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麻插管患者术中置胃管营养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手术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术中置入胃管与营养管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是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胃管和营养管的置入;而实验组则是在借助了可视喉镜的辅助下,实施了胃管、营养管的插入。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插管时间为16.50±2.25min,一次插管成功率达到了60%;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插管时间为7.25±2.13min,一次插管成功率达到了100%,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组患者术中出现的鼻腔出血、喉头水肿等情况的发生率也要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喉镜的辅助下巧插胃管、营养管的需时较少,损伤小,成功率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泪小管阻塞的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泪小管置管术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泪小管阻塞的泪囊炎患者27例,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内窥镜下激光泪道探通环形置管术,研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疗效。结果27例眼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见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6个月,治愈25例,有效2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2.59%有效率100%。结论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小管置管治疗泪囊炎合并泪小管阻塞中,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做好用药及眼部的观察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延长术在外伤前牙龈下冠根斜折保存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颗断端位于龈下3-5mm的外伤前牙进行牙冠延长术后桩冠修复,一年后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在术后一年牙龈状况良好,牙齿不松动、无脱落,冠修复效果满意。结论此种方法对外伤前牙断端位于龈下3-5mm的患牙短期保留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目的考察对听障儿童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时,在减少测试人员的情况下。能否得到可信的清晰度结果。方法选择新乡市聋儿语训中心30名3.5~7岁的听障儿童,用《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中的三级人员清晰度测试法对他们进行语音清晰度测试,计算出标准清晰度测试值;将第三级测试人员的测试结果去掉,计算出“去3清晰度测试值”;将第二级测试人员的测试结果去掉,计算出“去2清晰度测试值”。采用SPSS16.0将“去3清晰度测试值”“去2清晰度测试值”分别与标准清晰度测试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去3清晰度测试值”“去2清晰度测试值”与标准清晰度测试值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语音清晰度测试应严格按照标准测试方法进行,去掉任何一级人员的测试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简介:目的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真耳测试方法对开放耳助听器选配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两种测试方法所得结果是否存在差异,为开放耳助听器真耳测试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名听力正常青年人在佩戴右侧开放耳助听器时,分别在传统和开放式方法下用3f#刺激强度(50、65、80dBSPL)行真耳介入增益(real-earinsertiongain,REIG)测试,分析比较两者所得结果差异。结果在3种刺激强度下,两种方法各频率的REIG差值范围为(4.65,-4.95),其中50dBSPL下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的频率有250、1000、2000、3000、4000、6000Hz;65dBSPL下250Hz处无统计学差异,3000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频率两者间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80dBSPL下,1000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50、500、750、1500Hz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开放耳助听器REIG测试时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校准及测试方法,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简介:目的了解聋儿对声调的识别能力,以指导聋儿的言语康复训练。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为3组:人工耳蜗组、助昕器组和对照组。人工耳蜗组和助昕器组均为双耳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患儿。人工耳蜗组43例,其中男20例,女23例,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在2.5~7岁;助听器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对照组28例为听力正常儿童,男13例,女15例,年龄3~6岁。测试3组儿童对单音节词声调、扬扬格词声调的识别能力。结果人工耳蜗组对单音节词、扬扬格词声调的识别能力显著优于助昕器组(P〈0.01),但弱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不同的听觉干预手段对聋儿声调识别能力有影响,人工耳蜗对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儿童较助昕器有更好的声调识别能力。