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腰段骨折,椎体结核的前路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严重胸腰段骨折的患者采用经胸膜后、腹膜后或胸腹联合切口和经胸入路椎管前方减压去除位于后纵韧带前方的致压物如骨折块及破裂后突的椎间盘组织。17例椎体结核病灶清除,结果72例均无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半年-六年,无脊髓再损伤病例,伤、病椎部位脊椎曲度恢复正常,无明显侧凸或后凸畸形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植骨愈合良好,无植骨块塌陷及高度丢失现象,随访期内无植骨不愈合或钢板螺钉断裂现象。结论胸腰段骨折,结核前路入路安全可靠,对脊髓减压彻底,有利于神经恢复,重建脊柱稳定性好,为患者顺利恢复创造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0例胸腰椎结核分别采用单纯病灶清除33例;一期经前路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并内固定49例;经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内固定17例;前路病灶切除、椎体间植骨并后路内固定41例,术后随访对植骨融合、截瘫恢复和后凸畸形矫正情况分别评估。结果随防2~3.5年(平均2.4年),所有病例术后症状消失,未植骨病例骨性愈合时间平均3个月,植骨病例骨性愈合时间平均4.5个月。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8.8°,末次随访矫正角度丢失平均31°,瘫痪患者术后一年Frankel分级明显提高;108例患者完全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脊柱结核治疗必须遵循局部与系统兼顾的原则,针对不同个体采用与之相应的治疗方式,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结果,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治愈率,降低伤残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153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后患者资料,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1],其中I型1例,Ⅱ型48例,Ⅲ型47例,Ⅳ型32例,V型16例,Ⅵ型9例。手术采用开放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塌陷缺损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探讨临床分型、治疗措施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153例,平均随访17个月(6~28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04例,良29例,可16例,差4例,优良率86.9%。结论外科手术对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术中骨折尽可能的解剖复位、可靠的内固定、术中尽可能保护和修复软组织结构、术后正确的关节功能锻炼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经过临床观察与实践,寻找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所带来的创伤与并发症的微创方法治疗胫骨骨折。方法我科2003年7月~2009年9月间对57人63例胫骨骨折患者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其中51人为单侧胫骨骨折,6人为双侧胫骨骨折。本组病例随访3个月~3年7个月,平均2年2个月。结果所有骨折均获得满意复位,内固定牢固,切口均一期愈合。本组病例中13例术后患肢肿胀,出现张力性水疱,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最早术后半年断端骨性愈合良好,取出内固定胫骨髓内针。未见骨折不愈合病例。患肢膝、踝关节活动自如,功能良好。结论我们所采取的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胫骨骨折,使整个手术仅采取1.0cm切口,骨折端闭合复位不切开,使手术创伤降到最低。骨折端不切开,减少了手术切口,不影响美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肋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年来收治的135例多发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本组胸腔闭式引流64例,纵隔引流、减压2例,气管切开8例,剖腹探查12例,剖胸探查3例;胸骨、肋骨内固定3例;肋骨牵引7例;脊柱手术2例;骨盆内固定1例,锁骨和四肢骨折内固定20例,开颅手术5例。死亡4例(2.96%),1例死于急性失血性体克,1例死于严重肺挫伤、肺部感染并ARDS,1例死于肺栓塞,1例死于颅脑外伤。结论急诊期抓紧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围手术期预防和治疗肺挫伤、肺部感染、肺栓塞和(或)ARDS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