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复杂性双胎的分类、发生率和预后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娩的617例双胎妊娠中出现双胎之一死胎、双胎之一胎儿畸形、双胎发育不一致等复杂情况,并追踪其预后。结果双胎妊娠中复杂性双胎112例,其中双胎之一死胎28例,双胎发育不一致59例,双胎输血综合征5例,32例双胎胎儿畸形中双胎均胎儿畸形7例,双胎之一胎儿畸形25例(胎儿畸形漏诊5例),其中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5例,短肢畸形、尿道下裂、神经管畸形各3例,足内翻、并指、肾脏畸形各2例,唇裂、先天性心脏病、单脐动脉、阴茎短小各1例。结论复杂性双胎早产率、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比例较高,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仅异常胎儿本身的预后不良,而且由于一胎异常并发羊水过多、前置胎盘、晚期流产、早产等也影响另一胎预后。
简介: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因素及其弊端。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娩的1252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时期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从2002年至2005年剖宫产率由44.50%(514/1155)升至66.02%(746/1130),2008年(64.97%,1059/1630)至2010年(64.06%,1251/1953)剖宫产率仍保持较高水平,剖宫产率总体呈升高趋势。阴道分娩助产率从2002年的3.29%(38/1155)下降至2010年的0.05%(1/195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6—2010年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胎儿窘迫位于前3位。瘢痕子宫作为剖宫产指征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3.57%(26/729)升高至2010年的6.95%(87/1251);多胎妊娠作为剖宫产指征从2006年的2.33%(17/729)升高至2010年的3.52%(44/1251)。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多种,其中社会因素、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和胎儿窘迫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简介:目的:2008年至2010年通过河南县对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分析,总体出现生殖系统炎症发病率较高,导致部分家庭关系不和,应响社会安定和蔼;提倡相关部门加强对妇女及育龄妇女的知识培训和人文关怀。方法:对河南县已婚育龄女妇检,阴道脱落细胞组织检查,阴道镜,乳腺红外线,妇科B超等基础检查。结果:2010年共普查1860人,妇科炎症1194例,发病率64.19%,宫颈炎占33.05%,阴道炎65.43%,子宫肌瘤3.23%,卵巢囊肿1.68%;2009年共普查2880人,妇科炎症1617例,发病率56.14%,宫颈炎46.28%,阴道炎59.54%,子宫肌瘤4.66%,卵巢囊肿2.03%;2010年共普查3556人,妇科炎症1562例,发病率43.92%,其中宫颈炎33.55%,阴道炎51.36%,子宫肌瘤2.26%,卵巢囊肿1.03%。结论:通过普查发现妇科炎症发病率高,以阴道炎,宫颈炎为主,通过本地计划生育宣传和疾病防治,发病率明显下降,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诊断为单侧乳腺癌并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348例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测定患肢上臂、前臂、手腕部周径差异,患肢周径超过健侧周径2cm,即诊断为上肢淋巴水肿。分析上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如年龄、体质指数、T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乳房切除方式、术后辅助放射治疗等,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348例患者中,有88例(25.3%)被诊断为术后上肢淋巴水肿,260例未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术后5年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5.3%(88/348)。单因素分析显示,在上肢淋巴水肿组患者中,年龄〉60岁、体质指数≥25、腋窝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4枚以上、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及放射治疗者分别占31.1%(46/148)、41.0%(43/105)、40.4%(53/131)、37.5%(33/88)、40.6%(88/247)、85.2%(23/27),明显高于非上肢淋巴水肿组的21%(42/42)、18.5%(45/243)、16.1%(35/217)、21.2%(55/260)、0(0/101)、20.2%(65/32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75、19.531、25.592、15.886、48.163、55.585,P均〈0.050)。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质指数、腋窝淋巴结清扫和术后腋窝局部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相关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OR=3.124,95%CI:1.927-5.064,P〈0.001;OR=2.017,95%CI:1.240-3.282,P=0.005;OR=2.512,95%CI:1.495-4.222,P=0.001)。上肢负荷过重、外伤、感染是形成上肢淋巴水肿的诱因。结论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对于体质指数≥25、术中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中应予高度重视,以便及早干预,避免淋巴水肿发生。
简介:目的:了解连州市女性淋病的流行状况,为今后制定女性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女性淋病相关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连州市共报告女性淋病93例,年发病率介于2.86/10万~12.18/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7.16/10万。高发年龄为20~29岁组,共报告38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40.86%。职业以农民为主,共报告69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4.19%。地区分布以连州镇报告病例最多,共报告23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4.73%。结论:针对连州市女性淋病疫情情况,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力度、加强对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及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阻断淋病的蔓延。
简介:目的比较无支架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contraceptivedevice,IUD)吉妮致美IUD和有支架活性γ型IUD的使用效果。方法对870例健康育龄妇女自愿使用IUD并有条件随访3年者,分别放置吉妮致美IUD(510例)与活性γ型IUD(360例);于放置后3个月及1、3年进行随访。结果吉妮致美IUD组脱落率显著低于活性γ型IUD组,续用率高于活性γ型IU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带器妊娠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支架IUD与有支架IUD相比,脱落率低、续用率高、不良反应小,具有长期使用价值。
简介:目的观察产程活跃期伴有宫颈水肿时,静脉分别注射间苯三酚、地西泮与山茛菪碱等常用宫颈解痉药物在加速产程进展方面的影响及用药后对母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待产、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147例,宫口开大3cm后宫颈出现痉挛、水肿,且无妊娠期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将其随机分为A、B、C3组。A组(49例)静脉注射间苯三酚80mg;B组(52例)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泮10mg(〉5min);C组(46例)静脉缓慢注射山茛菪碱10mg,观察记录3组产妇的宫口扩张速度、产程进展情况、分娩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内出血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组从用药至宫口开全(10cm)时间为(199±44)min,产程时间少于B组与C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内出血量、分娩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用药后母儿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应用间苯三酚可有效消除宫颈痉挛水肿,加速宫颈扩张,加速产程进展,临床疗效优于地西泮与山茛菪碱,用药安全,母儿无不良反应,可在产科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