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中小学体质健康变化趋势发展动态及变化趋势,以便对其进行易发病排查,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某 镇 2014-2019 年对 镇 内 10527 例中小学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观察比较。 结果 :该 镇 中小学的 身体 素质和易发病症有明显变化,视力不良率差异 较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肥胖率和营养不良率 虽然差异较小,不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但呈现逐渐上升 / 下降趋势 。 结论 :该 镇 的中小学的体质健康影响因素有了较大的变化,需要社会、学校 、 家庭进行配合才能改善这种情况。

  • 标签: 中小学生 体质健康 变化趋势 视力不良率 肥胖率和营养不良率
  • 简介:  为了解本地区学生患龋齿情况以及口腔卫生保健现状,为卫生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制定地方卫生保健网络及口腔专业技术人员及口腔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经常性开展宣传教育和进行龋齿早期防治工作,提高群众健康水平,降低龋患率、龋均值,提高充填率,减少危及青少年健康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中小学生 龋齿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中小学口腔卫生教育进行效果分析 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本市普通中学和小学校各选一所学校,共计736人为观察对象,参加试点调查。以口腔卫生教育前的口腔健康情况为参照,观察口腔卫生教育后中小学的口腔健康情况以分析口腔卫生教育在中小学中的作用。结果: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后,中小学的口腔卫生健康知识评分数值和口腔健康行为各项的数据均高于健康教育前,且差异符合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口腔卫生教育在我市中小学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改善口腔护理习惯,在预防龋齿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口腔卫生教育 中小学生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中小学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方法:  对997名中小学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俗称“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乙肝两对半定性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开展检测,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情况。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为0.20%、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为37.71%、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率为0.10%、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阳性率为0.10%、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率为0.50%,其中乙肝“大三阳”学生1例,占比0.10%,乙肝“小三阳”学生1例,占比0.10%。结论:  对中小学开展乙型肝炎预防与控制工作非常有必要,建议定期实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筛查,针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的学生做好乙肝疫苗接种及加强接种的预防措施,对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学生应及时开展相关干预,从而持续性减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中小学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率
  • 简介:为了解小学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情况,于1995年11月对本镇小学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镇共有小学13处,学生3919名,每人采指端末梢血0.3~0.5ml,分离血清备查。1.2方法:用反相间接凝集反应,检查学生血清中的HBsAg。冻干HBsAg诊断血球及稀释液均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 标签: 乙肝表面抗原 小学生 携带情况 崂山区 阳性率 HBsAg
  • 简介:摘要:吸烟不仅会危害机体健康,还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任何有组织生物体体只要存在生命迹象则必须要进行呼吸,呼出体内二氧化碳,吸入空气中氧气,从而促进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经常吸烟机体会被烟雾污染,从而引起较多疾病,比如:肺气肿、气管炎等。中小学正处于发育时期,烟草烟雾对机体危害更加严重,并且烟草中尼古丁具有较强致瘾性,会导致中小学吸烟成瘾,难以戒烟,对今后生活、工作、学习均会产生一定影响。

  • 标签: 烟草 流行状况 控烟措施 分析
  • 简介:结合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高校学科教育的弊端,报道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学科培养策略,包括转变观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和谐互动的课堂环境,营造安全满意的人际关系、改革考核评价模式、针对特殊群体进行挫折教育、增加人文关怀、开展专业实践等各类有益活动。

  • 标签: 学生 主观幸福感 学科 培养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上海市宝山区小学近视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 2017年 6至 2017年 8月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 3所学校的 454名小学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裂隙灯、自动验光、检影验光检查,并记录结果。利用微信小程序(金数据)在线问卷调查家长,得到屈光不正特别是近视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接受验光检查的受检者共 454人,验光后发现,近视总患病率为 48.9%,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每日读写时间、每日户外运动时间、每日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同的小学近视检出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 结论 上海市宝山区小学近视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加近视呈明显上升趋势。较少的户外运动和过多的近距离用眼可能是近视的成因。

  • 标签: 屈光不正,近视,问卷调查,影响因素,学龄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奉城镇中小学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分析引起超重和肥胖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该地区学生肥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15年学校健康体检数据,对奉城镇7所中小学校共计4422名学生利用体重指数(BMI)筛查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并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超重检出率为10.96%,肥胖的检出率为5.81%;女生超重检出率为8.03%,肥胖的检出率为4.09%。肥胖家族史及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是肥胖的可能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奉城镇中小学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相对较低,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总检出率相比女生高;进食速度快及喜吃肉类、油炸食品、碳酸饮料、夜间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是超重、肥胖的可能危险因素。

  • 标签: 学生 超重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中小学近视的流行病学数据,探讨相关干预方法。方法: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我区中小学名纳入研究范围,对所有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收集其中3641名学生的检查结果,了解学生基础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近视率影响因素。结果:我区中小学3641名中总近视率为50.67%(1845/3641),其中小学占比为17.13%(316/1845),中学生占比为28.13%(519/1845),高中生占比为54.74%(1010/1845)。另外,1845名近视学生中,父母至少一方存在近视的有751名(38.75%),每周电子设备使用时间>5h的613名(33.22%),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5h的有912名(49.43%),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后,父母至少一方存在近视、每周电子设备使用时间、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5h与近视发生率呈正比,P

