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海德(F.Heider)和维纳(Weiner)。归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它是研究如何推测、判断、解释人们行为及其行为结果原因的理论。在管理学中,归因理论侧重于研究个人解释行为成功与失败原因的认识过程,并力图通过改变人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人的行为。它认为人们对行为的结果主要归结于四个因素,即努力、能力、任务的难度和机遇。而人们也都会把自己行为的成败进行归因,归结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而影响以后的行为。

  • 标签: 归因理论 人的行为 认知心理学 认识过程 失败原因 自我感觉
  • 简介: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在时间环节上对交通事故性罩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性,为我冈相关部门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制定的《交通事故性重型颅脑损伤统计表》严格筛选出合格病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分析急救接报时间与到达现场时间差的不同时间段以及现场抢救中不同时间段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急救接报到到达现场时间段以及现场抢救时间段与患者预后均存存负相关关系(r_s=-0.10,P=0.002;r_s=-0.06,P=0.034),即随着接报到到达现场时间的增加及随着现场抢救时间的增力加,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逐渐增高,预后越差。结论通过建立和完善急性颅脑损伤预防和控制中心.科学制定院前急救、转运等各项救治制度,尽量缩短路途耽搁时间及现场抢救时间,提高急救反应速度,可提高救护质量,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交通事故伤 院前急救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临床用药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如何规避,达到安全用药。方法:采取全院大查房的形式讨论药物在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各科在临床工作中安全用药经验。结果:促进了医护及临床药剂师人员之间的沟通及对药物知识的掌握,药品的规范管理,安全用药。结论:严格的药物使用、保管制度及对药物使用知识的掌握是保证临床安全用药的关键。

  • 标签: 药物 使用 安全 管理
  • 简介:胸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压迫症临床较易误诊及发生定位错误,术中操作易损伤脊髓和神经,造成术后神经系统症状即时加重;术后症状即使略有加重也提示神经组织进一步损害,使其病变消除及功能恢复受到影响.笔者拟就退行性胸椎脊髓病变减压术的术前诊断、定位和术中安全操作及如何避免胸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等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倡议废弃术后应用脱水药物和类固醇类药物的常规,以针对病变神经组织的微创技术(而非微创入路)替代上述术后常规用药.

  • 标签: 胸椎管狭窄症 手术治疗 胸椎脊髓病变减压术 脱水药 类固醇类药
  • 简介:2007年11月27日,“全球患者安全倡议活动”启动仪式暨医院感染与患者安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由卫生部主办,中国医院协会承办,世界卫生组织作为支持单位。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讲话并宣读卫生部支持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的声明;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曾荣桂、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韩卓生博士分别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主持了启动仪式。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全国部分省(市)卫生厅局相关负责人,

  • 标签: 中国医院 安全倡议活动 卫生部副部长 世界卫生组织 控制医院感染 启动仪式
  • 简介: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对人类干细胞的研究,加速了利用干细胞治疗人类疾病的步伐.但是,在将干细胞正式应用于临床治疗之前,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由于要涉及到人体应用,因此对干细胞移植可能引发的人体安全性问题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研究是干细胞临床应用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干细胞临床移植可能面临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标签: 干细胞治疗 临床应用 干细胞移植 临床治疗 性问题 人类疾病
  • 简介:锐器伤是指由各种注射针、穿刺针、缝钒剪刀、刀片等锐器,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研究显示,锐器伤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医院危重病人增多以及有创诊疗操作增多,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日益突出,由此带来医务人员身心损害、医疗机构负担加大等问题,引起卫生行政部门高度关注。

  • 标签: 锐器伤害 职业安全 医护人员 血源性传播疾病 职业暴露感染 医务人员
  • 简介:由于现代经济的迅速增长,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精神医学进入了现代医学领域,使得精神医学不再单纯期望如何治疗精神症状,而更期望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功能的受损,恢复患者的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这就要求精神病院改变以往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科学的治疗、康复、护理环境和措施,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开放病房 精神科 精神医学 管理模式 医学领域
  • 简介:目的:调查护士长的病人安全态度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对护理管理者进行病人安全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中文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C—SAQ),对2012年7月参加山西省某次护理管理者培训的544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山西省护理管理者对病人安全的认知态度总体上较为积极。三级医院护士长在工作条件维度及团队协作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二级医院护士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的护士长对病人安全态度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级医院需要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并对护士长进行团队协作培训;急诊科、门诊、手术室等科室的护士长安全态度令人担忧,须采取相应措施,提升科室安全文化,保障病人安全