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听力重建效果,并对不同频率听力重建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920例患者,从中筛选具有完整随访资料患者87名,利用纯音测听对患者手术前后0.25kHz、0.5kHz、1kHz、2kHz、3kHz、4kHz、6kHz频率处的纯音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和气骨导差进行评估,比较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差异,探讨各频率重建效果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气导听阈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频率明显优于2kHz以上频率;术后气骨导差总体平均值在各个频率均有显著改善,且听觉重建效果从低频到高频呈下降趋势,其中1kHz以下明显优于2kHz以上;术后骨导听阈总体平均值除4kHz,其余各频率均有显著改善,1kHz重建效果显著优于其他频率,未做听骨链重建患者平均骨导听阈只有1kHz频率略有改善;术后随访期内无复发患者。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清除病灶同时可有效重建慢性中耳炎患者听觉能力,低中频显著。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Ⅲa型鼓室成形术采用自体和人工材料重建听骨链在听力改善、手术时间及费用的差别,为听骨链重建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接受Ⅲa型鼓室成形术使用自体砧骨、多孔聚乙烯部分听骨和钛质部分听骨进行听骨链重建的随访资料完整的60例(60耳)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32例为闭合式手术,28例为开放式手术。听力统计以500、1000、2000和4000Hz的平均气骨导差值计算。结果闭合式手术中自体砧骨组、多孔聚乙烯部分听骨、钛质部分听骨三组比较,术后平均气骨导差分别缩小(16.7±15.0)dB、(18.8±15.3)dB、(14.7±7.7)dB,均有明显改善,各组听力改善程度没有显著差别。开放式手术的自体砧骨组的听力改善不如人工听骨的两组听力改善。三组的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差别,但是采用自体砧骨的住院费是最低的,使用钛质听骨显著增加了医疗费用。结论自体和人工听骨链重建材料都可以有效提高听力,选择自体砧骨的鼓室成形术可以减少医疗费用,但在合并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时听力改善不如使用人工听骨材料。
简介:目的检测不同年龄大鼠下丘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acid,AMPA)受体亚型GluR2/3(Glutmaterecptor2/3)的分布及其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1,4,9,15周龄SD大鼠ABR反应阈;FITC标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luR2/3亚型在不同周龄SD大鼠下丘中的分布。结果1周龄SD大鼠检测不到明显的ABR波形.4周龄起能检测到稳定的ABR波形。GluR2/3在不同年龄大鼠下丘神经元中均有表达。1周龄大鼠染色较少,位于胞膜;4周龄时表达强,主要位于胞膜;9周龄时较弱,位于胞膜及胞质;15周龄时可见于胞膜及核周胞质,但胞质较强。4周龄与1、9、15周龄胞膜相比,GluR2/3亚型的表达较强,差异有显著性;1周与9周、15周龄胞膜之间.GluR2/3的表达较弱,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出生后GluR2/3在下丘的含量及分布部位均随年龄变化而变化.这种改变可能与下丘的发育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浓度ouabain溶液对贵州小型猪内耳的作用,分析听力改变与药物浓度关系。方法采用健康、黑色2月龄贵州小型猪13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动物通过完整圆窗膜局部应用不同浓度ouabain,分为1mM组、0.1mM组,对照组动物局部使用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用药前后行听陛脑干反应测定,并通过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动物在应用药物后三天、一周、两周时的听功能及内耳形态学(螺旋神经节、毛细胞)的变化。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内耳形态及听功能未见明显变化,不同浓度Ouabain均可导致螺旋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毛细胞形态及数量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BR阈值变化明显(P〈0.05)。结论经完整圆窗膜给药,ouabain溶液对小型猪螺旋神经节细胞有损伤,并且损伤程度具有浓度依赖性,并造成听阈明显提高,ouabain对毛细胞的影响不明显。
简介:目的研究全口义齿腭部基托形态对无牙颌患者语音效果的影响。方法10例无牙颌患者分别戴入光滑面全口义齿(组A)和有腭皱全口义齿(组B),应用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computerspeechlab,CSL)测量发/da/,/ta/,/sa/,/na/后冲直条(spike,S)、嗓音起始时间(voiceonsettime,VOT)和过渡音征(transition,T)。结果冲直条全部出现;发/da/音时,两组义齿的辅音/d/VOT均值分别为10.456±0.355ms(组A)和11.063±0.443ms(组B);发/ta/音时,两组义齿辅音/t/VOT均值分别为106.405±3.205ms(组A)和113.372±1.598ms(组B);VOT均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有腭皱义齿组/d/、/t/VOT均值与VOT正常标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发/da/、/ta/音时,两组义齿辅音/d/、/t/过渡音征起始点(T-onset)组A均值为1467.937±110.986Hz,组B均值为1635.677±109.065Hz,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腭皱作为一种有助于发音(舌腭音)...
简介:目的通过对同一人工耳蜗植入者行不同测试音的声场下助听听阈测试,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者对不同类型测试声的感知是否存在差异,旨在增加可用测试音种类。方法采用啭音、脉冲啭音和窄带噪声分别对24名单侧人工耳蜗植入青年行声场下助听听阈测试,三种测试音顺序按照拉丁方设计原则,采用改良的Hughson-Westlake法测试助听听阈,频率范围为0.25~4kHz;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测试音所得声场下助听听闽测试结果在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3FA(即500、1000、2000Hz平均听阈)和4FA(即500、1000、2000、4000Hz平均听阈)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除啭音外,脉冲啭音和窄带噪声也可作为声场下人工耳蜗助听后效果评估的测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