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的,能危及生命的全身高敏反应。近年来麻醉相关的过敏反应发生率正在逐渐增加。这些反应大部分是免疫介导的过敏反应(IgE介导的)或者是直接刺激组胺释放导致的类过敏反应。本文综述了麻醉相关过敏反应的机制及其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

  • 标签: 过敏反应 麻醉 肌松药 抗生素 肾上腺素
  • 简介:Sugammadex是一种新型的特异性甾体类非去极化肌松药掊抗药,它并不作用于胆碱脂酶,主要直接和氨基甾体类肌松药结合,通过其独特的化学螯合作用,可快速,安全、有效,并呈剂量相关性逆转由罗库溴铵等甾体类肌松药所导致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肌松拮抗机制。

  • 标签: 特异性肌松拮抗药 SUGAMMADEX Org25969
  • 简介:目的:观察颈胸段硬膜外阻滞后的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3例ASAⅠ-Ⅱ级、在颈胸段硬膜外阻滞下施行乳腺手术的成年病人,连续监测阻滞前后的心率变异性、心率、血压及潮气量变化。结果:硬膜外阻滞后,HF、TP及MAP无显著变化;LF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LF占总功率的比较明显下降(P<0.05);LF/HF和VT减少;HR明显下降。HRV的改变与MAP、HR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改变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均衡性,以迷走神经活动占优势。

  • 标签: 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 心率变异性 血压 潮气量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
  • 简介:抑肽酶是一种非特异性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抑制激肽释放酶,抑制血小板的激活、粘附和聚集功能,显着减少术中与术后出血,但有时可引起过敏反应。笔者在520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抑肽酶,曾遇到7例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抑肽酶 过敏反应 体外循环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非特异性 术中应用
  • 简介:全麻病人苏醒期常伴有烦躁及血液动力学波动,其中麻醉方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心率变异性(HRV)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监测镇静、镇痛和内脏神经功能并判断麻醉深度的可用指标之一。本研究拟对三种不同麻醉方法的苏醒期,观察心率变异性及血液动力变化,并加以比较,以期探索一种能减少苏醒期并发症的较为满意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心率变异性变化 全麻病人 苏醒期 血液动力学 麻醉方法 麻醉方式
  • 简介:患者男,27岁,因“咽痛、发热两天”来卫生队就诊,经查体诊为“上感”,体温:37.9℃。自服药物板兰根冲剂、感康,给予柴胡注射液2ml肌注,患者在注射中及离队时均无不良反应,三天后复诊,自述三天来持续高热,臀冲出现紫淤班及水疱渐重,患者疑为注射不当而来诊,追问病史除自服板兰根冲剂、感并并未服用其它药物,肌注前曾饮酒但否认有药物过敏史。

  • 标签: 柴胡注射液 患者 皮肤过敏反应 板兰根冲剂 肌注 药物
  • 简介:目的:观察咪唑安定用于Ⅱ型糖尿病下肢手术患者术中镇静时的循环和心率变异性(HRV)变化。方法:40例硬膜外麻醉下肢手术60-76岁患者,ASAⅡ-Ⅲ级,分为Ⅱ型糖尿病组(D组,n=20)和非糖尿病组(ND组,n=20),麻醉稳定后均给予咪唑安定0.03mg/kg静脉注射,酌情追加首次量的1/4-1/2,直至患者警觉/镇静评分(OAA/S)达3分。比较镇静前和后的循环和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基础值、OAA/S3分即刻、5min、10min时,D组LF、HF、TP均显著低于ND组(P<0.05),而D组LF/HF显著高于ND组(P<0.05);OAA/S3分即刻、5min、10min时,两组的LF、TP、LF/HF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0.05-0.01),而HF均无明显变化;OAA/S3分即刻、5min、10min时,D组LF/HF与ND组基础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咪唑安定主要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有益于改善糖尿病病人迷走-交感神经的均衡性,是Ⅱ型糖尿病病人术中比较安全的镇静用药。

  • 标签: 镇静 患者 咪唑安定 Ⅱ型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LF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静脉麻醉药咪达唑仑或异丙酚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ASAⅠ级,年龄23-57岁。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15例。术前不用任何麻醉前用药。M组诱导期用咪达唑仑0.2mg/kg静脉注射;P组用异丙酚2mg/kg静脉流向,注速均在1min以内。分别在注药前和注药后2min、5min、10min、15min、20min、30min记录MAP、HRV及各频段数据。结果:二组的MAP在注药2min后均显著下降(P<0.05),HR则无显著变化,M组的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上。M组的HRV在2-10min时较基础值显著上升(P<0.05),此后恢复至基础值;而P组的HRV在10min-20min时显著下降(P<0.05)。二组的LF、HF、LF+HF从2min-5min均显著降低(P<0.05),以HF降低更明显,且持续30min以上,而LF/HF显著上升(P<0.05)。结论:咪达唑仑或异丙本分对心脏植物神经活性及各频段成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以抢制交感占优势,循环受到较严重干部,咪达唑仑的起效较慢、作用时间较长。结论:在连续HRV监测下,应用咪达唑仑或异丙酚静脉诱导,均可出现显著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抑制,导致诱导后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且以异丙酚组的抑制强于咪达唑仑组。

  • 标签: 咪达唑仑 异丙酚 静脉麻醉法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了解麻醉机螺纹管,呼气活瓣的细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两次对本院18台(共36台/次)麻醉机螺纹管.呼气活瓣进行采样;采用普通细菌培养法对样本进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使用纲菌鉴定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结果:2台,/次麻醉机螺纹管检出细菌,均为洛菲不动杆菌(菌落计数〉200cfu)麻醉机呼气活瓣未检出细菌。结论:麻醉机螺纹管可能是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麻醉机 螺纹管 呼气活瓣 细菌污染
  • 简介:对急性颅脑外伤病人施行急救复苏,或在围麻醉期处理中,确保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是至关重要的原则。脑外伤病人常发生返流、恶心和呕吐,致声门常沾有胃液等污染物,本文目的在了解这类沾染物的性质与pH值,藉以对脑外伤病人产生吸入性肺支气管感染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 标签: 颅脑外伤病人 PH检测 性质 声门 急性 围麻醉期处理
  • 简介:目的:探讨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脑电双频谱指数在全身麻醉手术镇静深度监测中的相关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4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患者入室后同时进行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记录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StateIndex,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BIS)监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3min(t1)、切皮即刻(t2)、切皮后30min(t3)、术毕(t4)、拔管时(t5)及出手术室时(t6)的CSI和BIS值(每个时点记录3组数据),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监测部位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各时点CSI和BIS变化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BIS具有良好相关性,能较好反映围术期麻醉深度变化,使用安全可行。

  • 标签: 麻醉深度指数 脑电双频谱指数 镇静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