  • 标签: 安全态度 护士长 安全态度问卷
  • 简介:我院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平台构建安全用药警示系统,通过与医院无线网络连接的移动I-touch扫描仪,为6类药品设计了不同的提醒警告语,加强用药安全的管理,弥补了传统高危药品使用和管理中的不足,减少了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促进了我院护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 标签: 信息系统 安全用药警示系统 安全管理
  • 简介:患者在ICU过渡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ICU过渡期护理能够对患者短期和长期结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ICU过渡期护理的概念、过渡期患者安全影响因素、主要干预策略、干预效果评价等方面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促进我国ICU过渡期护理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ICU过渡期护理模式 影响因素 管理对策 效果评价 综述
  • 简介:为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根源分析有利于护理安全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安全
  • 简介:通过对信息系统在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分析预警系统及通讯终端系统在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的成效及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信息系统在我国的未来发展提出方向,为我国护理安全的信息化建设提供经验和启示。

  • 标签: 信息系统 用药安全 老年患者
  • 简介:本文在介绍患者安全文化及患者安全文化测评的基础上,对国外护理院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及测评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护理院的患者安全文化测评研究提供参考,并提出应创造积极的护理院患者安全文化,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我国护理院的良性发展。

  • 标签: 护理院 患者安全文化 测评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塞平长期治疗慢性失眠的安全性。方法59例慢性失眠患者,给予小剂量多塞平(3~6mg/晚),共治疗3个月。治疗初期(第1个月)每周观察1次不良反应;治疗后期每月记录1次不良反应。结果小剂量多塞平主要不良反应为头痛、头昏、头晕、思睡;口干、咽干、口苦;长期使用未见药物耐受和药物依赖性发生。结论小剂量多塞平长期治疗慢性失眠安全

  • 标签: 多塞平 失眠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调查医学生的患者安全知识和态度现状及患者安全教育开展和需求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3所医学院校727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学本科生对患者安全的知识、态度及教育需求调查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医学生患者安全知识得分为(9.43±1.65)分,家中是否有医务工作者、年级和性别是其影响因素(P〈0.05);患者安全态度得分为(63.53±21.26)分,学校和专业是其影响因素(P〈0.05);49.4%的医学生表示学校开设了患者安全教育相关内容,96.0%认为自己的患者安全知识仍须加强,74.7%最希望开展案例讨论式培训。结论:医学院校患者安全教育情况尚不容乐观,学校与医院应注意协同合作,通过案例讨论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针对性培训教育。

  • 标签: 院校合作模式 医学生 患者安全 教育课程
  • 简介:目的:分析佐匹克隆治疗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药剂科收治的睡眠障碍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与地西泮治疗,观察组采用佐匹克隆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以及觉醒次数、总睡眠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晕、恶心、便秘、出汗等各种不良反应状况显著更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障碍患者进行佐匹克隆治疗时可提升临床疗效,治疗过程安全,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佐匹克隆 睡眠障碍 安全性 睡眠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信息技术在手术部质量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构建医院手术部质量安全管理创新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将2016年1-3月15750例手术设为对照组,2017年1-3月20225例手术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基于传统手术部人工单个信息系统管理方法,实验组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管理方法。结果:实验组首台手术准点切皮率达92.62%;手术安全核查分时段执行率在麻醉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有差异;患者输注血制品时间缩短;物品质量追踪率达95.45%;一、二级护理质控频次增加;住院患者满意度(96.41±12.64)分,各项评价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医院手术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在临床管理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实时信息资源共享、构建了智能化手术室信息管理创新模式。

  • 标签: 信息技术 手术部 质量安全 评价体系 创新管理
  • 简介:目的观测经鼻入路颅前窝手术通道上的重要解剖标志。方法成人干性颅骨标本和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成人尸颅标本各10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蝶窦、筛窦、筛前动脉、筛后动脉及视神经等结构及毗邻关系,测量两眼眶内侧壁在鸡冠中部和筛前动脉管、筛后动脉管及视神经管颅口处的宽度。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新鲜成人尸颅标本3例,在新鲜尸颅上模拟手术入路,分析解剖标志与手术通道的关系。结果经鼻入路切除钩突,经筛窦和颅前窝骨质即可进入颅腔。两眼眶内侧壁在鸡冠中部和筛前动脉管、筛后动脉管及视神经管颅口处的宽度分别为(22.3±3.1)mm、(23.0±2.9)mm、(26.2±2.9)mm、(14.7±3.8)mm。结论经鼻入路颅前窝手术是治疗颅前窝病变有价值的选择。术中合理扩展手术通道,控制筛动脉出血,早期确定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走行,保护纸样板及保持中线操作是手术安全开展的关键。

  • 标签: 经鼻入路 颅前 筛动脉 神经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