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今年6月,为进一步控制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率先消除儿童新发感染,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自2015年起在全国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由于梅毒在早期阶段可实现治愈,尽早进行梅毒筛查和诊断,及早预防和治疗,对尽早切断传染源,有效控制梅毒的传播意义重大。

  • 标签: 梅毒检测 疾病传播 计划生育委员会 质量 母婴传播 切断传染源
  • 简介:传播疾病(STD)由各种感染性微生物通过性接触传播,目前已成为全世界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STD混合感染是防治的重点和难点,也是STD传播的主要来源.

  • 标签: 福州地区 女性 性传播疾病 微生物 公共卫生
  • 简介:目的了解天津市性罪错人员对性传播疾病(STD)的认知及防护意识,以及2011年度天津市公安局收容的性罪错人员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的患病率.方法对2011年度天津市公安局收容的859例性罪错人员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B)的检测,统计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4种STD的患病率,并随机抽取其中200例完成有关STD认知及防护意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性罪错人员STD患病率为42.8%,其中乙肝、丙肝、梅毒和艾滋病单病种的患病率分别为38.6%、1.6%、6.4%和0.2%,4种STD的发病均女性多于男性,且存在4种STD混合感染现象;性罪错人员性生活混乱且关系复杂,对STD认知差且无主动意愿了解有关STD的知识,无明显防范意识,且感染STD后治疗不积极、不正规.结论性罪错人员对STD认知和防护意识差,其STD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并存在4种STD混合感染现象.

  • 标签: 性罪错人员 性传播疾病 认知情况 患病率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探讨性传播疾病(STD)的误诊因素,旨在提高临床医生的正确诊断.方法:对临床15例的STD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STD患者易被误诊为肺结核、急慢性咽喉疾病、口腔赘生物、鼻息肉、病毒性疱疹、皮肤病等,但根据STD的自身临床特征仍可鉴别诊断.结论:干预STD的误诊措施,医师应警惕与性疾病有关的致病因素,重视病史的详细询问,对可疑患者应及时做一些特殊检查,有助于疾病诊断.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STD 误诊因素 临床特征 鉴别诊断 治疗对策
  • 简介:目的:研究视觉性刺激诱发男女生理、心理和认知性唤起反应的性别差异。方法: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在观看外显性刺激时男女在生理、心理性唤起及大脑神经机制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结论: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和大脑的认知功能等因素决定着男女性唤起的差异,特别是心理和认知因素对女性性唤起的影响更大。因此,对于性功能障碍的治疗应重点放在心理和认知方面,而不是单纯地应用药物。

  • 标签: 视觉性刺激 性唤起 性别差异
  • 简介:目的了解乡村医生对艾滋病(AIDS)基本知识和非法采供血传播艾滋病病毒(HIV)事件的知晓情况,探索农村AIDS防制工作的可行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选择经采供血传播HIV疫情较为严重的某乡全体乡村医生为调查对象,应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数据录入和分析应用EPI6.0软件。结果共调查33人,有效问卷率100%。结果发现:95%以上调查对象对AIDS性传播、血液传播和传染性等问题有正确认识,而几乎50%对母婴传播和唾液、汗液、蚊虫叮咬、共用浴缸坐便等不传播HIV途径缺乏认识;80%以上调查对象了解本村血液组织者的目的、村民卖血高峰时间、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和反对卖血行为;27.3%调查对象偶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15.2%调查对象将使用过的~次性注射器丢弃或卖掉。结论农村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医源性交叉感染的隐患,乡村医生迫切需要AIDS防制知识的正规培训,而且有望成为农村AIDS防制工作的核心力量。

  • 标签: 农村地区 供血传播 艾滋病 采血传播 AIDS
  • 简介:由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北卡大学、广东省皮肤病医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岭南-北卡性传播疾病国际学术论坛”将于2014年7月16日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来自美国及英国的MyronCohen、SenaArlene、SparlingFred、KevinFenton、DavidMabey等国际知名性病艾滋病领域著名教授,及国内相关领域知名教授,围绕性传播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新方法、新理念以及研究中的热点难点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临床治疗 高级研修班 岭南 论坛 国际
  • 简介:目的:调查广东省江门市女性性工作者人群中4种性传播疾病的发病情况,为本市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开展酒店、桑拿、发廊、站桩点等场所的外展活动,使用中国性病控制中心编制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FSW基线调查问卷对FSWs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做血清学梅毒、艾滋病检测及宫颈分泌物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1285例FSWs中4种性病总阳性231例,阳性率17.96%;特异性梅毒血清学(ELISA法)阳性率9.25%;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TRUST)阳性率5.52%;艾滋病血清学(ELISA法)初筛阳性5例,WB法确证阳性4例,阳性率0.31%;淋球菌阳性率1.94%;生殖道沙眼衣原体阳性率6.45%。结论:近年来,FSWs已成为江门市的性病高危人群,应定期对其监测并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 标签: 女性性工作者 梅毒 艾滋病 淋病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
  • 简介:由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北卡大学、广东省皮肤病医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岭南一北卡性传播疾病国际学术论坛”将于2014年7月16日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来自美国及英国的MyronCohen、SenaArlene、SparlingFred、KevinFenton、DavidMabey等国际知名性病艾滋病领域著名教授,及国内相关领域知名教授,围绕性传播疾病临床治疗中的新方法、新理念以及研究中的热点难点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性传播疾病 临床治疗 高级研修班 岭南 论坛 国际
  • 简介:目的调查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在固定性伴之间的传播比率和流行病学状况。方法1999年5月1日至2000年5月31日期间夫妻(性伴)双方均在我院性病门诊就诊的患者,取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检测Ct和Uu。结果固定性伴之间Ct和Uu感染的不一致率分别是59.22%和38.92%,患者的年龄与这两种病原体感染的不一致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固定性伴之间这两种病原体感染的不一致通常表现为:男性感染Ct/女性感染Uu、男性合并感染Ct和Uu/女性只感染Uu、男性感染Ct/女性未检出这两种病原体。结论尽管一方感染了沙眼衣原体和/或解脲支原体,即使有性接触,另一方被感染的比率并不高,推测这两种病原体的性传播力并不强。

  • 标签: 固定性伴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流行病学
  • 简介:阮芳赋教授预言:21世纪是华人性学研究的第三高峰。如何缔造和实现性学研究的第三高峰,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提出管窥之见,供参考。任何研究都不能离开研究的目标和主体,而性学的研究“人”是研究的对象和主体,我们必须了解并根据主体的条件、内涵、关系、需求和可能性进行研究,且必须尽可能搞清楚主体(躯体)的功能与能力,以及客体(自然环境)的关系,才有可能接近客观和真实的客观规律。笔者基于人体生殖生理学和生殖病理学提出了性学研究进入微观世界的一条途径和6个方面的说明:1.人体两个性腺轴一下丘脑一垂体一睾丸轴;颌下腺一睾丸轴;2.睾丸间质细胞与支持细胞功能与性功能关系;3.睾丸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生殖细胞凋亡;4.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殖健康的影响;5.支持细胞凋亡与支持细胞骨架脱落;6.精液中支持细胞凋亡与细胞骨架脱落的检查与分析等。从精液脱落细胞学和口腔颌下腺细胞学与激素水平结合关系,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结果,藉以作为评价睾丸生殖功能与性功能的指标。并提出中医中药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有着丰富的养生之道,我们应该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严密科学设计,深入细致进行研究,挖掘这颗璀璨的明珠,为生殖健康与性健康服务,造福人类,创建世界“中医药(汉方)时代”性学研究的第三个高潮。

  • 标签: 性科学 研究 第三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