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改良翼状胬肉手术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估的研究。方法188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改良方法进行翼状胬肉手术。对照组按照《眼科手术图谱》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方法进行手术。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每周随访,记录术后1周、2周、3周、4周时结膜充血情况及结膜充血完全消退时间。随访3个月,记录发生角巩膜溃疡、结膜肉芽以及翼状胬肉复发的病例数。结果实验组有96人完成随访,对照组有92人完成随访。实验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2.42±0.68天,对照组为4.27±1.05天,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结膜充血评分术后1周、2周、3周、4周时分别为3.31±0.47、2.76±0.74、1.89±0.860.94±0.70,对照组分别为3.84±0.37、3.58±0.67、2.93±0.71、1.85±0.78,两两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膜充血消退时间实验组为5.15±0.92周,对照组为7.20±1.08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未发生结膜肉芽,对照组为14例,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发生角巩膜溃疡4例、复发4例,对照组为7例、5例,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翼状胬肉手术方法在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结膜充血程度、结膜充血消退时间、结膜肉芽发生率上忧于传统手术方法,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角膜溃疡发生率、翼状胬肉复发率上改良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后巩膜溶解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本院住院翼状胬肉手术后巩膜溶解7例(8眼)患者进行追踪观察,并通过局部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病变位于原翼状胬肉切除部位,且局部表现为巩膜组织缺血、变薄,部分患者病变区域可透见棕色色素膜组织。通过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且在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任何翼状胬肉手术方式都有可能导致巩膜溶解严重的并发症,过分烧灼巩膜面及术后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为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巩膜溶解,要立即停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加强营养类药物,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能够治愈。(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63—164,167)
简介:目的:观察复发性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法的术后再复发率及并发症。方法:我院2006—11/2009-02对31例33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伴有睑球粘连,眼球运动不同程度受限者12眼)施行翼状胬肉切除、丝裂霉素创面贴敷、自体结膜(带蒂或游离)移植或羊膜移植手术,手术方式:彻底切除净胬肉组织,裸露巩膜创面以0.2g/L丝裂霉素C溶液浸湿的棉片贴敷3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巩膜创面覆盖方法:上或(和)下方结膜转位移植26眼,颞上方结膜游离移植2眼,羊膜移植5眼。结果:随访9mo~3a,胬肉未复发28眼;轻度复发(鼻侧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充血增厚,但未长入角膜缘或长入角膜缘内≤2mm)5眼,复发率15%,其中结膜转位移植4眼,羊膜移植1眼;睑球粘连轻度复发3眼;术后并发结膜肉芽肿1眼,眼部干痛、有时红卡等不适症状5眼,无1例发生角膜、巩膜溶解。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或羊膜移植及丝裂霉素创面贴敷的手术方式能明显降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术后再复发率。
简介:目的观察单纯性巩膜暴露术与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73例(73眼)单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分为A、B2组。A组进行单纯性巩膜暴露术,B组进行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比较2组术前翼状胬肉突入角膜缘长度,术后角结膜上皮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结果术前2组翼状胬肉突人角膜缘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比A组角结膜上皮愈合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3个月复发率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比单纯性巩膜暴露术更有效。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对泪液功能的影响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翼状胬肉患者40例(4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20个病人(2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B组20+病人(20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术前,术后1mo,术后3mo行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角膜荧光素染色(CSF),评价翼状胬肉及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泪膜功能变化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人术后lmoBUT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SchirmerI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moBUT,SchirmerI,CFS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组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优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早期对泪膜功能有影响。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早期对泪膜的影响小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冻干羊膜移植术。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65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观察手术后炎症反应和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58例65眼病例观察和随访3-12个月,63眼无复发,治愈率96.92%,2眼复发,复发率3.08%.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式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手术后没有排斥反应,可以重建和修复角膜缘上皮组织,增加角膜缘干细胞数量和功能,起到重建和修复眼表完整性的作用,阻滞结膜上皮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和新生血管生长,达到了治愈翼状胬肉,减少复发的良好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对翼状胬肉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流程及护理措施优化,以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避免护理缺陷及安全风险,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2012年至2015年12月共收治约654例688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分析2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和医生对术前准备的满意度。结果采用优化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择期手术前准备不完善率10.3%,手术医生满意度95.17%,患者满意度91.03%,与对照组术前准备不完善率30.77%,手术医生满意率71.98%,患者满意度78.57%,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接患者时间少于10min占93.79%,与对照组的72.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短了转运时间。结论术前准备中实施优质护理的确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手术医生对于术前准备的满意度。
简介:目的评估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翼状胬肉及防止胬肉复发的疗效.方法对57例68只眼初发和复发胬肉进行治疗,随机分成2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其中一组行胬肉单纯切除27例33眼,另一组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组30例35眼.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失访6例7只眼(其中单纯胬肉切除组3眼,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4只眼).在随访眼中,单纯胬肉切除组30眼中11眼复发,复发率36.7%,其中复发胬肉7眼4眼复发,复发率57.1%.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31眼中3眼复发,复发率9.7%,其中复发胬肉11眼2眼复发,复发率18.2%,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86,P<0.05).术后并发症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与单纯胬肉切除组相比,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更快,术后刺激症状明显减轻.结论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胬肉,术后恢复快、刺激症状轻,而且能有效地防止胬肉切除后复发.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评估和比较异体羊膜移植术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复发性翼状胬肉计72例(72只眼),均为单眼,曾行单纯翼状胬肉手术切除,有眼球运动障碍或胬肉增生组织达角膜瞳孔区。将上述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另一组行异体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对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疗效比较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临床安全性的主要终点事件:无术后并发症;二是临床有效性的主要终点事件:避免复发。结果术后12个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38只眼中36例痊愈,2例复发,复发率5.26%;异体羊膜移植组,34只眼中28例痊愈,6例复发,复发率17.65%。在临床安全性主要终点事件中,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有效性主要终点事件中,胬肉复发率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即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翼状胬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异体羊膜移植组。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低,疗效优于对照组。
简介:目的观察在翼状胬肉术中采取干预措施对术后眼表修复的影响。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对82例(88只眼)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干预组在常规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采取小牛血去蛋白眼用凝胶全程覆盖角膜、20%乙醇棉签辅助角膜上皮残存胬肉组织清除、手术区域结膜组织整复等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眼表组织修复情况及主观感受。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自觉刺激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见干预组眼表组织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远期疗效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翼状胬肉术中采用干预措施,加强眼表组织保护,有利于早期眼表组织修复,改善患者术后早期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