  • 标签: 中小学生 近视流行病学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中小学近视的流行病学数据,探讨相关干预方法。方法: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我区中小学名纳入研究范围,对所有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收集其中3641名学生的检查结果,了解学生基础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近视率影响因素。结果:我区中小学3641名中总近视率为50.67%(1845/3641),其中小学占比为17.13%(316/1845),中学生占比为28.13%(519/1845),高中生占比为54.74%(1010/1845)。另外,1845名近视学生中,父母至少一方存在近视的有751名(38.75%),每周电子设备使用时间>5h的613名(33.22%),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5h的有912名(49.43%),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后,父母至少一方存在近视、每周电子设备使用时间、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5h与近视发生率呈正比,P

  • 标签: 中小学生 近视流行病学 干预
  •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娄底城区中小学在既往1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结合该患者一年的屈光度变化资料,研究中小学近视眼患者的戴镜习惯与其近视眼进展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已有一年前屈光度资料的单纯性低度近视眼青少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在既往一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资料,并作散瞳后主观验光检查。将调查对象的戴镜习惯根据其远点(Far Point,FP)及各项活动的用眼距离(D)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DRFP时戴眼镜;4)D>FP时不戴眼镜,分别计算每个调查对象在这四种戴镜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做与近视进展的多重回归(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253人,平均年龄为13.04--+1.79岁,初始屈光度为一1.97-+0.56D(等效球镜度,SER),平均屈光度进展为一O.68±0.41D (SER)。调查对象发病越早,屈光度进展越大,各发病年龄组间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8.868,P=O.000);调查对象接受调查时的年龄越大,屈光度进展越小,各年龄组之间的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17.929,P=O.000)。总体调查对象的屈光度进展与近距离工作的时长、用眼距离和户外活动时间无明显相关。≤12岁组调查对象的近距离活动时长与屈光度进展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r=O.216,P=O.05)。校正年龄、性别、发病年龄、近视眼家族史、成绩等因素后,以上四种戴镜情况的时长与屈光度进展的回归系数分别为一0.004 (P=O.11)、0.001(P=O.49)、0.004(P=O.05)和一0.002(P=O.42)。

  • 标签:   近视眼 近视进展 近距离工作 戴眼镜 户外活动
  •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娄底城区中小学在既往1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结合该患者一年的屈光度变化资料,研究中小学近视眼患者的戴镜习惯与其近视眼进展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已有一年前屈光度资料的单纯性低度近视眼青少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在既往一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资料,并作散瞳后主观验光检查。将调查对象的戴镜习惯根据其远点(Far Point,FP)及各项活动的用眼距离(D)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DRFP时戴眼镜;4)D>FP时不戴眼镜,分别计算每个调查对象在这四种戴镜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做与近视进展的多重回归(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253人,平均年龄为13.04--+1.79岁,初始屈光度为一1.97-+0.56D(等效球镜度,SER),平均屈光度进展为一O.68±0.41D (SER)。调查对象发病越早,屈光度进展越大,各发病年龄组间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8.868,P=O.000);调查对象接受调查时的年龄越大,屈光度进展越小,各年龄组之间的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17.929,P=O.000)。总体调查对象的屈光度进展与近距离工作的时长、用眼距离和户外活动时间无明显相关。≤12岁组调查对象的近距离活动时长与屈光度进展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r=O.216,P=O.05)。校正年龄、性别、发病年龄、近视眼家族史、成绩等因素后,以上四种戴镜情况的时长与屈光度进展的回归系数分别为一0.004 (P=O.11)、0.001(P=O.49)、0.004(P=O.05)和一0.002(P=O.42)。

  • 标签:   近视眼 近视进展 近距离工作 戴眼镜 户外活动
  • 简介:为了提高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课教学水平,通过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关于大学生上台讲课”的问卷调查,明确不同年级学生对于开展上台讲课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药用植物栽培学理论课教学实践,提出教学改革模式。

  • 标签: 药用植物栽培学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大学生上台讲课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临床药学专业的总体思想和其相关专业框架的构成,是临床药学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方法:根据对我国药学科的发展方向,尤其表现在医院药学的发展规划上,将国外的药学学科发展作为参考,以此展开论述。结果:临床药物专业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专业,它把药品的合理使用视为重点研究内容,实践性、社会性和综合性都较强。所以临床医师培养时一定要坚持临床途径。临床药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健全药学专业系统,进一步拓宽药学专业领域,从而加速了整个药学科专业的发展。结论:在药学研究开创的新兴应用领域中,药品的临床使用及其系统的临床药物教育系统的形成,都属于临床药学研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而临床医药应用问题的开展则是属于药学不断完善的必然选择。

  • 标签: 临床药学 学科 可持续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解小学的健康状况,我们于1991年7月对成都市某小学学生进行了体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检查项目与标准1.对象:成都市某小学全体学生433名,其中男223名,女210名。2.检查项目:眼睛、鼻腔、口腔、心肺、肝脾、脊柱、血色素等。

  • 标签: 学生健康状况 小学学生 龋患率 检测细则 中男 预防近视