逐渐发生脂肪变性的临床病理过程。SIRT3与棕色脂肪的产热有关,肝细胞内可检测到其表达。目的:通过检测NAFLD患者肝活检标本中SIRT3、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1(ACC1)和同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表达,探讨SIRT3与NAFLD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关系。方法:从体检人员和部分行肝胆外科手术者中纳入56例NAFLD患者,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受试者先以超声检查初步诊断脂肪肝程度,然后行肝穿刺活检,确定组织病理学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IRT3、AMPK、ACC1、SREBP-1表达。结果:超声诊断的脂肪肝分级与组织病理学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一致。脂肪肝患者肝细胞内SIRT3和AMPK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随脂肪肝程度的加重而减低;ACC1和SREBP.1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脂肪肝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结论:SIRT3与NAFLD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呈负相关.其表达降低可能通过下调AMPK表达,使脂肪合成基因ACC1和SREBP-1表达增加,导致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SIRT3 脂肪变性 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脂肪抽吸术是临床常用的美容整形术,其中以腹部抽吸术最为常见。为保证腹部脂肪抽吸术的手术效果和预防手术并发症,我们试分析10例手术效果并结合皮肤脂肪切除术病人的实际观察,旨在说明腹壁解剖在腹部脂肪抽吸术的应用。

  • 标签: 抽吸术 腹壁 腹部脂肪 手术效果 解剖 常见
  • 简介:酒精性脂肪肝(AFLD)是指长期饮酒导致的脂肪肝,是现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肝病之一。目前认为,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上主要有戒酒、营养及药物治疗等方法。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本文对此作以下阐述。

  • 标签: 酒精性脂肪肝 治疗 进展
  • 简介:目的了解血糖、血脂及胆碱酯酶活性在老年脂肪肝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老年脂肪肝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老年脂肪肝组(A组)血清胆碱脂酶活性、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非脂肪肝组(B组)显著增高。老年脂肪肝组中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及肥胖症等显著多见于非脂肪肝组。结论老年脂肪肝病人与一些疾病密切相关,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增高是其特征。

  • 标签: 老年人脂肪肝 相关疾病 血糖 血脂 胆碱酯酶活性
  • 简介:1病历介绍.病人黄某,女,45岁。因上腹疼痛饱胀不适20余年,加重伴黑便10天入院。体检:血压19/11kPa,营养良好,体质肥胖,全身检查无异常。化验检查:HB10.8g/L,肝功能正常,大便潜血(++),既往史:12年前曾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胃镜检查:胃体上部后壁有约4cm×6cm半球形肿物,

  • 标签: 巨大脂肪瘤 胃粘膜 病历介绍 黑便 内科保守治疗 痊愈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患病率日益增加,趋于超过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1~3].NAFLD已成为大多数隐源性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如能采取积极治疗措施,肝脏病变则可能逆转,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病因治疗 行为治疗 饮食治疗 运动疗法 药物治疗
  • 简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simplefatty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

  • 标签: 脂肪肝 诊断 治疗 指南 代谢综合征
  • 简介:脂肪乳注射液是静脉高营养药物,在ICU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中广泛应用。但通过周围静脉单独输注时,由于其浓度高对静脉刺激性大,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且输液时间长,一般250ml的脂肪乳注射液需6~8h输完。为此,我们采用两组液体同时输注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脂肪乳注射液 静脉输注 临床应用 ICU重症病人 外周 血栓性静脉炎
  • 简介:大约有10.5%-12.9%的大肠癌患者在第一次剖腹术时就发现有肝转移,而且大多因有肝转移无法施大肠癌根治术。另外,根治术后复发的病例中,肝转移也很常见,因此肝转移是影响大肠癌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南方医院1985—1995年大肠癌患者354例,发现合并脂肪肝的大肠癌患者很少发生肝转移,为研究肝转移的发生机制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 标签: 脂肪肝 大肠癌 肝转移 病理分型 病理分期 发病诱因
  • 简介:目的了解脂肪肝患者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健康体检者在常规B超检查的同时行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肝功能及体重指数检测。结果在1318例体检者中发现脂肪肝136例(7.17%)。136例脂肪肝患者按其程度分为轻(79.41%)、中(16.18%)、重度(4.41%)。按其声像图特征分为均匀弥漫型(86.03%)、非均匀型(11.03%)及局限型(2.94%)。136例脂肪肝患者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清酶学指标及体重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脂肪肝患者不仅具有血脂代谢紊乱,还存在着血糖的异常和生化指标的异常。

  • 标签: 脂肪肝 血脂 血糖 血生化指标
  • 简介:目的明确上皮内瘤概念,对结直肠上皮内瘤进行病理诊断分析,旨在指导医护人员正确诊断患者病情,避免误诊。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的48例作为研究对象,保留同一患者的内镜活检资料和手术标本,期间共获得同一患者手术前内镜活检切片48张,HE染色切片188张,由3名医师分别复查,最后诊断以手术标本切片为准。结果48例患者中有23例在术前被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有25例在术前被诊断为髙级别上皮瘤,术后通过病理诊断,有6例确诊为腺瘤,并伴随有低级别上皮内瘤,有11例确诊为髙级别上皮内瘤,剩余31例均确诊为腺癌,癌症比例为64.58%,其中浸润性腺癌26例(54.17%)。根据患者的内镜活检资料和同一患者的手术标本相互比较,并通过3名医生复检,有两例在术前被误诊为腺癌。结论认真领会上皮内瘤概念,并应用到结直肠患者病理诊断分析过程中,通过与临床医师的有效配合,降低误诊率,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结直肠 上皮内瘤变 病理诊断
  • 简介:胃黏膜上皮内瘤(Intraepithelialneoplasia,GIN)是胃癌重要的癌前病变,代表肿瘤性生长的起始阶段,若能及早识别病变并进行有效的干预,不失为胃癌二级防治的有效措施。本文介绍了GIN与胃癌的关系及逆转治疗的研究现状。

  • 标签: 胃癌 癌前病变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 逆转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活血化淤中药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中药方剂联合凯西莱治疗脂肪肝46例,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饮食、体重,检查患者肝功能、血脂和13超检查肝、胆、脾的变化。结果采用联合治疗的脂肪肝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及促进肝功能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单服凯西莱组。结论中药方剂治疗脂肪肝,具有益气健脾,活血化淤,软坚散结的功效。

  • 标签: 脂肪肝 活血化淤中药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